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配合电鍉针罐治疗腰背筋膜疼痛症候群疗效观察

2016-11-12程为平于致顺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症候群腰背筋膜

王 轩,程为平,于致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 150040)

电针配合电鍉针罐治疗腰背筋膜疼痛症候群疗效观察

王轩,程为平,于致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 150040)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电鍉针罐治疗腰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背筋膜疼痛症候群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3组取穴相同,A组采用电针配合电鍉针罐治疗,B组采用电针治疗,C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后VAS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组治疗后VA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95.0%,B组为90.0%,C组为80.0%,A组总有效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电鍉针罐是一种治疗腰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有效方法。

针刺疗法;电针;电鍉针罐;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针刺镇痛

腰背筋膜疼痛症候群是指肌肉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反复的劳损、风寒等不良刺激使患者出现持续或者间断的慢性肌肉疼痛,病情严重可伴有头痛僵硬、运动受限及麻木等症状。诸多文献资料表明,针刺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能消除病理因素,阻断痛觉反应[1],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强度,改善患者的总体功能。笔者采用电针配合电鍉针罐治疗腰背筋膜疼痛症候群患者20例,并与电针治疗20例和常规针刺治疗20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0例腰背筋膜疼痛症候群患者均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A组中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为(47 ±7)岁;平均病程为(176.68±36.76)h;疼痛分级为Ⅰ级5例,Ⅱ级7例,Ⅲ级8例。B组中男7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49±4)岁;平均病程为(180.68± 46.76)h;疼痛分级为Ⅰ级4例,Ⅱ级6例,Ⅲ级10例。C组中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51±7)岁;平均病程为(187.23±48.28)h;疼痛分级为Ⅰ级5例,Ⅱ级6例,Ⅲ级9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疼痛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疼痛分级标准[2]

Ⅰ级为无痛或稍不适,活动自如,无汗或微汗;Ⅱ级为轻微疼痛,可以忍受,可以合作,出微汗;Ⅲ级为中等疼痛,难以忍受,焦躁不宁,合作欠佳,出汗伴肢冷;Ⅳ级为重度疼痛,不能忍受,叫嚷不安,出汗伴肢冷。

1.3纳入标准

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有关疼痛型疾病的诊断标准,且疼痛分级为Ⅰ~Ⅲ级者。

1.4排除标准

①疼痛合并有水肿,皮肤过敏、溃疡和造血系统等疾病者;②精神病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疼痛分级为Ⅳ级或不能明确分级者;⑤不符合纳入标准或不能配合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A组

根据疼痛部位所在的经络选取治疗疼痛的经验穴,如肩井、大椎、委中、委阳、悬钟、秩边、昆仑、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等。然后确定疼痛的部位,检查疼痛的中心点,在最敏感的部位取阿是穴。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后,采用0.35 mm×40 mm毫针进行针刺,得气后选择合适的穴位接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出品的SDZ-Ⅱ型电子针疗仪,选用疏密波,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20 min。留针期间将电鍉针罐用抽气筒固定在腰背部相应部位上,以施术局部红紫为度。每日1次,每星期治疗5次,共治疗4星期。

2.2B组

采用单纯电针治疗,取穴、操作及疗程同A组。

2.3C组

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取穴同A组,针刺得气后10 min行平补平泻捻转手法15 s,频率为120次/min,然后留针20 min。每日1次,每星期治疗5次,共治疗4星期。

2.4注意事项

A组患者皮肤如出现较大的水泡,可用消毒针刺破基底部放出泡液,再用消毒干棉球吸干,患处搽上碘酒,待自然干燥即可,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3 治疗效果

3.1观察指标

3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进行评分,即在白纸上画1条长10 cm的粗直线,在线的两端分别附注文字,一端为“无痛”,另一端为“最剧烈的疼痛”,患者根据自己所感受的疼痛程度,在直线上某一点作一记号,以表示疼痛的强度及心理上的冲击,从起点至记号处的距离长度也就是疼痛的量。由同一位医师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为了避免患者在治疗前后做标记时产生主观上的误差,每次测定时让患者在不同纸张的直线上做标记。

3.2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疼痛型疾病的疗效评价标准判定,结合VAS评分判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强度。

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VAS评分为0分。

显效: VAS评分明显降低,变化幅度为3~4分。好转: VAS评分稍有减低,变化幅度为1~2分。无效: VAS评分无变化,临床症状未缓解。

3.3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治疗结果

3.4.13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由表1可见,3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后VAS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组治疗后VA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3组治疗前后VAS平方比较 (x±s,分)

