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6-11-14孙小哲
摘要:网络流行语是伴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产生的,它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被拥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年网民流传、熟知并广泛使用的词、词组和超出短语层面的言语表达单位。青年网民不仅通过大量使用网络流行语表达自己的内心诉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价值观。但是当下网络流行语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因此其影响也是双面的,本文通过青年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情况入手,了解青年的思想动态,分析网络流行语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网络流行语;青年;价值观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32-0255-02作者简介:孙小哲(1990-),女,汉族,河北定州人,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青年素质教育原理与实践。网络的高速发展是信息社会的典型标志,它具有开放性、自由性、匿名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网络语言便在这样的条件下应运而生。其中网络流行语影响最为广泛。青年作为互联网的主力军,目前已成为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群体。如何认识网络流行语以及如何看待网络流行语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并引导青年合理的使用,促进其健康成长,成为教育管理者思考的问题。一、网络流行语的分类就最基本的层面而言,流行语就是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流行的词、词组和超出短语层面的言语表达单位。①而网络流行语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范围内,被青年群体广泛传播并应用于网络和现实生活中的简洁并具有概括性或者反映当下社会现象的语句或词语。作为一种交流方式,青年网络流行语有其自身的特殊形式、使用范围和意义,根据其构成方式,表达的意义可将网络流行语分为以下几类。(一)符号型这种类型的网络流行语通常由特殊符号组成,其中部分与文字组合用来表达特殊含义。比如,“*^-^*”表示微笑,图像与人微笑时的表情相似;“*^◎^*”表示开心大笑;“(*@︿ @* ﹀ ”,表示晕、悲伤。这种类型的网络流行语不仅在网络上流行,而且在手机短信中也很普遍。(二)字母型这种类型的网络流行语由字母构成,其中包括英文单词的简拼和汉语拼音以及象形两种类型。用汉语拼音的简拼来表达某种意思的。例如:“JP”表示极品的意思,通俗来说,极品是表达好到极点的意思,褒义词。但是在不同意境中也具有讽刺的效果,例如“极品男”“极品女”。“XB”是小白的缩写,表示白痴的含义。用英文单词的简拼来表达某种意思的。例如:“PK”就是player kill的简拼。“omg”即oh my god的简拼。(三)谐音替代型这种类型的网络流行语通常是使用同声和近声的数字或汉字来替代原本所使用的汉字。比如“1314”谐一生一世的音、“521”谐我爱你的音、“小盆友”谐小朋友的音、“斑竹”谐版主的音、“稀饭你”谐喜欢你的音。此类网络流行语只是利用数字或者同一字来替换原本的词语,与词语本身的意义没有关系。但是这种词语的出现会对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很大的冲击。(四)单词型这种类型的网络流行语通常以名词、动词、人名来表示一种个人状态以及社会现象,或者用单词的谐音来表示该词的意思或其引申含义。例如:(1)“寨”表达仿制、盗版、克隆等含义。(2)“去”原本是生活中的一个动词。有“去除、去掉、去处等含义”,但在网络流行语中“我去”则用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绪,有惊讶、鄙视、不赞同等含义。(五)词语、语句型这种类型的网络流行语通常会跟现实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或者社会现象有关,网友通过对其的态度总结概括从而发展而成。经过媒体的传播与普及,语义范围远远超出了原始事件。比如:“五毛特效”、“有钱任性”、“然并卵”、“面基”、“撩妹”、“吓死宝宝了”、“打酱油”等等。这些网络流行语体现了网民对社会事件的关注与态度。二、网络流行语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网络流行语既反映出青年的价值观、精神状态以及其变化的轨迹,同时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和态度。(一)网络流行语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以及网民的创作,表达了网民对现实社会的态度,这充分的迎合了青年群体的心理,但易导致过度追求网络亚文化而偏离主流文化青年群体正处于最追求自由、创新、个性的时期,渴望通过言论等行为彰显自我、宣泄情绪同时表达自我的态度。作为使用网络的最大群体,在推动网络流行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深受其影响。网络流行语开放性、创造性、娱乐性的特点恰好迎合了青年人追求高效、快捷、个性、自我的表达方式以及通过调侃、自黑、冷幽默来宣泄压力的需求。目前,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因其更新频繁,传播速度快,使用范围广的特征,已经成为互联网文化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青年通过“制造出仅仅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由此来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化空间,以表示自我认同与主流文化的区隔”。这种空间和区隔的建立也可以说是对于主流社会的仪式性和风格化的抵抗。②在这两种文化的对抗的过程中,青年群体逐渐对网络亚文化产生信赖感和认同感而对于主流文化则开始出现质疑、抵制甚至舍弃的现象,由此导致与主流文化的距离越来越远。