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体育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
2016-11-15金晓红
金晓红
新版初中体育课程标准鲜明的提出并强调:在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社会适应”的三维目标的落实,倡导在体育教学中以科学探究式的多样化的学习与训练方式。据此,在当前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如何来实现“知识容量大、训练到位、技能提升快”,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呢?个人认为: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在学生身心等发育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优化体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身体素质。
一、牢固树立“健康第一,健康是资本”的思想
新课标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中心,以促进学生身体、身心健康发展为宗旨的必修课程。我们应该务实的去理解和领悟新课标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的理念,时刻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的发展,关注学生锻炼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坚实把增强学生的体质贯穿与体育课程实施的每个细节,贯彻落实到教学的全程之中,确保使每个学生都能牢牢的树立“健康第一,健康是资本”的思想,并使他们落实到实处。通过我们有效的教学,使他妈懂得怎么利用科学的方法来增进自己身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并使他们能够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延伸运用到课外以及平时的锻炼之中,从而来实现他们的健康、快乐的发展。
二、激发学生对体育知识学习和训练的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所有的课堂教学活动最根本的教育目的,就是在具体的教学中要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教学实践也证明,一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他一旦对所学的知识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主动积极、认真务实的去探求知识、去学习新知并付诸于实践,同时他们也会在求知、探究和实践行为中获得愉悦的体验和积极的情感。因此,我们在平时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利用。据此,我们应分析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学情,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立性以及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对体育知识学习和训练的兴趣,使他们求知的内驱力得以充分的发挥;同时我们还要给学生创设各种训练与学习的有利条件,让他们在学习与训练之中,充分的展示个性、展示自我,同时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情境导入法来渲染气氛,同时揭示教学目标,让单纯的“说教”变为形象具体、生动活泼,从而提升体育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他们进行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课堂教学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以及体育训练时的相互配合,是非常重要的。这有益于课堂上形成民主、平等是师生关系,而且能使课堂的氛围更加融洽、更加和谐。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我们可以引导并促使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让他们互帮互学,培养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协作的能力和团结友爱、集体主义精神,尤其是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合作意识,又能发展学生的体能,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有序的让学生自由组合或根据学生的爱好等分组创编体育游戏,然后教师点评、学生互评。这样,既让学生参与了体育游戏的编排活动、实践活动,又让学生通过对自己、对同伴的评价,实现了相互间的共同进步,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协作精神。通过这些合作交流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智力、体质、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有序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探究
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创新,这个民族将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事实上,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与发展的动力,对于我们来讲,创新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课改前的体育教学活动中,90%以上的教师通常取用“集合(点名)—预备活动—新知讲解—示范学生—练习—集中纠错—再练习—集中(点名)—解散”这样的教学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教师说什么,学生就做什么,学生始终被教师“牵着”走,甚至“逼着”跑,学生从课始到课尾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为此,我们必须改变这种消极的状态,必须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体育教学模式,这样能使学生体育学习与训练充满探索的兴趣,保证他们的参与率。在这种模式中,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是根本,是形成创新意识和行为的基本动力;合作性学习是促进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保证。因此,需要我们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实实在在的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给学生“安全”的教学环境,使他们真正成为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主人;教师还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启发他们对一些技术动作质疑,让他们在体育学习活动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应采取多种策略引领学生去实践、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