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方遒:好莱坞海报设计传奇人物
2016-11-14翁羽
翁羽
黄方遒的海报作品很有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他称自己努力不断尝试将东方传统元素融合到西方主流设计之中。
好莱坞是全世界电影爱好者的朝圣地,无数人满怀梦想到此希望闯出名堂。而这些寻梦人中,平面设计师黄方遒是目前唯一一位在中国生长并接受艺术教育后,成功在好莱坞电影海报设计领域闯出一片天地的华人。
初来乍到面对文化冲击
毕业于广州美院的黄方遒在2001年来到洛杉矶,过去的15年中他为很多热门电影电视创作过海报,如《美国队长3》、《变形金刚4》、《荒野猎人》、著名HBO剧集《权力的游戏》等,而2016年7月在北美上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北美版海报也是他的设计作品。然而,黄方遒的成功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
在位于洛杉矶好莱坞中心地带的邦德创意公司内,这位电影海报设计行业中的传奇华人设计师谈到刚抵美国时说:“我在广州美院毕业以后就一直在做广告设计,做了几年后就觉得有种疲惫、内心被掏空的感觉,于是决定来美国见识新世界、开拓新视野。刚到这里时有很多的不习惯,室内不能吸烟、找不到蹲厕、半夜出来吃不到宵夜等等,文化冲击非常震撼。”
黄方遒坦言,“我不是十几岁,而是差不多30岁才来美国,各方面包括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都已经成型了,在这个新地方文化差别如此之大,又有语言障碍。我们在国内也学过英文,当时觉得我的英文也是不错的,但真的到了美国之后,发现怎么都听不懂啊。”
面对强烈的文化冲击和语言的不通,朋友们都以为黄方遒很快会回国,因为“一个在中国混得不错的人是不会想待在美国的”。但是,在父母的期盼下,黄方遒决定暂时留下看看,而他不服输的性格也让他认为不能白来一趟,起码要把英文练好再回去。
于是,黄方遒留在了洛杉矶进修英文,随后进入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分校继续进修平面设计,不过他很快面临如何“待下去”的挑战:“念了一段时间后我退学了,因为没有收入,而国际学生学费并不便宜,带来的钱已所剩无几。当时我在校园里面看到一个招聘广告,就去了。我遇到一个随和但喜欢养小老鼠的电影制片人,他招人为的是推广一个据说可以影响整个电影行业的创意。虽然当时我并不完全理解他的这个疯狂创意,但到现在我还是非常感谢他。虽不是全职,但这是我来美国后的第一份工作,他是在设计思想上给我启发最大的人。”
不断尝试继续追求梦想
在美国站住脚的黄方遒并没有满足暂时的安定,而是去挖掘追寻梦想的机会:“有一天我在电影院等人的时候,突然觉得周围的海报好漂亮。当时我就对自己说,这不就是我在中国一直做的东西吗,这里是好莱坞,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能实现我梦想的地方啊!这才是我擅长做的而且是我的兴趣所在呀。”
想通之后,黄方遒开始向设计公司投简历,但当时既没有人际关系网也没有很好的英文表达能力的他处处碰壁:“我发了很多简历后一点消息都没有,每一个人的简历都可以写得天花乱坠,我的英语不够好又没有大公司背景。但是我觉得自己的优势就是作品,所以我要给他们看我的作品!我马上让家人将以前我所设计的作品寄过来,然后在美国家得宝公司(Home Depot)买材料,亲手做了一本作品集,还是铁皮封面。我常开玩笑说是为了增加作品的‘重量感。”
万事俱备后,黄方遒开始上门求职:“打电话没用,别人听你有口音会推辞。因此我直接上门……我记得当时有一家在比华利山的设计公司,去的时候在接待处旁边站着一位高大的、留着一头白色长发的老人,他看到我的作品集后很感兴趣并表示想看看,随后他带我到会议室慢慢翻看我的作品集。后来我才知道他就是这家公司的老板,不过他说暂时没有职位空缺,但在知道我是初来乍到后,他让秘书打印了一份这个行业在好莱坞所有主要做设计的公司的联系电话和联系人名单。那位老板说,跟这些人联系时,就说是他介绍来的。“当我看到这份名单的时候真是热泪盈眶,在我上门求职的过程中还遇到许多人对我的大力帮助,我很感激这些我人生中可能只见过一次面的人。”黄方遒激动地说。
就在这些痛并快乐着的、每天失望与希望并存的日子里,黄方遒不但得到了不少的临时工作的机会,也逐渐累积起美国的工作经验和人脉,直至一年多后他终于得到第一份全职工作。
黄方遒开玩笑说:“我当初找工作的经历可以出一本书……但我当时的想法是,既然留下来了又这么喜欢做电影海报,那我一定得做好这件事。”
攀上人生巅峰
黄方遒给记者看其作品时,常有设计师走过来向他打招呼,其中一名设计师甚至向记者表示黄方遒是他佩服的业内传奇人物。被记者问到现在算不算他事业上的最高峰的时候,黄方遒说:“目前也可能算是我事业的一个高峰吧,因为我现在做的是好莱坞顶尖(A List)的电影海报,客户都是大的电影公司,同事都是这个行业的精英。但我希望这不是我人生的最高峰,因为还有另外的高峰在等着我!”
黄方遒的海报作品很有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他称自己努力不断尝试将东方传统元素融合到西方主流设计之中。按黄方遒的话说:“当我执行一个方案时,会尝试将中国美学思想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只有融入西方文化才能更好地发扬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