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2016-11-12江红波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窗外事维权学生

江红波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去年,北京某中学学生用手机拍摄了一辆占用非机动车道的私家车汽车。结果遭到私家车上的四人下车“围攻”。这四个人一直在质问学生为什么要拍照,其中一女子不停地说:“你有什么权利啊,读书读傻了吧?”而这名学生则表示私家车占用自行车道,人人都有权利拍照。该事件引发了网友热议,有网友极力为该生点赞,有网友认为学生应该专心学习,也有网友虽赞同这种勇气,却不支持他的这种做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构思导引]

对于新闻性材料,考生在分析时必须对事件本身要有一定的认识。从材料所述事件来看,事件本身并不复杂,但却反映了现实中存在的常见问题,4名成年人开车非法占道,还理直气壮,中学生则是面对不良社会行为,路见不平敢于质疑。

在立意上,一、可以从道德层面来思考。反映出大人公德意识的缺失,道德水平低下,从这个角度可立意为“强化公德意识”“提高全民道德水平”“民众道德意识下降,前景堪忧”等;二、从中学生的角度看。他的初衷是因为对方挡住了非机动车道,他这么做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从这个角度可立意为“提高法律意识,勇于维权”“敢于面对”等,可他的行为遭到大人的反对和质疑,可从“做事的方式”“如何面对他人错误”角度去思考。三、可将成年人与中学生进行对比,谈一谈“成年人与榜样”“净化自己的心灵”“错而该能改”等方面思考。

一旦确定立意方向,在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选用新颖性的材料,做到叙议结合,从而更好的增加说服力。

[学生优秀作文一]

两耳应闻窗外事

安徽省歙县二中高三(1)班 江玉倩

古时儒生醉心科举,只希望自己能够考取功名,衣锦还乡、光宗耀祖。那样的他们,才会吟咏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诗句。对于这种专心治学的专注,我很钦佩,但不赞成这种。

其实,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一心只读圣贤书”都不应是正确的求学目标。古书讲求“知礼法,明孝悌”,“仓廪实而知礼节”。那么,今天的我们就不应该光说不做,要在实际行动中践行,才能让学习变得有意义。

北宋大文豪范仲淹,少时家贫,勤学苦读,专心钻研学术。吃冷粥块度日,勤奋无比。但他并非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他心系天下百姓安危疾苦,在《岳阳楼记》中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精神激励着很多胸怀天下的中华儿女。

近代著名学者胡适,早年曾留学美国。师从美国著名哲学大师、教育家杜威,很快在哲学界声名鹊起。时值中国沉重的民族危机,国难当头,他毅然回国,担负起启迪中国人民的担子,决心改造国民思想。他投身新文化运动,与陈独秀、鲁迅一起倡导新文学。无论是在中国政治史上,还是文化史上,胡适做出的贡献都是不可否认的。他是中国近代学者的典范,“达则兼济天下”,他始终担着这一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心系社会,胸怀天下”的理念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由于功利心的膨胀,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很多学生对学习无关的事一律漠然处之,或避之唯恐不及。殊不知,这样不但无益于自身的学习,更是加深了道德缺失这—社会危机。

北京朝阳区市民堪称“中国好市民”。近年来,众多诸如贪污腐败、明星吸毒之类的违法行为,都是经北京朝阳区市民举报而得以公之于众、见诸报端的。他们可能是北京市的一个小小市民,但他们却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出人性的熠熠光辉。与此类似的还有合肥市一名中学生拨打市民热线电话,反映人行道路面开裂问题。在接到反映后,当地政府迅速派相关部门前往维修,该事得到了妥善解决。

死读书者大有人在,心系社会亦大有人在。做为当代的青年学生,我们应主动承当起社会责任。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自己的知识,在行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两耳应闻窗外事”,天下兴亡,你我的责任,做为社会公民的一份子的我们,行动起来!

[教师点评]

文章观点鲜明,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主张,“两耳要闻窗外事”。做为青年学生,应该两耳要闻窗外事,关注身边事件,进行善的引导和倡议。选用范仲淹和胡适,两位众所周知的文人故事,起到升华主题提升内涵的效果。

[学生优秀作文二]

为维权点赞

安徽省歙县二中高三(1)班 章春雨

落叶纷飞,秋风萧瑟,是晚秋的风景,是自然的法则;鱼跃深渊,鸟翔天际,斗转星移,是宇宙的法则;人存礼法,秩序井然,人人和谐,是人类的法则。

法则给人以规律,予社会以和谐。法则在人类社会里即是条文律例,是尊法、维法的根本,也是个人的权利和追求。打击任何违背法律的行为,都应该及时关注,为维权点赞。

在应急车道上摆起快餐桌椅,食客品味口中的珍馐,欣赏沿路的美景,看似恬静美好,但却遭人厌恶。他们违背社会道义,缺乏社会责任心,让唯美的自然画面散发出阵阵令人作呕的恶臭,路人不禁捏鼻。

美好的东西应当追求,丑陋肮脏应该打击、清理。但大家可曾思考过:若没有人去,发现丑陋又怎样清除呢?正是有一群又一群“多管闲事”的人,坚持不懈地曝光问题和丑恶,正是一次又一次地在媒体曝光,重申问题,才让人们的心灵明亮起来,脑子清醒过来,不再沉醉与美好事物的温柔乡。

生活在尘世,有很多不良的社会现象,不能当一个有着眼睛却失明的可怜之人,不能再沉醉在那个“完美”的自己中。我们应该醒着,应该擦亮惺忪的睡眼,正视丑陋、正视自己并行动起来,追求美丽,在斩杀假恶丑的道路上强强联盟,打造更好的生存环境!

