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当代中职学生的激励管理
2016-11-15谭冬梅
谭冬梅
【内容摘要】以往中职院校激励管理方式对于当前中职学生来讲比较单一且落后,针对目前形势发展以及学生特点,借鉴其他院校成功激励管理的知识融入到学生激励管理当中,能够有效补充以往激励管理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本文将进一步探究当代中职学生激励管理,旨在给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中职 学生 激励管理
由于最近几年生源数量不断减少,很多中职院校之间的竞争逐渐激烈,许多院校都将大部分精力放到了招生和专业建设以及课程改革和教师团队建设方面,很难不减少对于学生方面的管理。中职院校生源本身就在文化知识方面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方面较差,还有其选择职业院校大部分是不得已的情况,极其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对于学习抱有消极的态度,进而违反纪律,严重的甚至走入歧途,这就需要中职院校实施有效的激励管理避免这一问题。因此,下面将进一步探究当代中职学生激励管理的方式。
一、设定目标
1.要求目标必须是能够接受的,使学生参加到目标设置当中,并不是完全由教师或者是班主任去设定目标。例如,可以和学生共同制定班级规定,这样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目标需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是可实现的,简单的说就是目标不能不能太过简单,但是也不能过于困难,制定合理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学生努力。如果目标过于困难,将会让学生看不到希望,那么将无法产生相应的动力,因此,一定要掌握好目标的难易程度。
3.要求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同时能够量化权衡的,例如,可以制定某个月全勤出操这种类型的目标,并不是模糊的要求,某月尽可能少缺勤。这样制定出来的目标才会让学生产生想要实现目标的需求,提升自己的效能感,这种目标对于学生有着显著的激励效果。
二、强化
这里所说的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使用惩罚和自然消退这种方式对于学生的行为进行控制,这种方式是当前中职院校广泛使用的一种方式。虽然其可以给控制行为提供相应的工具,但是并不重视激发行为因素,对于情感和态度以及期望并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因此,强化十分有必要,但是又不是很全面。
三、激励性工作
添加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创新的机会以及趣味性的任务,进而对于学生主动学习专业技能起到鼓励的作用。例如,要求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准备,经过教师的指导,采集资料,将其制作成幻灯片,之后分别选出每组的代表,让其进行专业相关的讲座,学生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不仅学会了专业方面的知识,还能够掌握学习的方法。
四、坚持公平性原则
无法回避的是,目前中职学生十分注重自身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是不是成正比,也就是自己付出的努力和共享和得到的认可和满意程度之间是否能够达到平衡。作为学校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努力做到公平的评价,从而获得学生的信任,而公平的评价一定的多元化化的评价。仅仅由考试成绩便对于学生进行评价明显是不公平的,那么就没有办法获得学生的认可以及满意,进而没有办法达到理想的激励效果。
例如,在进行实践教学的时候,不可以只将实验结果当作考核的条件,还应该把职业素质当中独自工作以及团结合作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当作考核的条件。在考核过程中把其和实验流程结合起来,学生经过分工合作,一起完成实验,同时获得全面且多元化的评价。最后的结果就是,学生不仅在实践过程当中得到认可,并且还提升了其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进而提学习效率。
引进相应的竞争机制不仅能够凸显公平民主,提升学生学习热情,还可以使中职学生提前感受到将要面临的激烈社会竞争,锻炼自己。利用自愿参与学生管理职务和民主投票选举的方式,并且对于当选学生实施综合的考核,只要考评没有通过的先进行警告,若第二次没有通过则采取免职处理的方式,这种公开的竞争对于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激励十分有利,对于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采取赞美的方式激励学生
基于心理学角度去看,所有人都希望获得赞美,在获得赞美之后能够让人感觉心情愉悦,增加人的自信心,并且对于赞美自己的人产生好感,并且对于赞扬的事物能够不断提高兴趣,进而深入探索,感觉做起来十分简单,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在中职院校中教师可以采取赞美学生的方式,对于学生进行激励,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喜爱教师,增强自信心,并且还可以提升学生对于某个事物的热情,使其积极的投入其中。同时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找出和别的同学差距较大的地方,进而对于自身的一些行为进行约束,自觉控制。
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当前中职学生激励管理的进一步探究,使我们了解到中职院校激励管理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中职院校必须给予其高度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激励方式对于学生进行管理,在对学生进行激励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不断提上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各项综合能力。因此,希望通过文本的阐述能够给中职院校激励管理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进而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