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公民素养培育
2016-11-15尹长青
尹长青
【摘 要】
随着课改的深入,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探索内容越来越丰富,根据学科特点,如何既让孩子学到知识,同时又培养孩子的公民素养是我们面临的两大任务。作为历史教师,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素养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所以历史课程中的公民素养渗透意义非凡。
【关键词】
课堂 公民素养 培育
李希贵校长曾说:“我们真正想做的,是为孩子营造一个适合成长的环境,让他们发现自我、唤醒自我,最终成为自我。”我们的教育生根点和落脚点究竟在什么地方,是突出学校的成绩、老师的能力还是真正地替孩子的未来着想,答案是肯定的。所以,应该是孩子们获得了什么来评价学校、评价老师更为重要。作为教书育人者,我们应给孩子的终生成长留下一些素质和内涵的内容,我认为从社会角度讲,理所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公民素养。
那么,什么是公民素养呢?在我们中国人的思想概念中,作为一名好公民所具备的基本素是:遵守伦理道德和有关法律法规,具有知识文化素质,法律和自律意识,道德修养(弘扬传统美德之类的)。
鉴于此,结合我们初中历史教学课程,在学生的情感教育——公民教育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是我们的神圣使命和责任,也是我们历史教育的长远目标。我们培养的是未来公民,具有自由、平等、民主的精神,具有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胸怀必不可少,但这一切必须是他们年轻时候播下的种子。所以每一堂课都是公民素养培育的阵地,我们在历史教育的课堂中就要敢于探索,敢于让学生实践体会,而且做到有序自然。通过学校课程的选择性、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的自主管理,让每名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潜能充分挖掘、内动力充分唤起,然后成为最好的自己,是我们所追寻的教育本质。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那么教育的发展应该就是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开展的教育工作更多的应该是为未来的人而为,而不是在学校里或课堂中主宰人、限制人、制约人的发展。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的建设者,所以孩子的独立意识、创新意识、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培育就至关重要。
作为引导方,在公民素养的培育中,我们历史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意即塑造学生美好的人生。这个目标,只能通过我们教师每一天的课堂来完成。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白: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任何关爱,只能通过人的传递,才显得真切、动人,谁都没有办法改变。一位教师,在校园、在课堂举手投足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他可以春风化雨,也可以言传身教,使其“近朱者赤”。我们要把培育目标按照这样的进程:关注学生、影响学生、发展学生、塑造学生,一步步造就成社会需要的公民,只有这样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我们的教育生活才会变得充盈而富有意义。我们的学校教育才能真正达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目标。
在历史课堂中我们要构建和谐、民主、自由的生态课堂,注重教学情感交流,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重视能力的培养;恰当地运用各种资源,体现课堂的生动性、具体性和生成性,由此形成学生一定的人文素养,基本的道德准则。在实际的课堂中我们不能把公民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对立起来,不能把公民教育狭义地等同于公德教育。同时,我们的公民教育必须注意这三个基本条件:以公民的独立人格为前提;以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为基础;以合法性为底线。所以,在本质上,我们的公民教育其实是对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在人文素养方面,我们要多层次培养学生的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美术等社会学科基础知识;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对人生意义与价值做出一些基本判断和思考。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还要强化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我记得全国优秀教师曹开华说过:“教师的劳动成就了学生,他使自卑的心灵自信起来,使孱弱的体魄强壮起来,使狭隘的心胸开阔起来,使迷茫的眼睛明亮起来,他让愚昧走向智慧,让弱小走向强大。”这道出了我们老师的心理话,也明确了我们老师肩上责任的重大,作为历史教师,我们除了要教授历史知识,我们的身上还承载着多个角色:道德教育、心理辅导、人格培养、理想导向等等。在每一个项目上我们的历史老师都能体会到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幸福和快乐,同时,我们的劳动也在不断地提升我们自己,让我们自己变得越来越丰实。
要培养思想行为端正、道德品质高尚、心理人格健全的接班人,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具备什么条件呢?博大精深的专业知识结构,并且在学科教学上令学生由衷敬佩;应具有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现代观念,重视理论学习与研究,不断吸收各种新的思想养料,关注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敏锐地预见未来对当今教育的影响;善于让每一位学生都乐意向自己敞开心扉,同时不知不觉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使学生不但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科学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风貌,而且具有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
为了学生的成长,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将使用好每一块教育阵地,运用课程改革实践的时机,不断提升学生公民素养,真正地把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培育形成有机的整体,最大程度体现国富民强的教育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