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为都市现代农业植入智慧芯片

2016-11-12李明水

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 2016年5期
关键词:电商智慧信息化

李明水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经济发展工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其中,对推动“互联网+农业”、智慧农业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2015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农业智能装备”。2016年将推动智慧农业列入《南京市“十三五”智慧城市发展规划》。

智慧农业是应用3S、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农业经营网络化、农业管理数据化、信息服务在线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智慧南京战略的总体要求,南京市农委紧扣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定位,以发展智慧农业为抓手,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信息化与农民网上创业融合发展,努力建设全国智慧农业发展先行区、全国农业信息化推进示范区。

一、南京市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

1、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为重点,农业智能生产水平提升。推进物联网、移动互联、“3S”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创新信息技术应用模式,加大无人机、全自动农业加工设备等智能农业装备引进和推广力度,提高智能农业发展水平。引导和支持农业规模基地、新型经营主体结合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大田粮食作物生产等实际需要,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实现环境感知、数据传输、智能控制、远程服务、决策分析等功能,提升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和自动化水平,在行业范围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15年,全市智能化设施种养殖面积近6万亩,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程度达15%,全市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60%,居全省第二位。全市建成了江宁汤山翠谷、浦口雨发生态园、六合永鸿巴布洛、溧水白马现代农业园、高淳武家嘴农业科技园等一批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认定市级智能农业示范基地和单位20家,其中,省级10家。

2、以经营业态创新为突破口,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围绕“建体系、促集聚、强合作”,推动农业电子商务加快发展,2015年全市农业电商网店达2500多家,增长115%,实现网上营销额46亿元,在全省领先。一是建成区农业电商创业服务中心4个,为农民网上创业提供常态化、专业化辅导,以及提供电商体验和创客孵化服务。推进农村电商服务站、益农信息社建设,开展农业电商体验、农产品进城的物流代办、网络购物、配送自提等服务,逐步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二是推动集聚发展。成功创建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3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镇2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8个。以推动农产品上行为重点,创建省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县、示范镇、示范村和示范单位6个,认定市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单位30个。三是加强平台合作。建成了“淘宝﹒南京馆”,签约入驻网店510家,其中,本地网商占60%;农产品大品类18个,小品类198个,商品总数2013个。组织农业电商企业入驻“苏宁易购﹒江苏馆”;“淘实惠”、“乐村淘”等电商平台加快在我市农村市场的布局,其中,“淘实惠”线下村电商服务站建成80多家,平台交易额4300多万元。四是扶持电商主体。举办全市优秀农产品电商评比活动、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论坛。编印《南京市农业电商典型案例汇编》、《南京市“互联网+农业”典型案例集锦》1万多册,2015年完成农业电商人才培训1400多人次,并对成长型农业电商给予一次性奖励。

3、以大数据开发应用为支撑,农业电子政务推进有力。按照“统筹、共享、协同、服务”的原则,推进以“11N”为核心的市智慧农业中心建设,即:一个集成展示平台、一个大数据平台、N个应用系统,促进农业政务、惠民服务的在线化、集成化、便捷化。坚持整体、整合,实在、实用的理念,形成市级示范、集成融合、市区联动、共建共享的发展路子。在农业大数据建设上开展积极探索,突出抓好农业大数据建立开发和应用开放、农业政务管理和监管信息化、远程调度指挥和联动应急、“平台一站式”产业服务和民生服务、跨部门数据交换和共建共享,为部门行业监管、应急指挥调度、领导科学决策等提供了有力支撑。开发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管理信息系统、重点农业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市级物联网示范应用平台系统、农资监管信息系统、畜禽规模养殖场防疫地理信息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及质量追溯系统等多个应用软件系统。2015年,南京市农委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管理创新示范单位”。

4、以提升信息化能力为驱动,为农信息服务取得突破。积极推动为农信息服务工作,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明显加强。切实加强农业网站、12316热线和惠农短信服务、益农信息社、农业综合服务站、农业科技转化服务平台、南京电视台都市农业栏目、政务微博微信、农民网上书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为农信息服务。金陵农网先后获得“中国农业网站百强”(政府类30强)、全国农业网站杰出贡献奖、全省农业优秀政务网站、全市政府网站建设先进单位。2015年“金陵农网”网站全年发布各类信息22756篇,网站访问量达225万人次。依托“12316”惠农短信平台,将农业公益服务资源进行融合,根据农时季节定向发送服务短信。全市惠农短信用户达27184个,累计编发农业技术指导、农业气象、农产品价格、农业政策等惠农短信1427条,发送197万条次。按照部、省统一建设标准,2015年我市新建村级益农信息社43个,并与京东分点、苏宁易购、中国银行、紫金银行、邮政等单位合作丰富公益性服务功能,2015年全市益农信息社累计达112个。

二、南京发展智慧农业的重点措施

1、注重政策设计,强化考核驱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农业发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作出批示。2015年,组织召开了全市“互联网+农业”现场推进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互联网+”的意见》,提出了发展智慧农业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将智慧农业提升为南京都市现代农业的“六大农业”之一,予以重点扶持和大力推进。印发了《全市农业信息化工作要点》,明确年度目标任务。组织编写了《全市农业信息化发展报告》和《全市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报告》,加强工作梳理,研究发展之策。同时,将智慧农业建设纳入年度对区农业部门考核和对农业主导型镇街的分类考核体系,强化考核引导和组织推动。率先制订了“区农业电商创业服务中心”和“益农信息社”的建设标准,以文件形式明确具体建设内容。

