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产妇围术期抗炎及促炎指标的变化

2016-11-15潘瑞芹张忠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19期
关键词:抗炎炎性剖宫产

任 冉, 潘瑞芹, 张忠原

(1. 山东省菏泽市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 山东 菏泽, 274014;2. 山东省菏泽市市立医院 检验科, 山东 菏泽, 274031)



剖宫产产妇围术期抗炎及促炎指标的变化

任冉1, 潘瑞芹1, 张忠原2

(1. 山东省菏泽市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 山东 菏泽, 274014;2. 山东省菏泽市市立医院 检验科, 山东 菏泽, 274031)

剖宫产产妇; 围术期; 抗炎指标; 促炎指标

剖宫产的临床研究较多,其作为有创性的治疗方式,炎性应激状态表现得较为突出,抗炎及促炎指标均呈现一定程度的异常表达[1-2]。作者探讨剖宫产产妇围术期抗炎及促炎指标的变化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本院进行分娩的46例剖宫产产妇为观察组,同期阴道分娩的46例产妇为对照组。对照组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28.8±5.0)岁,孕周37.0~42.2周,平均(40.3±1.1)周,其中初产妇40例,经产妇6例。观察组年龄20~44岁,平均年龄(29.0±4.9)岁,孕周37.0~42.3周,平均(40.4±1.0)周,其中初产妇40例,经产妇6例。2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及分娩史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采集2组产妇产前1 d和产后12、24、72 h的外周静脉血各5.0 mL, 以TD4ZB型离心机将血标本进行离心,离心时间为5 min, 离心速度为3 000 r/min, 然后采集血清部分进行检测,检测2组产妇不同时间点的抗炎及促炎指标,主要包括抗炎因子、促炎因子及其他炎症相关指标,抗炎因子为TGF-β、IL-4、IL-10及IL-13, 促炎因子为TNF-α、IL-1β、IL-6及IL-8, 另外对其他炎症相关指标中的PCT、hs-CRP及PGE2进行检测,上述指标的检测方法均为酶联免疫法,试剂盒为每项检测指标对应的ELISA试剂盒。然后将2组产前1 d及产后12、24、72 h的上述血清抗炎及促炎指标进行比较。

2 结 果

2组产前1 d的血清抗炎因子均无显著差异(P>0.05), 而产后12、24及72 h观察组的血清抗炎因子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后12及24 h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 见表1。

表1 2组产妇产前及产后12、24、72 h的血清抗炎因子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与产前及产后72 h比较, #P<0.05。

2组产前1 d的血清促炎因子均无显著差异(P>0.05), 而产后12、24及72 h观察组的血清促炎因子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后12及24 h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 见表2。

2组产前1 d的血清其他炎症相关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产后12、24及72 h观察组的血清其他炎症相关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后12及24 h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 见表3。

表2 2组产妇产前及产后12、24、72 h的血清促炎因子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与产前及产后72 h比较, #P<0.05。

表3 2组产妇产前及产后12、24、72 h的血清其他炎症相关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与产前及产后72 h比较, #P<0.05。

3 讨 论

剖宫产在临床的应用率极高,关于剖宫产的多方面研究均十分多见,其中关于手术导致的创伤及创伤导致的不良机体应激的研究虽不少见[3-4],但是其细致的变化研究却相对缺乏。研究[5]显示,创伤可导致机体出现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而机体的炎症发生的过程中,抗炎及促炎呈现一定的相互影响的情况。TGF-β、IL-4、IL-10及IL-13等是临床常见的抗炎因子,其在机体的炎性反应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反馈性抑制作用[6],而TNF-α、IL-1β、IL-6及IL-8等促炎因子则在此过程中起着较大的促进炎症反应的作用[7]。PCT、hs-CRP及PGE2也对机体创伤过程中的炎症反应有积极的反映价值[8]。

作者就剖宫产产妇围术期抗炎及促炎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并与正常阴道产产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剖宫产产妇产后12、24、72 h的抗炎因子、促炎因子及其他炎症相关指标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的产妇,且剖宫产产妇产后12及24 h均高于其他时间段,说明剖宫产导致的机体炎性不良应激相对更为突出,且产妇产后一定时间内呈现异常的大幅度的升高状态,说明应加强对剖宫产产妇产后一定时间的炎症反应控制干预,尤其是产后24 h内的炎症反应。

[1]王赟. 透明质酸对产科剖宫产孕产妇术后炎性因子IL-6、IL-10和TNF-α的影响[J]. 海南医学, 2014, 25(1): 37-39.

[2]王霞. 剖宫产中采用甲硝唑冲洗预处理对产妇血清CRP和PCT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刊, 2015, 42(11): 80-82.

[3]徐淑稳, 房桂英, 张红真, 等. 临产后剖宫产术后C-反应蛋白监测的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 25(1): 54-57.

[4]蔡雪娟. 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妇生存质量及血清泌乳素、炎性因子影响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25): 3886-3887.

[5]丘峻朝, 陈萍, 陈添翠, 等. 围剖宫产期监测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J]. 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32): 5543-5545.

[6]董玲娜, 俞琦, 叶君儿, 等. 耳穴贴压对剖宫产术后疼痛及血清皮质醇、白细胞介素6浓度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 2015, 50(7): 839-844.

[7]邢祖民, 张忠其, 张伟山, 等. 不同镇痛方法对剖宫产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10影响的比较[J]. 广东医学, 2014, 35(6): 893-895.

[8]陈文玲, 刘岚. 透明质酸钠对剖宫产产妇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一氧化氮、层黏蛋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26): 4397-4399.

2016-03-16

R 719.8

A

1672-2353(2016)19-187-02DOI: 10.7619/jcmp.201619071

猜你喜欢

抗炎炎性剖宫产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秦艽不同配伍的抗炎镇痛作用分析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牛耳枫提取物的抗炎作用
短柱八角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的研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熏硫与未熏硫白芷抗炎镇痛作用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