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新媒体业务发展分析
2016-11-15包峰昆山市文广新局
包峰 昆山市文广新局
电视台新媒体业务发展分析
包峰 昆山市文广新局
本文对新媒体业务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在对用户收视习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未来个人和家庭的主要收视传播方式及电视台新媒体业务发展的路线。
互联网 区域化 多终端 移动采编
一、引言
随着有线、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视频内容的接收终端以及传播管道均产生了新的变化,变得更加丰富。用户的收视习惯也从被动收看转变到主动选择收看,从定点定时收看转变为随时随地收看,视频内容的传播发起端从仅有电视台变成了电视台与视频网站并存。
在新的生态环境中,电视台迎来了更加丰富的传播管道和收视终端。在面对视频网站强有力的竞争下,需要坚持以内容为核心,以有线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发展区域化服务为业务方向,全面布局电视机以外的各种终端。
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的特点,建设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业务系统,发展移动采编业务,使媒体内容随时随地进行生产发布,不仅可以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并可增强内容传播的时效性、互动性,从而可以获得更好的口碑和传播效果。
二、收视终端和传播管道的变化
图1反映了目前主流的视频节目的收视传播方式,这里不包括电影院。自从互联网技术以及更多的收视终端出现,原有电视台加电视机垄断视频节目消费的时代已经结束,电视台不得不与视频网站,电视机厂商不得不与各种终端竞争并分享同一块蛋糕。
如果以前的市场份额是100%,那么现在可能只有50%甚至30%。至于具体的份额是多少并不重要,因为下降是总的趋势,重要的是从电视机里跌掉的收视率怎么从其它终端里找回来。
3.用户收视习惯的变化
表1反映的是各种终端传播方式、用户收视方式及体验。交互体验优秀,可以随时随地选择自己想要收看的节目,是当前最受用户欢迎的收视方式。
站在用户的角度,很容易发现电视机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用户的需求。在年底举行的2014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TCL集团董事长兼CEO李东生的发言已经证实了这点:今年中国彩电的销量下降了7%,这在他记忆中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下滑。电视制造业拐点已到。
图1 主流的视频节目的收视传播方式
表1 各种终端传播方式、用户收视方式及体验
随着电视机市场份额的逐步下降,与电视机绑定的内容传输管道市场份额也会逐渐减小。模拟有线、有线互联网+OTT盒子市场份额逐渐减小是趋势。
互联网电视从各个方面看,都有可能会取代电视机成为新的客厅娱乐中心,不仅可以随时选择想要收看的节目,而且同时支持互联网和机顶盒两种传输管道。
电脑由于使用的复杂度太高,将不会成为家庭娱乐中心。
手机和平板的移动性、便携性使得它们的优势更加突出,随时随地收看可以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现在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用户重度使用的收视终端。
受终端和传输管道的变化影响,更多的用户会逐渐迁移到互联网电视、电脑、手机、平板等基于互联网的终端上收视电视节目及视频内容。而基于互联网进行内容传播的主要就是视频网站,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到视频网站收看节目的原因。
未来个人和家庭的主要收视传播方式会如图2所示。
四、趋势判断
图2 未来个人和家庭的主要收视传播方式
在新的生态中,图3中互联网由于兼容各种终端,相当于互联网具有终端无关性,那么在整个生态里面,采用何种终端收看视频节目将不再重要,重要的将是节目内容和用户体验。
电视台与视频网站相比在传输管道支持上占有优势,除了支持数字有线+机顶盒传输,还支持互联网传输。但是对于用户来讲,掌握主动权、交互体验好、内容优质才是大多数用户的选择。数字有线+机顶盒显然在这方面不如互联网。
至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拥有优质的节目,采用互联网传播,全终端覆盖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对于电视台来讲,专注做好节目,努力实现优质节目多终端发布,大力发展区域化新媒体业务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五、电视台新媒体业务发展路线
5.1 区域化业务
地方电视台在区域化方面有着先天的内容和信息优势,电视节目多以本地新闻加本地特色栏目为主,观众也以本地观众为主。
而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除了传统的时政新闻、生活类节目生产播出以外,电视台借助自身的渠道优势和互联网技术,可以开展区域生活服务类业务,以城市政务、城市信息、城市生活组成三驾马车共同驱动,占领本地传媒的高地,奠定区域中心城市第一传媒的发展基础。
节目加服务可以形成最佳组合,节目源源不断吸引用户,再通过向用户提供服务创造更多的价值。可借鉴的一些成功案例有杭州19楼社区、无线苏州生活类APP。
5.2 移动采编业务
新闻的时效性是新闻采访的生命。新闻的及时报道和快速报道的是新闻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闻记者可以利用移动采编系统随时随地进行采编和发稿,做到即采、即编、即发。使新闻变得更加实时鲜活。在新闻现场,新闻记者还可以与网友进行实时互动,从而获得更高的关注度和传播效果。
应用场景举例
某地要召开车展,媒体受到邀请参与。记者使用移动采编系统,可以从出发之前的准备工作开始直播:包括一路的行程、会场的准备工作和环境、每个展台的车型、新车发布会等。在直播过程中,还可以和网友互动,重点采访网友关心的车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