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补短板”促进全市国土资源信息化统筹发展
2016-11-15金华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俞建伟倪拥军徐瓅君
金华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俞建伟 倪拥军 徐瓅君
“查补短板”促进全市国土资源信息化统筹发展
在浙20江12年省对国各土资市源国厅土信资息源办信息化建设评估的基础上,金华市国土资源局从2013年开始,连续三年对各县(市、区)开展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评估工作,摸清短板,有的放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县(市、区)间信息化发展和应用不均衡的态势得到明显改善,信息化对国土资源管理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初步显现。
一、市局党委把评估作为“找短板、补短板”工作的一项重要抓手
从2013年起,连续三年对包括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在内的多项工作对县(市、区)进行评估,通过合理设置评价指标,对县市工作进行打分,排出名次,将上一年评估结果作为每年年初全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向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进行通报,使县市区政府充分掌握该项工作在全市的排名和薄弱环节,督促县(市、区)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采取措施进行提升。
二、合理设置评价指标,客观真实评价
金华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俞建伟 倪拥军 徐瓅君
表1 2015年各县(市、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评估指标
信息化建设评估按百分制进行,指标分五类,具体细化为19项一级指标和31项二级指标,五类指标分别为信息化组织机构建设(20分)、信息化工作统筹和推进措施(20分)、数据库建设与应用(20分)、系统应用与网上公开(20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20分)。一般一级指标在年度评估时变动较小,二级指标根据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重点每年进行适当调整。
表2 2013-2015年各县(市、区)局信息化机构人员数量表
表3 2013-2015年各县 (市、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评估得分
三、认清短板统筹抓落实
通过评估,认清了全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存在着县市发展不平衡,部分县市技术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保障不足,信息化统筹力度不大、建设应用不够深化等问题,市局党委按照省厅“六网行动”计划规定的任务要求,制定了《金华市国土资源信息化两年行动计划(2015-2016)》,各县(市、区)以“两网化”“一张图”等工作为重点,统筹推进全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1.信息化机构和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增强
截至2015年底,各县(市、区)局都已成立信息化工作机构,共有从事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人员37名,其中编内人员21名,另外通过编外聘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配备了合同制人员16名,比2013年底信息化队伍人数增加76%。
2.信息化资金投入保障明显加强
2013年全市(未包含金华市局本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919万元,2014年投入2017万元,2015年投入1842万元,以2013年为基数,2014、2015两年分别是2013年投入的219%和200%。
3.县市间信息化发展不均衡的态势得到明显改善
自2013年底开展首次评估至今,两年间,原先基础较薄弱的磐安、浦江、武义、婺城、金东等县(市、区)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评估平均分从2013年的65.7分提高到2015年的80.2分,提升了22%,县市区间发展不均衡的态势得到明显改善,信息化对国土资源管理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初步显现。
下一步金华市将按照《浙江省智慧国土总体规划》要求,继续以国土资源“一张图”为核心,统筹推进国土资源大数据建设,进一步深化系统应用,不断提升信息化对国土资源管理的支撑和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