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时空特征分析★
2016-11-14齐艳红吴瑞佳赵映慧
齐艳红 吴瑞佳 赵映慧
(1.黑龙江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2;2.浙江兴农土地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12; 3.东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江西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时空特征分析★
齐艳红1吴瑞佳2赵映慧3*
(1.黑龙江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2;2.浙江兴农土地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12; 3.东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以江西省11个设区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耦合度函数和耦合发展度模型,分析了江西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二者耦合发展度,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耦合度,指标权重
城镇化是一个综合的概念,而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是衡量其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很多学者从不同范围研究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之间的关系。作者借助中国知网,以人口城镇化且包含土地城镇化精确匹配的篇名为检索条件,时间限定为1980年—2016年(查询日期为2016年7月18日),检索全部期刊,共检索到55条文献,数量较少。陈凤桂于2010年发表了第一篇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研究的文献[1],此后研究逐年增多。2012年有2篇相匹配的文献,2013年4篇,2014年14篇,2015年25篇,2016年(查询日期为2016年7月18日)9篇。可见学者对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关系的研究越发关注,且研究领域和内容不断拓展和更新。现有研究中对湖北、陕西、河南、江苏、辽宁、内蒙、广东、黑龙江、重庆、福建、山西等多个省份开展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协调性评价、失调对策等研究[2-11]。虽然研究领域较广,但是笔者发现缺少江西等欠发达省的同类研究,故选择江西探讨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耦合关系,期望为江西省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江西省含11个设区市,全省辖区面积16.69 km2,2014年总人口达4 542.2万,人口密度272人/km2。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省会南昌市为中心,以九江、景德镇、赣州、新余、抚州、萍乡、宜春、吉安、上饶、鹰潭等城市为支柱,其他城市和县城为骨干,众多建制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总框架,为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权重
遵循指标选取的系统性、完整性、有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从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概念出发,选取10个指标衡量二者的水平,根据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见表1)。
2.2 城镇化水平测度方法
1)单指标评价得分计算:
其中,Sij为第i年份全省或某个设区市第j项指标的得分。
2)第i个评定项目的综合水平得分:
其中,Si为第i年份全省或某个设区市综合水平得分。
2.3 耦合发展度评价方法
表1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
2.3.1 耦合度函数
关于耦合度的理论在相关参考文献中有所论述[12],本文直接应用其公式:
1)发展度:T=αai+βbi。
其中,ai为人口城镇化得分;bi为土地城镇化得分;α,β均为待定权重系数,一般情况下,认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同等重要,故而α,β取值均为0.5;T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度,0≤ai≤1,0≤bi≤1,0≤T≤1;C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度,0≤C≤1,当C趋向于0,表示二者趋于无序,处于失调状态,当C趋向于1,表示二者趋于有序,处于协调状态;k为调节系数,一般为4。
2.3.2 耦合发展度函数
耦合度函数只能表现出二者间耦合程度,但不能真实反映出二者耦合的高低程度,故而引入耦合发展度函数。具体公式如下:
D=(C×T)1/2。
其中,D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发展度,0≤D≤1。
为了区分二者耦合发展程度的特征,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将耦合发展度划分为10个等级,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耦合发展程度阶段对应表
2.4 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的城市包括江西省11个设区市,人口和土地数据均来源于《江西省统计年鉴(2001—2015)》《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2015)》《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01—2015)》和江西省统计局官网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以江西省统计年鉴数据为主,其中部分数据通过《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等校正。
3 人口—土地城镇化水平分析
依据城镇化水平测度方法,计算出全省各年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得分,得分见表3。
表3 2000年—2014年人口—土地城镇化得分表
从人口城镇化看,其阶段变化不明显,2000年—2014年间,只有三年增长较快,分别是2000年(0.411 3)—2001年(0.436 3),2002年(0.444 8)—2003年(0.476 9),2005年(0.496 3)—2006年(0.545 0),其他年份增长缓慢。
从土地城镇化看,其阶段变化较明显,2000年—2002年增长缓慢,2002年—2010年增长快速,2010年—2014年增长变缓。
从总体上看,江西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水平在2000年—2014年间均呈现提升的趋势,且土地城镇化水平提升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2000年—2014年,人口城镇化增幅49.90%,土地城镇化增幅67.85%,明显呈现土地城镇化大于人口城镇化的演变特征。
4 人口—土地城镇化耦合关系时空特征分析
依据耦合度函数和耦合发展度模型计算得出人口—土地城镇化耦合关系得分,见表4。
表4 2000年—2014年人口—土地城镇化耦合关系得分表
4.1 时间变化分析