为曝光点赞!为维权点赞!

维权不以身份的改变而发生性质上的改变。不论身为成人或是孩童,无论为人父或是子女,维权都应该被点赞!女儿举报父亲,说其在驾驶过程中打电话、接发短信。一时之间迎来各种议论,火爆一时。女儿在多次劝说无果的情况下举报父亲,并未非不孝而是对父亲的一种责任,对所有人的一种负责,亦是对生命的敬畏!女儿举报父亲,得到是父亲的彻底改正,得到的是众多人们的深思和重视,得到的更安全的交通环境。

维权的正确性是绝对的,绝不因身份的不同而改变。维权不在于年龄的大小,不在于身份地位的高低。若人人都能自觉维权,都能善于寻找身边的不法行为和不合理行为,并以一定的行动回应,相信世间会越发地美好,丑陋会越来越少。

学生拍私家车不为别的,只为建设美好社会出力,只为学习守法维权,只为行使自己的权力,只为社会更加法治,更有法则。

维权,让社会更和谐,让人民更清醒!为维权点赞。

[教师点评]

标题提出“为维权点赞”,紧紧围绕此观点展开,在文中多处“维权”“点赞”等词语,起到很好的前后照应的作用,在不断的渲染中,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全文语言流畅,条理清晰,做到了叙议结合,阐明了作者观点。

[学生优秀作文三]

别样的选择

安徽省歙县二中高三(1)班 张玲晨

“绿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我选择了其中一条人迹更少的路,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读者总是感叹选择道路之人的勇敢智慧,披荆斩棘获得成功。我要说,为什么非要选择左或者右,在不能向前的时候,不能后退吗?

为了得到想要的结果,沿循前人的路,亦步亦趋;或是张扬自我,另择他径。只要是前往,都可能是遭遇荒凉,会摔进泥坑,后悔莫及。为此,何不换一种方式,换一种选择呢?

掌掴恩师是为救

明朝嘉靖年间,有位给事官叫李乐。他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有一次,他发现科举舞弊,及时上奏。皇帝置之不理,于是他又面奏,皇帝非常生气,以故意揭短罪将他的嘴密封住,并下令谁也不许揭开。口封住不能揭开,这就间接给李乐定了死罪。这时,有一个人走向前高声叱责李乐:“君前多言,最有应得!”一边骂还一边打了两耳光,随着“啪啪”两声响,封条被打破了。这位官员是替皇上责骂李乐,皇上也不好怪罪于他,李乐得以逃过一劫。

这位当面掌掴李乐的官员不是别人,而是李乐的一位学生,他以“曲意逢迎”的方式,巧妙的救了老师。试想一下,若是当时他不顾龙颜大怒,为恩师性命,犯颜直谏,不仅救不了老师,还可能搭上自己。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必须注意方式方法,才能彻底做好事做成事。

独木桥也是路

“山羊过独木桥”是一个众人熟知的游戏,两军相遇勇者胜。去年的一组选手,以“团抱”的方式,互相合作,一起走过了独木桥,一下子引起了争端,众说纷纭。

我却不禁拍手称赞,他们用行动告诉大家,通往成功的路不仅只有一条,有时走过了不同的道,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他们将独木桥化作一条通往成功的另类道路。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道路,一样的成功。

学生抓拍私家车占用自行车道,影响他人出行安全,本身值得赞扬的好事,却遭到车主的围攻,造成了意外的新闻事件。其实,他完全可以打电话给交通部门,或者向城管投诉等多种方式,实现助人目的,不至于惹得一身骚。处理事件的结果只有一个,路却有千万条。

“独辟蹊径,偶遇桃源。”这是意想不到的收获,一样的事件,不同的做法,相信会获得生活的惊喜。

[教师点评]

相同的事件,别样的选择,考生提出的做事要巧干这一观点。以明代官员李乐的境遇和山羊过独木桥这两件事,进行了分析和论证,然后对材料人物的言行提出自己的观点,遇事要善于处理、机智处理,才能真正获得惊喜。全文语言流畅,叙述生动,条理清晰。

猜你喜欢

窗外事维权学生
荷兰的大学生,怎么都想着“窗外事”
“过程复杂”成维权痛点
维权诉讼知多少
赶不走的学生
3·15 维权特别活动
室内绿萝
湖北移动12315消费者维权站创新维权方式
新时代,新生活
学生写话
卖蠢的最高境界是自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