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事故痕迹检验应用

2016-11-14董柏含权立

法制博览 2016年11期
关键词:痕迹检验交通事故应用

董柏含 权立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汽车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随之而来的就是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在对一些复杂的交通事故进行认定时,痕迹检验技术是常用的鉴定手段之一。本文主要就交通事故中痕迹检验技术与先进鉴定技术结合进行事故的认定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交通事故;痕迹检验;应用

中图分类号:D918.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32-0176-01

作者简介:董柏含(1987-),男,陕西宝鸡人,本科毕业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痕迹检验专业,现在陕西省宝鸡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工作,累计勘查刑事案件现场300余起,主要研究交通事故现场中痕迹检验技术的应用;权立,男,2012年毕业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系,就职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一直从事刑事技术工作,利用技术手段直接破案数十起,协助交警队勘验疑难现场多起,具有丰富的现场勘查工作经验。

一、交通事故痕迹鉴定的意义

(一)判断案件性质

通过对交通事故现场遗留痕迹进行鉴定,对交通事故案件的性质进行认定。当事故发生以后,就需要技术人员进行对车辆与人体的附着物进行微量物质与肇事车辆的痕迹检验,对其所含成份进行比对,对于事故中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行认定,通过痕迹检验,对交通事故的性质进行判定。

(二)同一认定

对事故中的承痕客体上的痕迹细节的特征,与造痕客体之间进行比对,确定事故中痕迹的造痕主体。痕迹的鉴定中主要是对车体痕迹、人体痕迹、路面痕迹等进行的检验,从而进行同一认定。

(三)确定交通事故案件责任

由于交通事故中,是车辆与其他的物体进行相互的作用,所以车辆上能够反映出造痕客体的外表结构特征。根据不同的痕迹特征,我们判断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与形成的机制,从而进行事故责任划分。

二、交通事故痕迹检验的应用

(一)认定肇事逃逸车辆

在一起交通事故的痕迹检验中,由于发生事故的车辆的碰撞与刹车等具体动作会产生一些痕迹与碎片,我们对痕迹的检验有助于肇事车辆的认定,对车辆上下的痕迹进行对照,通过其中的特征找到差异点与符合点,对嫌疑车辆进行排除与认定,提供肇事车辆的排查依据。

(二)为确定事故责任人提供证据

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由于事故的发生是一瞬间的,责任的认定难度较大。通过对事故现场的痕迹认定,是相对准确与客观的认定方式。

例如:可以根据事故现场的人体痕迹,事故当事人所遗留下的痕迹,特别是血液、指纹、毛发等,确定事故的肇事者。另外,还可以通过对事故中车辆的轮胎痕迹与地面的遗留痕迹等,如刹车印,确定在事故发生时事故的当事人时采取了何种操作,对事故中双方的责任进行认定。

(三)分析和计算车速

对行驶速度进行分析,分为两种方式,其一,通过地面遗留的制动拖印分析车速。随着事故的发生车辆产生制动,那么车轮的抱死过程中,会在路面上留下痕迹,根据车印的深浅与长度对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行计算。其二,可以根据事故中的车辆撞击后的损坏程度,确定车辆相撞时的速度。

(四)再现事故发生的过程

在复杂的交通事故中,我们通过再现事故发生过程的方式,可以确定事故责任划分。操作过程:根据车体的痕迹,对车辆碰撞中双方的接触部位进行确定,根据碰撞的痕迹确定车辆行驶的速度,对当时的事故情景进行还原,对碰撞的过程进行模拟。在碰撞的过程中,由于事故中车辆的突出位置会先发生撞击,在这种作用力下,如果车辆的驾驶人员采取了避让的措施,那么车辆的原始行车状态就会改变,产生调头、侧翻、翻滚等现象,有时会形成车辆的二次撞击,产生二次的碰撞、刮擦痕迹。对事故现场进行碰撞的实验时,需要对二次碰撞中的痕迹进行考虑,这样才能对事故的经过进行准确的推断。

通过对事故车辆的痕迹分布位置、痕迹的形态结构、痕迹的作用车的方向进行比对,可以确定车辆痕迹产生的接触位置,对事故车辆行驶路线与发生碰撞时车辆的位置进行再现,对事故的发生过程进行全面的复原,为事故处理提供分析的证据。

(五)微量的痕迹物证利用

一些交通的事故中肇事者会破坏事故现场,一些还会逃离现场,因此在进行证据的提取时就需要对于可能遗留证据的部位,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对一些较为重要的物证进行搜寻,例如:血液、毛发、塑料碎片等。通过对事故事现场遗留的微量痕迹物证分析,为事故认定提供重要的证据。

例如:在一起货车撞人逃逸事故的认定中,受害者当场死亡。经过调查以后,我们找到了肇事的车辆,但是司机对其肇事行为否认。而事故中的车辆在肇事以后在雨中行驶了较长时间,事故中受害人血液已经被雨水与泥水冲刷与覆盖。经过痕迹人员的仔细勘查,在事故中车辆的尾部发现了黄豆粒大小的血迹,经过技术鉴定,与死亡的当事人DNA检验相同,在完整的证据链面前,事故中的肇事司机对自已的肇事逃逸行为供认不讳。

[参考文献]

[1]戴林.特殊痕迹检验[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4.

[2]季峻.交通案件中痕迹检验技术的应用[J].森林公安,2006.

[3]张淑芳,陈占合.交通肇事案件中的痕迹检验[J].刑事技术,2005.

猜你喜欢

痕迹检验交通事故应用
不同寻常的交通事故
预防交通事故
基层痕迹检验工作现状与对策探讨
足迹检验在案件侦查中的应用论述
一起高速交通事故院前急救工作实践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