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林地套种旱稻栽培技术

2016-11-12周灵爱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套种栽培技术

周灵爱

摘要:介绍了幼林地套种旱稻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基地选择、适期播种、生长期管理、病虫害预防、适时收获等内容,为发展幼林地套种旱稻生产者作参考。

关键词:幼林地;套种;旱稻;栽培技术

松阳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县“八山一水一分田”,林地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茶叶主导产业的发展,全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合理开发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旱稻生产是弥补水稻播种面积不足,增加粮食产量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

2015年,松阳县在水南踏步头、三都水竹、四都塘后、安民大毛岘背等四个乡镇进行幼林地套种旱稻试验示范,共套种面积758亩,经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58.2 kg,最高亩产达216.4 kg。按照每千克40元计算,亩产值6328元,基地经济林投产前套种旱稻取得的经济收入为管理苗木提供经费,起到了以短养长的作用,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大大提高。 2016年,全县幼林地套种山稻面积将达到2000余亩。

一、品种选择

百灵谷5号:粳型,米色白,抗旱性强,喜石质壤土,耐贫瘠,秆高0.8-1.0 m,生长期130天左右。

百灵谷18号:糯型,米色白,抗旱性好,喜石质壤土,中等喜肥,秆高1.3-1.5 m,生长期150天左右。

二、基地选择

选择在海拔500-1000 m阳光充足、土质较好的已筑水平带,近年栽植油茶、香榧、茶叶、水果等多年生经济林木的基地套种。在海拔500 m以下的基地套种,土质要好,有防旱设施(滴、喷灌)。不宜在风口、山顶、过湿难排水基地套种。

三、适期播种

1、整地

清除水平带地面及带墈杂柴草,当年新造基地套种可免耕,在第二、三年基地套种尽可能全面翻耕。

2、挖穴

播前挖好穴,穴距30 cm,挖穴要略深,松土堆在一边备用。穴离主作物树冠约60 cm,不与主作物争光争肥,影响主作物生长。

3、施基肥

分撒施和穴施两种方法。撒施:结合全面整地进行,一次施腐熟的农家肥1000 kg/亩,或油(菜)茶籽粕150-250 kg。穴施:挖穴后点施商品有机肥或油茶籽粕各50%的饼肥100 kg左右。

4、播种期

海拔500 m的基地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播种,海拔低推迟播,海拔高提前播;东南向基地略推迟播,西北向要提前播。

5、播种量

每穴播8-10粒,播种量1.5-2.0 kg/亩左右,并在土壤疏松地育苗补缺备用。

6、播种

晴天播种,谷子在穴内要分散不要集中。

7、覆土

播种后要用细土覆盖,土层尽量要薄,以不见种子即可。如穴内施有机肥的,肥料与种子尽量保持分离;大雨后检查发现露子补盖泥土,要防鼠、雀等为害。

8、注意事项

山稻要一边播种一边整地;山稻播种前要进行晒种,利用太阳灭菌;播种时要考虑林地水分状况,播种前土壤湿润或播种后一周内有自然降水,即可满足山稻种子的发芽;防鼠害。

四、生长期管理

1、及时清除杂草

整地施肥后立即下种,大约十天左右,种子萌芽。在山稻三叶期、分蘖期后,视杂草滋长情况人工除草,人工除草坚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

2、匀密补苗

出苗后检查,匀密穴,补空穴、稀穴,在阴雨天进行移密补稀。

3、施追肥

山稻3-4叶期(大约在山稻发芽后的一个月),视长势追施一次有机肥。分蘖肥在5-6叶期施,做到施用量略高、氮磷钾全面、速效迟效搭配,施在稻苗外,不可在高温、雨后和有露水叶片湿时施以防伤苗。穗肥在孕穗期看苗长相施。

五、病虫害预防

熟地种植,注意防止地下害虫的危害;用太阳能光敏型红灯笼零星挂在稻田四周,恐吓、驱赶野猪;低山丘陵地区,尤其是周边无水稻种植的地方,要加强对鸟害的预防。

六、适时收获

80%穗头成熟可收割,脱粒后晒→堆→晒干,充分后熟。由于山稻的脱粒性较差,有利于收获期的延长。根据山地条件,或可采用割穗脱粒,然后劈稻秆返地的方法。

七、结语

山稻属于完全依靠天然降水的旱作生态型作物,无需水层,耐旱耐瘠性强,病虫害少,不需要施用农药,山稻生长周期长、米质好,是纯天然的绿色产品。幼林地通过种植山稻,既能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又能减少表流径,起到固土保墒的作用;而且通过“稻草还田”还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暨保障了粮食安全,又保护了生态环境,是促进山区经济发展、林农增收的一个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夏炎. 旱稻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72+74.

[2] 张 真,黄海叁,厉桂绸,等. 旱稻套种效益及其主要栽培技术[J]. 中国稻米,2005,04:31.

猜你喜欢

套种栽培技术
浅谈农田立体种植生态农业模式与案例
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栽培方法与技术
马铃薯间作套种模式效益对比试验
桃苗行间套种收入稳
新疆:红枣地套种红薯
早春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