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场面
2016-11-14孙大娟
孙大娟
【题目回放】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老人,他们或睿智,或慈爱,或幽默,或有着更多让你备受感染的性格和品性。
请以“家族老人”为主题,写一段你与你家庭或家族中那位老人鲜为人知的真情故事。
注:题目自拟,记叙文描写中要能“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场面”,作文不少于800字。
【原作亮相】
从未忘记的爱
曹 可
曾外祖母离逝的那几年,阿尔茨海默综合症一直纠缠着她。
我母亲是家中姊妹里最小的,儿时起便最受曾外祖母疼爱,也与曾外祖母感情最深,自曾外祖母患病后,她更是常去乡下大婶家探望她。
那日,听说曾外祖母病情恶化,母亲急忙备车带我一同前往。刚到乡下住所,大婶便拉着母亲诉起苦来:“你真是不知啊,老太太现在听力大不如前啦,记忆力也衰退的厉害,连我们这些每日为她忙来忙去的苦人儿都认不识了啊,你说说……”
我听不得那抱怨之词,便撇下旁人,自顾走进了曾外祖母的房间。
“老太,老太······”我几乎是贴着她耳边呼喊,床上,蜷缩的背影忽地一颤,经过一阵艰难地翻转之后,曾外祖母终于转身面向我,她那张布满岁月刻痕的脸出现在我面前。深深的眼窝像两口枯井陷在脸上,眼珠浑浊,没有一丝光彩。
“老太······”我有些不安地唤她。
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放光了,颤巍巍地将苍老、枯瘦的手伸向我,苍白干瘪的嘴张合了好几下,沙哑的声音才从喉咙深处吐出:“小平啊!?”
小平,那是我母亲的乳名。
在转瞬惊讶之后,我明白过来,不忍让她失望,便随口应声:“说对啦!”
曾外祖母笑了,褶皱的皮肤挤出一道道深深的沟壑,我看着隐隐心痛。
“坐,坐。”她用另一只手轻拍着床边,眼神温柔地看着我。我沿床边坐好,她依偎着我,絮絮地讲起过去的故事,虽然言语有些紊乱,可透着掩不住的欢喜。
忽地,她似乎想到了什么,将一只手从我手心抽出,向床内靠墙处摸索。
“给,吃。”当她再次将掌心摊开在我面前时,我看到了两粒澄黄的冰糖。见我不动,忙拉过我的手,急急地塞入我手中:“吃呀!”
透过窗间溢进的微弱阳光,我看到手中的冰糖闪烁出晶莹的光泽,似两颗珍贵的琥珀。
“吃呀,你最爱吃这个的。”曾外祖母在耳边催促,而我眼前的景象渐渐模糊起来。
我把糖含进嘴里,甘甜在口中散开,一路甜进心里。曾外祖母的瘪嘴也同我一同动着,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
他们都说,曾外祖母忘了一切,但我知道她从未忘记她的爱。
【考场得分】42分
内容:本文紧紧抓住曾外祖母对子孙“从未忘记的爱”选材立意,话题较为集中且扣住了文题。但作者的叙述视角使得情感,表达较尴尬,需调整刻。内容考虑打18分。
表达:本文情感真挚以议论作结,中间主体部分是记叙,篇章布局得当,结构基本完整。但叙事过于粗疏,感情升体缺少铺垫。表达考虑给18分。
发展:文章材料丰富,语言流畅,遣词用句生动。此项可得6分。
【场外分析】
本文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语言细腻,放大细节,描写传神,在记叙过程中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祖孙2人真挚动人的生活场景,使人读后产生情感共鸣,且明白“先知爱,后爱人”。但行文中有几点值得讨论:一是叙述角度有些混乱,讲述的是外祖母与孙女之情,作者从旁观者身份介入,在展现人物真实心理和情感方面,总给人一点隔的感觉;二是叙事过于粗糙,只有概述,很少细节描写;三是文章要通过本文来阐释“从未忘记的爱”表现得不明晰,不鲜明,没有点题。
【跳级升格】
从未忘记的爱
曹 可
曾外祖母离逝的那几年,阿尔茨海默综合症一直纠缠着她。
那日,听说曾外祖母病情恶化,母亲急忙备车带我一同前往去看望寄住在大婶家的曾外祖母。
阴暗的灶房,房间里,一切都是灰蒙蒙的,与门外的晴空暖阳相比,给人更多的是一种压抑。只见她蜷在被子里,只留我一个嶙峋的背影。枯白的头发,深凹下陷的面颊深深地刺痛了我的眼睛。回想起以前曾外祖母对我的种种疼爱和关心,每次暑假回来她都欢喜地迎我到村口,我不禁泪流满面。
“奶奶,奶妈……”母亲几乎是贴着她耳边呼喊,床上,蜷缩的背影忽地一颤,经过一阵艰难地翻转之后,曾外祖母终于转身面向我,她那张布满岁月刻痕的脸出现在我面前。深深的眼窝像两口枯井陷在脸上,眼珠浑浊,没有一丝光彩。
“老太······”我有些不安地唤她。
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放光了,颤巍巍地将苍老、枯瘦的手伸向我,苍白干瘪的嘴张合了好几下,沙哑的声音才从喉咙深处吐出:“小平啊!?”
