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建民:为陕北民歌奉献终生的绥德汉

2016-11-15吴銎

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王建民歌唱家陕北

本刊记者:吴銎

王建民:为陕北民歌奉献终生的绥德汉

Wang Jianmin: a man of Sui De who devotes his whole life to Northern Shaanxi folk songs

本刊记者:吴銎

王建民,陕北绥德县人,国家一级作曲,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近五十年的专业音乐创作生涯中,创作出各类题材和体裁的音乐作品达500余首(部)。其中大型作品有:歌剧两部,舞剧八部,电视剧(片)九部,合唱组歌六部,广播剧三部。策划、主创各类大型音乐舞蹈演出六台。担任音乐总指导,亲自创作、指挥、排练的榆林民间艺术团的音乐舞蹈节目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今周游世界展演,久演不衰。

记者: 对陕北民歌的执着,让您有了今天这么大的成就,在您小的时候有没有发生过和音乐有关的趣事?

W:我本身是一个陕北后生,从小就生活在陕北民歌的大树下。小时候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有一年过春节,爷爷让我去买两张门神贴在门上(过春节在门上贴门神是当地人的习俗),保全家平安。可我当时特别崇拜音乐家冼星海和聂耳,我就偷偷去新华书店买了两张冼星海和聂耳的画像,结果被爷爷大骂一通,门神没贴成,我把那两张音乐家的画像贴在了我住的窑洞的墙上。

我小时候就懂简谱,他们唱我就在旁边记谱,记了有五六个本子的陕北民歌。1958年我来到西安学习音乐,我从绥德老家到西安要走4天的路程。那时候抱负很大,想当作曲家,想把我们的陕北民歌带给全国的人民。在这种情况下,我考入了西安音乐学院学习深造。

王建民的代表作《圪梁梁》经著名歌唱家董华教授首唱,赴京首演,便受到著名诗人,前文化部长贺敬之先生的高度赞扬。称之为:“群众喜爱的和生活,时代贴近的好作品”。上世纪八十年代,参评全国广播新歌评奖时,被评委们称之为:“正宗的西北风”。荣获全国广播新歌金奖。后经歌唱家雷安红和著名歌唱家范琳琳演唱,在全国广为流传。歌曲《毛主席当年在延安》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在全国广为流传。老歌唱家王昆等曾选为音乐会保留曲目。歌曲《崖畔上酸枣红艳艳》曾荣获全国民歌,通俗歌曲大奖赛优秀奖(最高奖)。被陕北的人们称之为:“八十年代的拾玉镯”,深受群众喜爱。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盛传至今,家喻户晓。

九十年代出版发行了由著名歌唱家:毛阿敏,范琳琳,张也,孙国庆,景岗山等演唱的个人作品专集《哥哥,妹妹,狼》。在全国发行后,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和专家的好评。著名歌唱家张也演唱的歌曲《观灯》《荷包情》《崖畔上的酸枣红艳艳》。著名歌唱家毛阿敏演唱的歌曲《飞天》《苦相思》,著名歌唱家范琳琳演唱的歌曲《哥哥,妹妹,狼》《圪梁梁》,著名歌唱家孙国庆演唱的歌曲《家乡的风》《噢荷,秦腔》在全国广为流行。

记者:您大学毕业的那几年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您是怎么坚持音乐创作的?

W:大学毕业以后正赶上文化大革命,知识分子都成了臭老九,我被下放到宁夏的一个部队里面,我在的那个连队是来自全国28所大学的120多个大学生,都带的眼镜,别人看见我们都说“这帮劳改犯咋都带着眼镜”?回来之后,我被分配到了延安歌舞团,那时候开始演样板戏,慢慢的开始进行创作了,工作以后我创作的第一首作品《毛主席当年在延安》,那首歌正好是文革刚解禁以后的第一首歌,一下子就红遍了全国。

记者:很多人认为陕北民歌就是老腔老调,您认为陕北民歌应该保持原汁原味还是应该创新发展?

