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潜

2016-11-14陈新元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13期
关键词:心魂笔笔沉潜

陈新元

夏承焘先生站在高岗上吟道:“短发无多休落帽,长发不断任吹衣。”学生们看着他的长衫,在风里飘飘荡荡,有如仙人,于是都说:“先生之境界太高,弟子们及不到。”先生只是笑着答道:“这并非出世之想,而是一份入世的定力。”

骤临推搡哄抬,面临相似的合命题之巅。端看这个时代同样站在高岗上的那些年轻之心魂,且不说如夏承焘那般白衣胜雪,就连徘徊在生命的起承转合,俯仰于生命的阴晴雨晦之时,他们也是囚于指端末梢,肉躯尚在,灵魂垂死。

于是当对深厚的灵魂的呼唤成为时代锋芒之所向,无独有偶,诚如夏承焘先生那样“短策暂辞奔竞场,同来此地气清凉”,北大亦有一种文学传统,即“后发制人”,也就是“沉潜”二字。

何谓沉潜?沉下来,潜得住,沉潜进生命的深处;沉入心的源头根蒂,潜进魂灵的幽微百态,沉潜,即拨开重烟迷障而抵达通融的境地。

沉潜是一种哲学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好比一篇气象蓬勃豪情肆意的大散文,而要写好这篇散文,首先要秉持清醒,坚守性灵。沈括《梦溪笔谈》闻名于世,可谓功不可没,而他却在政坛迷雾中堕落朽垮,鬻声于物,沦为雅克·巴午赞《从黎明到衰落》中所说的横态木偶。于是我们明悟,背弃了性灵而膝语蛇行终究会被功名利禄所嘲弄把玩。只有剖心烛照,坚守澡雪精神,还自己一个清明的灵觉才能做到像木心那样笑谈“我白天是囚犯,晚上是王子”。

其次,不被世俗迷惑,亦需要一份不沉默于鼾声、冷风的大魄力。沉潜的生活方式必定会合着一份俯仰天地的冲动与激荡万千心魂的大气概。试看《俄狄浦斯王》中的勇士,他们筋骨未钝,气血未冷,敢于向世间问一问来此的意义。鲁迅先生挥臂疾呼: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于是恍然,沉潜的浩然,便是我在黑暗中肩住闸门奋然前行的力量。

而一份卓然不羁的哲学的生活方式必然建构在一份厚实的价值观之上,溯往史,我想,中国古典的“钝感”价值观便是产生沉潜生活方式的源泉。

中国传统美学自古便有沉钝深邃,圆满自成的观点,如果把道禅哲学的无念心斋作为伊始,从老子“为腹不为目”的宕逸之玄想发展到庄子“以物为量”的思路,钝感价值观一直都贯穿着万千心魂,为中华民族子女之性注入了熨帖、绵长与深刻,使我们能够成为冯友兰先生所赞许的“人所需要的与需要之人”。

而再怎么说,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终究属于精神层面,沉潜沉潜,必须要有一个沉潜下来的动作,于是又有抛问:何以沉潜?我想把它比作驱毫腕间的魄力。

丹青之妙,浓淡相宜,点线交错,虚实互映,而气势开合。

若这红尘有幸识丹青,笔笔虚灵,不滞于物,而又笔笔写实,为物传神,我们终于悟得沉潜的真谛,行走在这自我放逐的年代而造就灵魂的大圆融。

(评委:张晗)

猜你喜欢

心魂笔笔沉潜
写作之“夜”:史铁生与鲁迅的追问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风致
柳青:沉潜于生活深处
沉潜冷梅
书法秘诀(八)
《始祖》心魂在 光焰万丈长
史铁生:心魂之思
沉潜迷醉达拉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