小平,那是我母亲的乳名。
在转瞬惊讶之后,我明白过来,她已经记不得人了,眼前的人是谁她已经不记得,她记住的是她心里的人,是她心坎里念念不忘的人。她记着她的小孙女儿,即使多年过去,她的小女孙儿已经出嫁有了自己的孩子,但在曾外祖母的记忆力,她还是那个小小的丫头,是她疼爱和关切的目光所牵系的小儿女,我不忍让她失望,便随口应声:“说对啦!”
曾外祖母笑了,褶皱的皮肤挤出一道道深深的沟壑,我看着隐隐心痛。
“坐,坐。”她用另一只手轻拍着床边,眼神温柔地看着我。我沿床边坐好,她依偎着我,絮絮地讲起过去的故事,虽然言语有些紊乱,可透着掩不住的欢喜。
忽地,她似乎想到了什么,将一只手从我手心抽出,向床内靠墙处摸索。
“给,吃。”当她再次将掌心摊开在我面前时,我看到了两粒澄黄的冰糖。见我不动,忙拉过我的手,急急地塞入我手中:“吃呀!”
透过窗间溢进的微弱阳光,我看到手中的冰糖闪烁出晶莹的光泽,似两颗珍贵的琥珀。
“吃呀,你最爱吃这个的。”曾外祖母在耳边催促,而我眼前的景象渐渐模糊起来。
我把糖含进嘴里,甘甜在口中散开,一路甜进心里。曾外祖母的瘪嘴也同我一同动着,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
他们都说,曾外祖母忘了一切,但我知道她从未忘记她的爱,她从未忘记她对子孙的爱,这爱自从这些孩子呱呱落地便一直伴随她们成长,即使她们已长大成人,在她眼中她们永远是需要她疼爱的孩子;即使她已思维混乱,但我知道她从未忘记她的爱,这是她永刻心间不变的责任和关怀。
【跳级要点】
经过修改后的文章和原作相比,有几点提升。
一是删除一些与主题不相关的描写,节省篇幅,为突出主题留足空间。
二是将叙事角度协调统一,这既便于抒情,又给人以真实感。鉴于曾外祖母的病,她分不清“我”与母亲,但对子孙的爱一直未忘记,这个主题要点到,讲得清楚明白。
三是在细节描写上更加强化对比,突出母爱的艰辛与伟大。
四是行文自然流畅,情感自然浓郁。在叙事基础上,展开议论、抒情,自然而贴切,没有故作呻吟之态,文后点题,升华的情感与主题。
【应考攻略】
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的场面,必须有两个重要因素:
1.必须有产生各种关系的人物,单个人构不成场面。
2.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和环境中,也就是说人物的活动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里才能构成场面。
场面描写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渲染气氛,烘托事物;明示或暗点主题。
一般运用以下两种方法:
1.视听并用,点面结合。描述生活画面,一方面要善于抓住情景特征,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概括描写全景,包括背景、人物活动及自我感受;另一方面要选择典型镜头,具体描写神态、行为、语言、心理等特点。这样,有面有点,才能写出气氛和情感,生动地再现生活。
2.动静结合,以动为主。描写生活画面时注意动静结合,或以动显静,或以静示动,就会大大增强描述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在写人叙事的文章中,更应当以“动”为主,力求通过特定环境中场景的转换、行为的变化和事物的发展等动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揭示事件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