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多元解读的思考
2016-11-15李玲
李玲
【内容摘要】多元解读是近几年语文教学的热点问题,是对过去传统的“一元解读”教学方式的一种思维创新。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多元解读首先应以学生为主,提高学生的多元解读能力;其次多元解读讲究多元,却不是毫无界限的“异性天开”,要有一定的界限,符合语文教学目标;最后,多元解读要讲究方式方法。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引,促使学生在多元解读中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多元解读 界限 解读方法
多元解读,顾名思义即对文本的内涵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或者说阅读个体对文本有多种的情感体验。它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新要求,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从传统的“一元解读”到如今的“多元解读”,是语文教学一个重要思维转向,由过去的直线式灌输到现在师、生、文本的交互式对话。
一、多元解读要以学生为主
“将课堂交给学生”,是新课标教学理念的要求,也是提倡语文文本多元解读的一个重要前提。首先是文本自身具有多元解读的空间与可能性;其次,由于学生个体在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感悟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客观差异,他们对同一文本的解读必然会出现丰富多彩的答案。教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不变差异与可变差异对文本解读产生的多种心理需求。不能用一种模式、一个标准来规范学生的认知,也不能对所有的问题都进行终极性的解读。
二、多元解读要有界限
所谓“界限”就是与其他事物的一个分界,也是本体职能终止的地方。在语文文本的多元解读中,“界限”即指阅读作品的“可能阐释的范围”,而如何从多角度、多层面设界,有弹性地把握阅读之界,是语文文本多元解读的一个关键。语文文本多元解读的界限设定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文本作者的价值取向
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指出:“确定性和空白并不是文本不存在,可以由读者根据个人需要任意填补的东西,而是文本的内在结构中通过某些描写方式省略掉的东西。虽然读者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去填补,但填补方式必须为文本自身的规定性所制约”。
2.文学语言的语体特征
多元解读针对的主要是文学作品,那就要用文学语言去解读。文本的语体、语境、语言给读者提供了解读的方向,读者只能透过作品的语言体系、语言环境,在理解其中的社会、历史、传统的蕴涵的基础上,对其主题作出具有个性色彩的、有说服力的、种种可能的阐释与解读。
3.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师是课堂的引路人,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将学生与文本连接起来,让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交互性对话中,真正地参与课堂,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语文文本的多元解读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做好榜样,对文本本身要有独立、独到的见解,不要把教参的解读和专家的意见奉若神明。如此才能知道学生的思维特征,并在思维“越界”的情况下,妥善领回。
4.学生的阅读经验
《语文课程标准》写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作为中学生,他们已经有一定的阅历,之所以出现这种随意解读的现象,一是由于学生科学背景知识的缺乏、筛选信息能力的不足;二是因学生文章结构意识的薄弱,无法发现文章中作者提供的线索,导致其出现了误读。这可以说是误读,而不是多元解读。所以,文本多元解读的界限还取决于学生自身的阅读经验,每个阶段的学生自身经验的不同,对于语文文本的解读也有差别,教师应该着重区别。
三、多元解读要有方法
多元解读作为语文教学环节中的一环,它既与其他教学环节紧密相连,也为一定教学目标服务。首先,多元解读环节的实施离不开一个轻松开放的教学环境,教师的引领与学生的参与,同时围绕文本展开思维风暴。但在提倡文本的多元解读的同时,不能为活跃学生思维而忽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否则多元解读的质量就不高,对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品质也是很不利的。
发扬民主教学,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建构文本多元解读平台。教师要想让学生在多元解读文本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建构文本多元解读平台。
1.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有效进行多元解读
抓住文本内容、文本语言、文本主旨、人物形象等,切实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
2.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知人论世,广涉材料。品味细节,体察作者用意。突破思维定势,进行多视角解读。紧密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解读,注意引导学生体会积极正确地评价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