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数学习题讲解中的语言分布及学生参与模式
2016-11-15蔡丽娜
蔡丽娜
[摘 要] 本文以高中数学中的“排列组合”“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这两部分的习题教学为例,观察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习题讲解过程中语言分布的情况,观察学生参与习题讲解的情况.
[关键词] 高中数学;习题讲解;语言分布;参与模式
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反映了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程度,这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检验.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无论教师怎样教,采用何种方式教,最终都是为了学生的“学”.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是为了实现学生“学”的目标,还是为了实现课堂“教”的有效性. 然而目前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主要集中在新知识的学习上,对数学习题的参与较少,习题讲解与新课讲解在教学中的比重存在显著差异. 新课主要是对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教师讲解的新知识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 习题讲解主要进行的是对学过的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主要表现在学生进行习题练习上,这一过程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学生主要参与在做练习、讲练习的过程中. 笔者以高中数学中的“排列组合”“函数的单调性”“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这三部分的习题教学为例,观察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习题讲解过程中语言分布的情况,观察学生的参与习题讲解的情况.
[?] 高中数学习题“排列组合”的案例设计和结果研究
1. “排列组合”的案例设计
进行排列组合的案例设计时首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主要针对的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学生的思维状况逐渐向抽象思维发展,并采用空间思维去思考所学内容. 案例设计如下:
教师利用幻灯片播放练习题,并进行口述:在一次社会服务中,高二年级(1)班要抽调4名男生、2名女生中的4人参加社会服务,如果要求至少有一位女生,那么有多少种不同的调派方案?(教师读完题后,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在练习册上进行初步练习,教师观察学生的思考情况,对于没有思考方向的同学进行提示;在思考五六分钟后,让学生与同桌进行自由讨论,一个讲解,一个进行板书)
教师:同学们在进行几分钟的思考后,想必有了自己的见解,现在就与你的同桌进行讨论,说明你的思考的过程,两个同学作为一组,上台展示. (挑选学生进行回答)
学生:我们组用的是排除法,在6个人中选择4人,可以将这些人进行标记ABCDEF,ABCD为男生,EF为女生,进行数据排列:ABCD,ABEF,ACEF,ADEF,BCEF,BDEF,CDEF,ABCE,ABCF,ABDE,ABDF,ACDE,ACDF,BCDE,BCDF(另一同学写). 实际的情况共有15种. 由于条件中要求必须有1名女生,没有女生参与的情况有1种,在刚才得出的结果上再减去1(此时另一同学在黑板上写出15-1=14),所以有14种不同的调派方案.
教师:讲解得很好,大家听懂了吗?(学生都说明白了,教师补充这道题的其他解法,扩展学生的解题思路)
2. 语言分布与学生的参与模式
我们可以发现,在上述的案例展示中,语言主要包括教师的语言和学生的语言,说明在课堂习题练习上,这种活动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根据教师与学生的语言及分布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教师语言主要起的是引导作用,主要对课堂流程的引导,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引导. 教师的提问时间主要集中在1分钟左右,提出问题后给每个学生相应的时间进行思考,对于有些没有思路的情况进行提示,并对学生进行鼓励,主动启发学生的创新解法,鼓励学生举一反三.还可以在案例中看到,学生是在讨论中进行学习的,通过对习题的讲解巩固知识,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 高中数学习题“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案例设计和结果研究
1. “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案例设计
主要进行的是判断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明确复习的重点来进行习题的练习讲解.这种讲解过程一般表现在几何过程中,主要是针对高中生进行的案例设计.
例题:设F1,F2是椭圆:+=1的两个焦点,点F1,F2到直线l1:x-y+=0的距离分别为d1,d2,问题:(1)判断直线l1和椭圆的位置关系;(2)求d1,d2的值,观察寻找d1,d2的值与椭元基本量的关系.
教师:根据练习题来进行分组合作,六个学生为一组,左边的学生进行(1)的解题过程,右边的学生进行(2)的解题过程,在讨论完成后将答案展示在黑板上(学生进行讨论,大约10分钟后,教师叫停讨论,学生进行答案展示). 教师让每一组的学生进行答案讲解.
学生:我们组主要运用的是代数法,由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解法进行运算.先将+=1与x-y+=0进行联合运算,消去y可得34x2+50x+625=0,于是判别式Δ=(50)2-4×34×625=0,说明直线l1和椭圆的位置关系是相切的.
教师:这个解题过程是比较完整的,同学们听懂了吗?(学生表示理解)接下来进行第二题的解答.
学生: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d1=,d2=,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得d1·d2=9=b2.
教师:你是如何想到计算d1·d2的值的?(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题目的解法,更加深入分析解题思路,以此启示班级其他学生)
学生:根据前面的解题思路,我们了解到当椭圆的两个焦点越接近时,椭圆就越接近圆,如果F1,F2两个焦点重合,那么d1=d2. 在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如果直线与圆相切,则d=r,可以变为式子:d2=r2,则d1·d2=9=b2. 在得到结果之前,我们小组事先详细计算了d1,d2的和、差、积、商,通过验证发现d1,d2的积与b2存在显著的关系,最终得出该题的结果. (学生和教师听完学生代表的发言,给予了热烈的掌声,鼓励学生在解题中认真思考)
2. 语言分布与学生的参与模式
该案例的讲解中,教师的语言分布依然是课前的几分钟,在开展教学活动中穿插疑问、提问、鼓励等语言,这些语言在数学习题讲解课上依旧起着引导作用. 而学生才是教学语言的主体,将课堂发言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想法,充分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题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显著提高. 按照新课程标准是研究性学习的要求,本节课展现了学生集体的智慧,在今后的习题讲解课中,还是以学生语言为主,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 结论及建议
笔者按照“给出习题—学生解答—讨论—展示结果—教师评价”的教学模式开展数学习题课,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堂语言分布以学生为主,教师语言起着引导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习题解答和习题谈论的数学活动中,丰富数学习题课的教学模式.经过教学分析,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改进:
1. 注意选题的难易程度
在教师的习题讲解过程中,学生是极少参与的,练习题的难易程度决定教师在习题讲解过程中的语言的比例. 练习题比较难,主要就是教师的讲解,教师的语言分布比例比学生大,在学生对习题的掌握上,这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差.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的思路的引导,将较难的习题进行循环化,变为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程度. 现在有许多习题的干扰条件较多,教师应该在习题讲解中引导学生主动排除干扰项,学会排除干扰性的方法,在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在课堂上给学生较多的思考时间,增加学生的语言比例,让学生能进行自主讲题.
2. 合理分配讨论小组
虽然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但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理解能力、性格特点等原因,也存在极少数参与度不高的学生. 这就要求在小组的分配中,将参与度不高且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穿插在不同的小组中,让积极性高的学生带动讨论氛围,感染周围的学生积极讨论、积极发表解题看法,让每位学生都敢于发言,积极参与至教学活动中.
总之,课堂实质上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知识的场所,也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场所,更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的场所. 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中数学习题讲解课中,学生和教师语言需要合理分布,并通过学生参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