2、突出发展重点,明确推进路径。重点围绕提升农业智能生产、电子商务、管理决策、为农服务的信息化水平,推进全市智慧农业建设。一是加快物联网、智能控制等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在农业领域的示范应用,实现环境感知、数据传输、智能控制、远程服务、决策分析等功能,提高智能农业发展水平。二是加快推动农业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电商化融合、信息化提升,以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流通方式创新。三是建设市智慧农业中心,深化农业大数据开发应用,实现科学决策、有效监管、全景指挥、规范执法、惠民便民等目标。四是推进益农信息社建设,提升12316信息服务水平,创新信息服务模式,为农民提供实用、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

3、完善服务体系,强化工作保障。以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为载体,强化智慧农业推进的工作保障。一是市、区农业部门都明确了工作推进的机构,配备专业力量,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完善市、区、镇街、村(社区)四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并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延伸。建成镇街农业信息服务站48个、村(社区)农业信息服务点550个。三是建设区农业电商创业服务中心,为农民网上创业提供常态化、专业化辅导,以及提供电商体验和创客孵化服务。。

4、加强财政扶持,引导多元投入。积极争取省市领导重视和财政资金支持,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和杠杆作用。市级专门安排智慧农业扶持资金1500万元,同时在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资金中安排800万元,用于园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各区在积极争取省、市智慧农业项目和资金的同时,也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支持智慧农业加快发展。金融资本、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智慧农业发展,全市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多元投入驱动的良好氛围。

5、发挥资源优势,推动率先发展。充分发挥南京科技实力雄厚、农业资源丰富、市场容量较大的优势,加快智慧农业建设,推进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2012年率先成立了由南农大、南林大、省农科院、农业园区等32家单位组成的市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建立了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2013、2014两年共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对接124个、成果转化61项。加强与南京农业大学、金陵科技学院等高校院所的合作,开展智慧农业理论研究、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推广,强化科技引领、明确发展方向、总结适用模式。市农委与金陵科技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聘请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教授,以及省市有关部门的专家担任顾问,开展决策咨询和项目论证服务。与十四所、农业部农机化研究所,以及国睿等多家软件开发、设备制造和系统集成公司开展有效合作,共同推进我市智慧农业建设。

三、今后发展智慧农业的打算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市部署要求,加快推动智慧农业建设,以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农业经营网络化、农业管理数据化、信息服务在线化为重点,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信息化与农民网上创业融合发展,加快建成全国智慧农业发展先行区、全国农业信息化推进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积极发挥各级政府和部门在规划制定、政策引导、组织协调、培训辅导、资源对接、市场环境改善以及监督实施的重要推动作用。同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有效对接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突出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智慧农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2、坚持典型引路与统筹推进相结合。坚持、典型引领、循序渐进,在农业信息技术和应用模式上,做到推进一批、研发一批、储备一批。先易后难,重点突破,避免脱离实际、盲目跟风。采取示范引领、由点及面,辐射和带动面上整体发展,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发展意愿强、基础条件好、带动作用大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业智能生产和电子商务,探索具有南京特色的智慧农业发展模式。

3、坚持需求导向与融合创新相结合。围绕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致富、城乡协调发展的实际需求,瞄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任务,把握农业农村互联网应用的特点和趋势,运用跨界、融合、创新、共享的互联网思维,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业各行业、各领域、各环节的应用,有效对接生产和流通,创新“互联网+”现代农业新业态。正确处理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关系,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农业信息化先进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关键智能技术、核心智能装置、成套智能装备等方面,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注重协同创新。

4、坚持因地制宜与产业联动相结合。从南京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实际出发,发挥科技实力雄厚、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智慧农业与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生物农业、加工农业和生态农业紧密结合,实现融合发展、互相促进。自上而下加强智慧农业的顶层设计,自下而上发挥各自农业特色产业优势,以信息化技术提升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市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65%。农业电子商务网店数量达5000家,电子商务营销额达80亿元;完成农业电商人才培训4000人次以上,打造市级及以上的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单位)100个以上;农业科技综合服务站和益农信息社达800个以上。

(四)重点工作

一是围绕创新生产方式,推动智能农业示范应用。突出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信息化综合平台、农业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农用无人机和机器人应用、农业智能工厂、企业ERP管理应用。通过园区示范、扩点提质、先行先试、持续发展,探索性价比高、节本增效、可看可学、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

二是围绕创新经营业态,促进农业电商加快发展。突出抓好地方特色馆、农业电商一村一品集聚村、成长型和龙头型农业电商主体、区农业电商创业服务中心、镇村农业电商服务站、农业电商协会。通过建体系、扶主体、促集聚、抓延伸,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多元平台借力、多种模式发展。

三是围绕创新政务应用,提升电子政务管理水平。突出抓好农业大数据建立开发和应用开放、农业政务管理和监管信息化、远程调度指挥和联动应急、“平台一站式”产业服务和民生服务、跨部门数据交换和共建共享。坚持整体、整合,实在、实用的理念,形成市级示范、集成融合、市区联动、共建共享的发展路子。

四是围绕创新为农服务,健全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突出抓好农技云服务平台、益农信息社、农产品市场价格监测发布、12316热线和惠农短信平台、农业科技服务转化平台、农业气象多媒体终端、行业性大数据发布、视频远程教育。通过扩大试点、资源整合、三位一体、提升功能,形成“合作、共享、多赢”的为农信息服务机制。

(来源:南京市农业委员会)

猜你喜欢

电商智慧信息化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电商下乡潮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有智慧的羊
信息化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