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的个性缺失是制约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瓶颈
2016-11-14周英
周英
中学作文教和学的问题,长期困扰着广大师生。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新课标的实施,出现了较大的改观,但存在的问题仍很突出。通过梳理中学生作文的质量和教学现状,可以看出“人文分离”、“个性缺失”是制约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瓶颈”。
一、作文是学生心中永远的“痛”
怕作文课和怕写作文,是中学生写作的一种比较普遍的消极心态,即缺乏写作的积极性。常常见到这种情景:学生一听说是作文课,马上垂头丧气,一片叹息之声。作文课堂上,教师命题之后,总有不少学生连呼“这个题目我不会写”,于是,教师对本次作文开始指导,从审题到立意,从取材到构思,从体裁到语言,方方面面都讲到了,学生仍是一脸茫然。于是,学生有的咬着笔头“构思”,有的有一搭没一搭地写起来,有的翻出《作文选》查找有无和本次作文相关的范文,有的则伏在课桌上打起瞌睡。有人用这样的顺口溜形容作文课堂:“嘴咬笔杆杆,眼望天花板,过了大半节,才写一点点。”学生视作文为一种难以逃避的“苦役”,作文课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强迫下,完成一定字数的作文任务,学生把东摘西抄、勉强凑够字数的作文交给教师,就等于交差了。
二、学生作文质量问题面面观
1.虚假。中学生作文呈现出来的虚假现象,表现在内容虚假和感情虚假两个方面。所写的人和事,所描的景,子虚乌有,向壁虚构。花样繁多的“优秀作文选”几乎成了学生的写作源泉,熟练地抄袭拼凑,剪辑组合,甚至是原文照搬。有的学生在考场上,没什么抄,就干脆把现代文阅读整段整段地抄:明明自己生活在寒冷的北方,却写秀丽如画的江南;根本没做的好人好事,却煞有介事地描述着。学生在作文中闹出无中生有的笑话非常多,内容虚假导致感情虚假,学生在作文中所抒的情,所发的议论,矫情造作,无病呻吟。
2.雷同。学生在作文中的“雷同”,主要表现为题材雷同,主题思想相似,思维方式趋同化,不是自主真实的表达,而是为了应付教师或考试而编造的假话、空话、套话。一位参加过高考阅卷的教师说:“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阅卷真是味同嚼蜡,雷同是作文的大忌,却成了学生作文的通病。”写奉献爱心,总是给“希望工程”捐款;写家乡变化,总是盖了平房盖楼房,买了彩电买摩托;写母爱,总是织毛衣,送雨伞;等等。百人一事,千山一形,万人一心。丰富多彩的生活被涂抹成几种单调的色彩,被切割成几件相同的样品,作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缺少学生独特的、真实的情感体验,也就谈不上有个性、有创造性了。
三、教师对作文课堂的驾驭
从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存在如下弊病,是导致作文虚假、雷同的根本原因:
1.教师没兴趣。其实,不仅作文是学生心中永远的“痛”,语文教师最头疼的就是学生的作文。学生在作文课上表现的无奈情绪,交作文表现的松散和拖沓,批改作文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每天花费几个小时批改学生东拼西凑、内容虚假、矫情造作、无病呻吟的作文,让语文教师一脸的自嘲和无奈。
2.教学没教材。很多年来,中小学自始至终没有作文教材,现在的新课标教材版本很多,但作文仍是语文阅读的附件,星星点点地散落在部分阅读单元的后面,教师手中的参考书,对作文教学部分的阐述也是蜻蜓点水。虽然作文教学口口声声占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新课标也充分强调,以写促读,但实际情况是,依然没有系统的作文教材。没教材,教师教作文、学生学作文就没有“抓手”,作文教学就显得松散茫然。
3.教学没方法。作文课怎样上,作文到底怎样教,这是许多教师困惑的问题。从教法这个角度,阅读课的教法,流派林立,情感派、语感派等,热热闹闹,你方唱罢我登场;而作文教学这块园地,就寂寞冷清得多。各地中青年教师大奖赛、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也很少有作文课,指导教师教学的作文参考书,也是凤毛麟角,和指导阅读教学的书相比简直不成比例。况且,教师也没有像对待阅读教学那样,按部就班、有秩有序地进行,而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抛离课本,另起炉灶,课前随便命一个题目,学生写写了事。没有科学有序地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教学方法,作文教学就表现得无所适从。
4.训练效果差。当今的作文课堂,很多学校还沿袭着很传统、很保守的课堂作文教学模式,常见的作文课的模式是:讲评上次作文——命题——指导——写作。教师对学生能够施加影响的就是“指导”这一环节,常常是怎样审题,怎样构思,怎样立意,怎样谋篇,怎样行文,甚至是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过渡,然后再念两篇范文或教师的下水文。语文教师都有这样一个体会:不面面俱到地指导,学生不会写,显得教师不称职;颇费心机地指导一番后,发现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好像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