APP下载

博物馆文物展览期间的保护策略探讨

2016-11-15邓铃

卷宗 2016年8期
关键词:保护博物馆

邓铃

摘 要:文物有着不可再生特点,博物馆在陈列展览文物期间,应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文物保管部门应加大监督指导力度,确保陈列设计合理,为博物馆文物展览创造较好的保护条件,避免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为文物带来的危害,同时开展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力度。本文阐述了博物馆文物展览期间做好保护工作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展览;保护

文物是我国珍贵的财产,其历史价值与科学价值不可估量。我国对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强调了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对此博物馆应提起重视,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力度,特别是在文物展览期间,更应该做好保护工作,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文物受损。

1 博物馆文物展览期间保护的意义

博物馆通常以陈列的方式展示文物,展览时可按照时代线索或历史线索,将当时社会各个历史画面进行横向陈列教育,也可作出专题性陈列,展览内容和形式众多,主要目的是吸引观众。博物馆在选择展览的文物过程中,一般为具有历史特点、品相较好、代表性较强的文物[1]。因为文物展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文物会陈列很长时间,这些珍贵的文物在离开库房以后,若是文物保管部门未能做好保护措施,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下,将导致文物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正是因为文物的不可再生特点,因此在博物馆文物展览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文物的科学管理与保护。

2 博物馆文物展览期间的保护策略

(一)陈列设计要科学、合理

博物馆在举办文物展览过程中,陈列设计部门与文物保管部门应协调好,做好文物展览期间的保护工作,若是存在不利因素,将威胁文物的安全。文物种类众多,质地也不同,对保护条件要求也不一样,对此保管员应按照《陈列大纲》中的文物展览清单,制定合理的《文物展览保护方案》。应详细说明需展览文物的分类和保护条件,例如书画类、丝织品类文物对环境因素要求很高,为避免温湿度变化、有害气体及灰尘等对文物造成的损害,需要对其进行密封处理,同时照度标准应不超过50勒克斯,灯具和文物要保持一定距离,防止直射文物。如果要展览国家二级以上的文物,要用照片或复制品代替展览,不能使用文物原件。

(二)认真做好展览制作工作

文物通过领导签字同意并办理出库手续以后,文物保管部门则不再承担保护责任,由文物展览制作方负责。通过以上责任划分,不利于文物的保护,这是由于展览制作方通常缺乏系统、完整的文物保护知识,在文物展览制作期间,展厅地面上会存在大量杂物,且搬运很随意,不够专业,容易出现文物损坏的问题。为保护文物的安全,需要采取预防性保护手段,将隐患消除在萌芽内[2]。布展期间,为避免出现人为损坏文物的情况,文物保管部门也应参与到展览制作中,在文物安全保护中发挥出监督指导的作用。通过耐心指导和亲自示范,让展览制作方了解文物保护要求,即:在搬运文物过程中,不能让文物出现碰撞,陶器、瓷器类文物容易破碎,搬运时应双手托底,轻拿轻放,不能单手提边和持柄而行,否则容易损坏文物。对于书画、丝织品、金属等文物,搬运时应戴上干净的棉质手套,不能让手上的汗粘在文物上。在文物展览方法的设计中,不能直接用钉子或图钉直接将文物固定在展板或墙上,在摆放文物的时候,应确保文物安全,不能受到损伤。展厅在装修结束后,在文物进入展厅后,应及时对展柜中的文物消毒,并测量展厅和展柜中的温湿度,当温湿度在标准范围之内后,才能摆上文物,对一些特殊的有机质地文物,应放入防虫药品并密封展柜,防止文物受潮。