根据表4绘制了图1,从图1可以看出,2000年—2014年间人口—土地城镇化耦合发展度D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由2000年0.659 5增长到2014年的0.813 9,增幅为23.41%,年平均增幅1.51%,涨幅较快。从耦合发展阶段角度看,2000年—2002年处于初级协调阶段(0.6~0.7],2003年—2011年处于中级协调阶段(0.7~0.8],2012年—2014年处于良好协调阶段(0.8~0.9],表明二者协调性越来越好。
4.2 空间变化分析
选取2000年,2005年,2010年,2014年四个时间点,运用耦合发展度公式计算各市人口—土地城镇化耦合发展度值D,通过ArcGIS软件制作江西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发展度空间差异图(见图2),探究江西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发展度空间分异特征。
由图2可知,2000年江西省11个市人口—土地城镇化耦合发展度D为(0.6~0.7],均处于初级协调状态。2005年出现了一些变化,南昌、萍乡、宜春、新余、鹰潭和景德镇6个城市的耦合发展度为(0.7~0.8],达到了中级协调阶段,较2000年协调性显著提升,其他城市仍处于初级协调阶段。2010年出现了更大转变,南昌、新余和景德镇三个城市耦合发展度提高到0.8以上,达到了良好阶段,萍乡、宜春和鹰潭保留在中级协调阶段,其他城市历经10年发展终于摆脱初级阶段提升到中级阶段,这一时期全省人口—土地城镇化耦合度空间变化最大。2014年南昌、景德镇、新余保持良好阶段,九江也达到良好,其他城市维持在中等协调阶段。
全省各市的人口—土地城镇化耦合发展度变化分四种类型推进。如“初级—中级—良好—良好”型,有南昌市、新余市和景德镇市;“初级—初级—中级—良好”型,有九江市;“初级—中级—中级—中级”型,有宜春市、萍乡市和鹰潭市;“初级—初级—中级—中级”型,有上饶市、抚州市、赣州市和吉安市。处于良好协调阶段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赣北,较不协调的则主要分布在赣中和赣南,呈现由北向南越不协调的态势。
总体看,各市人口—土地城镇化耦合发展度在四年中都向协调发展,其中赣北协调度提高到了良好协调阶段,赣东北和赣西地区部分城市也迎头赶上,提高到了良好协调阶段,其他地区城市还处于中级协调阶段。
5 结语
2000年—2014年,江西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水平都提高,二者耦合发展度D逐年提高,耦合发展阶段由初级协调阶段提升到中级协调阶段,最后到良好协调阶段,二者发展越来越协调。
空间对比分析看出全省11个市人口—土地城镇化耦合发展度呈现不同的空间格局,2005年和2010年两个时间点各城市耦合发展度变化显著。由初期初级阶段到终期良好阶段的有南昌、新余、景德镇、九江4个城市,由初期初级阶段到终期中级阶段的有宜昌、萍乡等7个城市,处于良好协调阶段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赣北,较不协调的城市则主要分布在赣中和赣南,呈现由北向南越不协调的态势。总体看,各市人口—土地城镇化耦合发展度在时空上都向协调发展。
[1] 陈凤桂,张虹鸥,吴旗韬,等.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10(5):53-58.
[2] 蔡卫红.福建省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现状及成因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7):142-146.
[3] 丘林润.广东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水平分析[J].广东土地科学,2015,14(1):21-28.
[4] 张志强,杨 鹏,张 娜.河北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8(4):141-145.
[5] 董 晶,高 畅,张少凯,等.河南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5):258-263.
[6] 林爱文,樊 星.湖北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6):14-18.
[7] 陈琦月,刘友兆.江苏省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耦合协调度评价[J].农业科学研究,2015,36(2):71-76.
[8] 高富岗,宋颜颜,刘 学,等.山西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8(2):106-111.
[9] 范海英.陕西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动态耦合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32(7):776-780.
[10] 刘 娟,郑钦玉,郭锐利,等.重庆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11):66-72.
[11] 潘爱民,刘友金.湘江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程度及特征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5):63-68.
[12] 郭付友,李诚固,陈 才,等.2003年以来东北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时空耦合特征[J].经济地理,2015(9):49-56.
Analysis of coupling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land urbanization in Jiangxi★
Qi Yanhong1Wu Ruijia2Zhao Yinghui3*
(1.MiningEngineeringCollege,Heilongjiang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Harbin150022,China; 2.ZhejiangXingnongLandSurveyandPlanningDesignCo.,Ltd,Hangzhou311112,China; 3.ResourcesandEnvironmentCollege,NortheastAgriculturalUniversity,Harbin150030,China)
Taking 11 cities divided into districts in Jiangxi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establishe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land urbanization level, using entropy method, coupling function and coupling development degree model, analyzed the coupling development degree both Jiangxi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land urbanization, obtained some valuable conclusions.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land urbanization, coupling degree, index weight
1009-6825(2016)27-0003-03
2016-07-27★:2016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黑龙江省小城镇群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6007)
齐艳红(1977- ),女,副教授; 吴瑞佳(1993- ),男
赵映慧(1976- ),男,博士,副教授
F291.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