尽管网络流行语属于一种社会表达的方式,但是在异常复杂的网络生态环境里,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低俗化、过度阐释、泛娱乐化等问题。(二)网络流行语快速发展的背后是青年群体社会化的过程,体现了青年群体关注社会现实、参与社会发展的强烈愿望,但需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在网络流行语的环境下,有一些流行语是网民就某一社会热点、社会现象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表达了民生意见同时也记录了社会的发展历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体现了网民民主意识的觉醒、积极关注社会现实、踊跃表达自我看法和参与社会进程的主动性。“楼倒倒”“我爸是李刚”“蒜你狠”“俯卧撑”背后都是一个个真是的事例,网民的高度参与使得事件得以快速传播,不同的观点穿插在其中,形成了巨大的网络舆论。青年人通过自己的渠道去感悟社会,形成一套自身的价值观体系,流行语就是一种鲜活体现。③但青年处于价值观不稳定时期,容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引导。正确、积极向上的舆论有利于青年价值观的建立,而错误、消极的舆论则会导致青年价值观的偏差,进而会影响其在日常中的态度和行为。因此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网络文化这一现象,并以积极的方式引导青年群体正确、理性对待网络流行语,为青年群体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三、对青年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引导策略网络流行语以其便利性、娱乐性、价值寓意性为广大网民所追捧,但当下网络流行语可谓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可能会导致社会价值观导向的混乱。因此我们应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高度来关注青年网络流行语,把握好“主体文化”、“主流文化”、“主导文化”三者的合流。④(一)以主流文化引导网络文化,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语言是思想和行为的反映,同时又会反过来影响思想和行为。网络流行语中不乏一些负面的思想,因此需要正向的、积极的思想去融合,进而达到主流文化引导,淡化负面思想对青年的影响。网络文化可以通过一定的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教育和引导青年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与既定文化产生认同,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和人格的塑造。因此要重视主流文化对网络文化的引导,在教育活动中传递主流文化,使青年学生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在网络环境中能抵制不良文化的诱惑,同时传递正确的价值理念,从而共同创建良好的网络环境,达到净化网络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主流文化成为网络文化的核心,传递正能量。为了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相关部门应积极建设健康的网络论坛、网站,定期举办一些在线法制、科学等讲座和能提供正能量的演讲活动。使青年群体在健康的网络氛围中增加知识量同时又得到了思想、行为方面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年的发展带动网络的发展,健康的网络环境反过来又促进青年的发展。(二)适应青年话语的转变,提高思政教育的时效性网络流行语的兴起,极大的改变了社会中原有的语言生态、语言习惯和话语权格局。网络流行语因其诙谐、幽默、富有表达力和感染力等特征,在深得青年群体的喜爱的同时也被广泛接受和传播。青年群体思维灵活,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在多元化的社会下,单一的语言模式已不能满足其多元化的思维模式,从而为网络流行语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土壤。青年群体话语的个性化、多元化造成其在受教育过程中时常出现话语冲突的情况,这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为了适应青年学生话语模式的转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教育者应积极了解当下流行的网络流行语,与青年群体保持统一的步调。这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拉近,从而达到思想上和精神上的共鸣。在积极了解网络流行语的同时,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到青年群体的思想状况、人生观、价值观、心理诉求及其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青年价值观教育的时效性。[注释]①陆玉林.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②杨聪.浅析网络时代的青年亚文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5).③石国亮,徐子良,姚芳.青年流行语的价值观意蕴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9).④郑丹娘.网络流行与青少年“自话自说”[J].中国青年研究,2001(4):23.[参考文献][1]陆玉林.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杨聪.浅析网络时代的青年亚文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5).[3]石国亮,徐子良,姚芳.青年流行语的价值观意蕴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9).[4]郑丹娘.网络流行与青少年“自话自说”[J].中国青年研究,2001(4):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