W:陕北民歌一定要创新,创新就要和时代相结合,没有创新,陕北民歌就没有生存的空间。可是创新也要讲方法讲规则,陕北民歌每首都是精品,这是多少代人一句一句改出来的,不能随意修改,就像是把一个完美的玉石随便刻坏了。你要看陕北民歌,在反映我们现在生活中的感情和现实存在哪些不足,就像玉石有一点瑕疵,要想办法把这个瑕疵设计成完美的玉雕作品,让它变成一个艺术品。

记者:既然要创新和传承陕北民歌,很多方面都需要我们去努力,从您的角度讲,如何才能更好的把它创新和传承下去?

W:我到音乐学院以后开始接触西方音乐,巴洛克、古典乐派的音乐,这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概念,我很喜欢勋伯格,包括斯特拉文斯基,尤其喜欢他的《火鸟》,拿着总谱天天看,看不懂啊!老师在课堂上教的全部是基础的知识,像I、IV、V级,可西方音乐发展到20世纪以后,里面哪还有这种简单的I、IV、V级呢。后来我才明白,我是要用我所学的这些基本理论知识去发展我们的陕北民歌、陕北音乐。

传承和创新陕北民歌是我对家乡父老的一种承诺,也是我的故乡给我的使命,既然是承诺、是使命,我就要努力去实现和完成。学习正统的音乐理论并没有浪费我的时间和经历,反而丰富了我的音乐知识文化。就像是一个中医世家的医师去学习正统的西医理论和技术,去发展中医,因为西医是直观的,显微镜下看见什么那就是什么。屠呦呦就是运用西医的理论去发展中草药,最后提炼出了青蒿素,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音乐也是一样。

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先后以“带有陕西风格的新花——王建民音乐作品欣赏”、“王建民声乐作品广播音乐会”为题,各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广播音乐会定期播出。后又以“风,人,情”为题,分上下两集,定期播出广播音乐会,奉献给广大听众,收到很好的效果。

《文化周报》曾以“为四化谱新曲”为题,报导和评述了王建民为四个现代化建设所创作的音乐作品。1990年11月30日,《西安晚报》刊登了题为“时代的歌,奋进的歌——浅谈王建民的声乐作品特点”的评论文章。1991年1月5日,《陕西日报》刊登了题为“千歌万曲出心田——访作曲家王建民”专访。《音乐天地》第290期刊登了题为“信天游与他结伴远行——记作曲家王建民"的专访。《西部音乐报》总第八期以“绥德汉”为题,热情地向音乐界介绍了王建民步入音乐创作以来的艰辛里程。1993年由陕西省音乐家协会推荐,将王建民的生平及从事音乐创作以来所取得的成就,载入《中国文艺家专集》传世。1993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丛书,《陕西省志》第六十九卷“广播电视志”中,两处记载了王建民为陕西广播电视作出的贡献,永远载入广播电视史册。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陕西省每次选派参加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的歌手,有四分之三的歌手,选用王建民的声乐作品参赛。引起在京专家、学者的关注。著名作曲家王志信来西安,亲自找王建民聊谈。著名歌唱家李双江教授,专门托咐陕西参赛歌手回西安与王建民合影给他寄去,表示很想认识王建民。

记者: 陕北民歌是一个很大的范畴,不同地域的陕北民歌在题材、体裁、调式、调性都有所不同。您是从哪些方面对陕北民歌进行研究的?