(三)改善展厅环境

1、避免温湿度变化危害文物。展览的文物与库房内保存的文物不一样,库房内文物较为集中,有利于管理与保护。博物馆展厅中需要安装好空调与通风设备,将室内温湿度控制好。对于一些对环境变化敏感的文物,虽然展览设计过程中进行了密封处理,但是并非是绝对真空密封,若是温湿度变化较快,容器内部则无法保持平衡。如果溫度过高,会导致皮革脆裂,漆、木、竹器干裂,书画耐折度下降会出现发脆、变色等问题[3]。如果湿度较大,将导致文物受潮,铁器生锈,铜器也会被锈蚀。因此展厅应设置好温湿度计,管理人员应认真记录每日温湿度变化情况,以便尽快调节。展厅陈列的文物质地不一样,因此对温湿度要求也不同,应考虑到各类文物的共同特点,应控制展厅温度为15℃~18℃,相对湿度为55%~65%。此外还要安装空调和加湿、除湿系统,对展厅内温湿度加以调节,并配以自然调节的方法,例如冬天天气比较干燥,应将适量的绿色植物与花卉放在展厅中,除了可以吸附展厅内灰尘以外,还可以增加展厅内湿度。而在夏天潮湿天气里,在晴天无风与早晚空气干燥时通风,阴雨天气要关好窗户,这样才能控制温湿度在适宜范围内。对于有机质地文物,还要定期做好消毒与投药工作,避免文物受到损害。

2、避免光线危害文物。自然光和人工照明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展厅中的文物,尤其是阳光直射与反射对文物危害较大。紫外线在光解、光氧化等作用下,将对文物结构与成分造成破坏,导致纺织品出现褪色,纸张发生龟裂、翘曲等问题。展厅中不能让光线直接照射在文物上,为避免光线辐射,应采取涂防光剂、有色玻璃、双色窗帘、百叶窗等方法。展厅中应采用感应装置的人工光源,例如在设计书面展览时,要充分考虑到光线照射为书画类文物造成的危害,应利用先进的技术,在观众靠近展柜后,灯光通过展柜上部的探头感应,光线从弱变强,而在观众离开展柜以后,光线从强变弱。通过这种方法,在不影响观众欣赏展柜中的书画类文物的基础上,防止光源长时间照射在书画类文物上,有效保护了文物的安全。

3、避免有害气体、灰尘危害文物。博物馆展厅每天接待的观众数量很大,文物容易受到混混浊的空气、尘埃的影响。尘埃成分非常复杂,包括虫卵、微生物、化学烟雾、金属粉尘、煤烟和灰尘等,在一定温湿度下,会导致有机质地文物发生腐蚀、生虫和霉变等问题,其中书画类文物受损程度最大[4]。展厅中应设置通风与空气过滤设备,窗子缝隙应做好密封处理。在打扫展厅的时候,应选用吸尘器与湿布,确保展厅内的清洁卫生,对于书画类展厅,应为观众提供一次性鞋套,防止灰尘进入展厅危害文物。

(四)加强对人员的专业培训

文物在长期展览过程中,负责看管展厅的工作人员,除了要做好清洁卫生以外,还应看管好文物,切实承担起保管和保护文物的责任。文物保管部门应组织对展厅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文物保护基础知识,更好胜任展厅文物看管工作。这样能够有效防止因为工作人员专业保护知识不足,导致在自然光线强烈的天气打开窗户,让阳光直射文物,或者阴雨天气打开窗户,导致文物受潮等情况,让博物馆文物展览得到可靠保护。

3 结语

总之,博物馆加强文物展览期间的保护工作意义重大,需要领导提起重视,做好预防性保护措施。此外还要切实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物保护力度,采取科学的管理与保护手段,避免文物展览期间受到危害,以便最大限度发挥出其价值。

参考文献

[1]单霁翔.浅析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学术性与趣味性[J].东南文化,2013,(02):6-13.

[2]苏史煜.浅谈如何做好文物陈列展览设计[J].大众文艺,2012,(16):218-219.

[3]龚良.南京博物院:从文物之美到展览故事[J].文物天地,2016,(04):4-6.

[4]周加胜.国内博物馆传统展览业的数字化应用及对策[J].惠州学院学报,2016,(04):73-78.

猜你喜欢

保护博物馆
博物馆里的“虎”
博物馆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