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的思想品德微课开发策略分析
2016-11-14李智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课改的不断深入,微课已经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有关微课的开发问题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基于此,现对大数据背景下的思想品德微课开发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关键词:大数据;思想品德;微课;开发;策略中图分类号:G434;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32-0263-01作者简介:李智(1973-),男,汉族,重庆潼南人,学士,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法律。大数据的出现是建立在云计算、学习分析、数据挖掘和移动互联网等基础之上的,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微课初次深入到中国教育领域是在2012年,为微课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将大数据技术和思想品德微课开发结合起来贯穿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样也可以使得相关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一、明确大数据背景下思想品德微课开发的主题和结构一个清晰明了的主题对思想品德微课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与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备课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备课教师需要将教材上所有相关的知识点都罗列出来,可能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点,思想品德微课与其有所不同,它只能有一个具有概括性的主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位学生的具体状况有所了解,方便后期针对性的教学。通过对这些方面信息的整合,确定一个明确的思想品教学主题,这是开发微课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也是确保微课结构完整的根本所在。明确的主题一方面可以使得教学任务更加快速地完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进而增强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思想品德微课的结构要确保完整性,基本的微课环节包括新课的简单介绍和详细讲解、课后巩固、作业练习等,一般的授课过程与其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微课需要制作微教案和微课件进行相关的授课,这也是其最核心的一部分内容。完整的微课结构对于思想品德微课的开发设计将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到开发过程的进行。二、基于大数据背景数据可视化技术的思想品德微课开发数据可视化是一种新型处理数据的方法,主要是借助于数据分析软件和数据开发工具进行处理一些未知的数据信息,最终整合的数据是以图形图表的形式显示出来。数据可视化对数据的分析一般较为深入和精细,可以全方位地对数据信息进行整合,数据库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将会被处理成相应的数据图像,用单个图元元素表示每个单数据,用多维数据形式表示数据的具体属性。获取、分析、过滤、挖掘、表述、修饰、交互等7个步骤是数据可视化的基本流程,基本上每个数据的处理都需按照这个流程进行。数据可视化技术具有直观化、关联化、艺术化和交互性等特点。直观化主要是借助于图像和图形等形式将相关信息直观地传达给广大用户。数据属性之间的关系能够充分体现关联化的特征。以上这些显著的特点,使得数据可视化在现代数据处理过程中占有很大的优势,推动思想品德微课的进一步开发。Visual Eyes可以用于思想品德内容的开发过程,使得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具体,从而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三、注重大数据背景下思想品德微课开发的反馈在科技飞速进步的时代,教育教学的方式和内容也应该与时俱进,比如,增设思想品德微课,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思想品德微课开发的内容,教育部门可以结合教育大数据技术对信息进行统计处理分析,从而制定出合理、科学、可行的教学内容;而思想品德微课开发的方法,则是将先进的媒体技术引入到现有的学校教学工作中,使得教学方式多元化。思想品德微课与小视频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小视频只用于被观看,而微课在观看的基础上还设计很多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学生可以实时的反馈他们的学习感受,便于微课开发的顺利开展。比如,在思想微课结束后,教师可以针对微课的教学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以此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另外,对于不善于发言的学生,也可以让他们采用留言的方式,留下他们对微课教学的感受,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留言,对思想品德微课做出相应的改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也可以因材施教,按照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反馈信息实时了解到教学效果,为改进微课的开发奠定一定的基础。四、结语总而言之,思想品德微课的开发离不开教育大数据的技术支持,其为思想品德微课科学、合理的开发提供可靠的条件。思想品德微课的开发使得教学方式多元化,已逐渐被学生和更多的思想品德教师接纳和认可。所以,倘若教育大数据技术可以被合理的引入到思想品德微课的开发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而且可以提升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质量,同时也可以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参考文献][1]张敬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教学应用的理论研究——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D].上海大学,2015.[2]王燕.微课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