W:我创作的作品元素大部分来自于陕北民歌,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我研究了大量陕北民歌的音乐部分。体裁,号子、小调、信天游、说书、碗碗腔、道情、二人台、小曲,每一种体裁的曲式结构、调式调性、旋律的展开、发展的手法都不一样。

题材,牵扯到歌曲的内容问题,立脚点不同,观点就会不同。像东方红,是当年陕甘宁边区新民歌的代表作,曲调源自土生土长的陕北民歌《你叫妹妹不放心》,歌词是“蓝格茵茵的天,飘来一疙瘩云,刮风下雨响雷声,三哥哥今要出远门,呼儿嗨哟,你叫妹妹不放心”。抗日战争时期,陕北人在民族危难之际,奋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将此曲改编成抗日歌曲:“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儿嗨哟,打日本咱顾不上”,这就是常说的《骑白马》。如果你把它看成一首平淡的爱情歌曲,那它就没什么意思了,但是如果你站到比较高的立脚点去看它,它就反映了非常深刻的一个道理,反映了中国人民、陕北人民的精神面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骑白马》这首歌就是这个意思,生命和爱情都很重要,但是为了自由为了民族的解放,我可以放弃生命放弃爱情,去完成保卫祖国的使命。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研究,那《骑白马》比裴多菲的这首诗更艺术更形象。

再比如《赶牲灵》这首民歌,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首情歌。我们要站在反封建这个角度去研究,如果不这样,那么赶牲灵的女主人就成妓女了,封建社会对男女爱情的禁锢太深了,为了打破这种观念,它能流行不仅是因为旋律的悠扬、艺术性高,更因为它的社会观顺应了普通老百姓的观点。

调式调性,这些你必须学习,要发展要继承、传承陕北民歌,你必须有文化,音乐是一种文化,你不能把音乐看成挣钱的玩意儿,陕北民歌是中国音乐文化中的一种。

我提倡大家学习西洋音乐,其实我不是一个崇洋媚外的人,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但是真正要说中国的音乐,那才上不了100年,我上音乐学院的时候,老师讲中国音乐史的时候,让我们念诗经。可是旋律呢?没有传下来。像《三十里铺》是一首流传很广、脍炙人口的陕北爱情民歌,小调,它有四句,起承转合,好就好在调式调性的转换,曲中的四、五度大跳突出了信天游的音调特色。第一句、第二句完全一样,第三句的后半句又与前两句后半句一样(即三句的落音都是“2”),只有第四句才归回到徵调式上去。音调开阔舒展,速度悠缓,节奏有切分特点,抒情性较强,并运用了调性的变化,集中抒发了年轻恋人离别之情。由于民歌反映的故事真实,旋律优美动听,感情真挚深切,博得了人们的喜爱,争相传唱。这自然流露出来的感情,完全是在真实情景的感染下,把很久以来存在心头并不成熟的内容,一下子倾泻表达出来的。它的音调带有一定的悲凉情绪,既像在自言自语,又像在对别人倾诉。它的音乐是信天游上下句两个乐句,但它唱起来却是四个乐句。

为什么普通听众不懂什么叫调式调性,什么叫起承转合,可他们照样喜欢呢?其实这就是他们的感觉,我创作出来的带有陕北风味的歌曲,或者是音乐,你绝对找不到这首作品是从陕北民歌的哪一首歌曲中来的,但是听了以后你不会说这不是陕北风格的音乐。

从开始接触音乐,王建民便非常重视对陕北民歌的收集、整理、研究、传承、推广、发展、创新工作,著有多篇有关陕北民歌的学术论文。他对陕北民歌的旋 走向,音程进行,和声色彩,调式调性等学术课题,都有独特的建树。因此,他所创作的音乐作品,既具有浓郁的陕北风格,但绝对找不到出自哪首民歌。他不但钻研陕北民歌理论课题,而且对演唱陕北民歌时,真假声结合和应用,有独道的研究和见解。

在与王建民老师的谈话中,我真切的感受到一位音乐家、作曲家对自己本民族音乐的热爱。正因为这种对陕北音乐深入骨髓的感情,才让他不惧艰难、持之以恒的创作,从理论研究到创新和传承,他都为陕北民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王建民歌唱家陕北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红碱淖在思念
小歌唱家
圪梁梁
我的大陕北
歌唱家与报晓员
党建地图·陕北
草丛里的歌唱家
王建民:羊大为美 知行合一
Last Nomads in China : Notes of the Everyday Life of Kazak Nomads in Xin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