3.4.23组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2可见,A组总有效率为95.0%,B组为90.0%,C组为80.0%,A组总有效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3组临床疗效比较 (n)

4 讨论

疼痛[5]是一种不愉快感觉和情绪体验,是影响个体功能和健康感的主要因素。中医学认为,疼痛的病机分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因此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善气血的运行障碍是达到镇痛效果的共同机理,纠正和消除产生疼痛的病理因素以及阻断痛觉反应的不良循环是镇痛的普遍途径[1]。

大量针刺镇痛研究表明,针刺可以抑制大脑痛觉中枢的敏感性,减少参与疼痛反应的脑内阿片肽及其受体、5-羟色胺、铁蛋白重链、血浆P物质、脑啡肽、β内啡肽、强啡肽、早期基因C-foc、谷氨酸、一氧化氮、连接蛋白Cx43、神经营养因子和细胞因子等物质的表达,阻断痛觉的神经传导,从而达到镇痛的目的。

电针具有传统针刺疗法疏筋活血、通络止痛作用的同时又有自身的特点,表现为持续的电流通过毫针刺激腧穴,经过神经传导抑制痛觉中枢,达到提高机体痛阈,增强机体免疫的作用,其镇痛作用明显、起效快。

电鍉针罐是于致顺教授发明的新型医疗器械(专利申请号CN201220302178),它将电鍉针与抽气罐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发挥针、罐、电刺激3种作用。鍉针是古代的九针之一,它通过按摩经脉,疏通气血达到镇痛效果。而鍉针加上电疗法的电鍉针[6-7]作为腧穴信息刺激,具有镇痛、抗炎、抗疲劳和抗紧张等多效应。其作用特点与传统的针刺极相似,且无痛苦,易于被患者接受。电鍉针罐在电鍉针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抽气罐的作用[8-10],经负压的吸拔,可对神经、肌肉进行牵拉,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显著升高拔罐局部的痛阈和耐痛阈,使疼痛强度明显降低,由疼痛引起的功能障碍也明显改善。

有关实验研究[11-13]表明,电针较单纯针刺提高痛阈更明显,而电针和电鍉针的镇痛效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电鍉针罐在电鍉针的基础上增加了抽气罐的作用,这可能是电鍉针罐的镇痛效应优于电针的原因。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改善VAS评分优于B组和C组(P<0.01,P<0.05),且A组总有效率优于B组和C组(均P<0.05),提示电针配合电鍉针罐治疗腰背筋膜疼痛症候群具有更为显著的镇痛效果,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1]王天德.针灸治疗疼痛疾病的探讨[J].光明中医,1995,11(4):37-39.

[2]付明举,罗瑶佳,邱建文,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即时镇痛效应观察[J].颈腰痛杂志,2009,30(6):520-522.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212-213.

[4]宋文阁,王春亭,傅志俭,等.实用临床疼痛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7-28.

[5]安志明,王杰军.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8,14(1):42-44.

[6]赵邦莲,袁茂章.电鍉针显示治疗仪及其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C].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选编,1987:148.

[7]邢艳丽,刘波,阎成海,等.电鍉针治疗失眠症的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9):9-11.

[8]洪寿海,吴菲,卢轩,等.拔罐疗法作用机制探讨[J].中国针灸,2011,31(10):932-934.

[9]辛英,王淑萍,房秀凤,等.单次拔罐前后的痛阈及皮温观察[J].中华理疗杂志,1994,17(3):173-174.

[10] Farhadi K, S chwebel DC, S aeb M, et a l. Th e ef fectiveness o f wet-cupping fo r no nspecific low ba ck pa in in Ira n: a rand 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Complement Ther Med, 2009,17(1):9-15.

[11] 韩济生.针刺镇痛频率特异性的进一步证明[J].针刺研究,2001,26(3):923.

[12] 孙瑞卿,王贺春,王韵,等.不同频率的电针对大鼠神经源性痛的治疗作用[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2,18(2):25-28.

[13] 王瑞文,库宝善,梁翠茵,等.电鍉针刺激效应及镇痛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2):90-91.

Therapeutic Obse rvation of Ele ctroacupuncture plus Ele ctro-spoon Ne edle-cupping for Lumbar-dorsal My of ascial Pain Syndrome


WANG Xuan, CHENG W ei-ping, YU Z hi-shun.First Af filiated Hospital,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China

ObjectiveTo obs erve th e clinical ef ficacy of electro acupuncture plus electro-spoon needle-cupping in tr eating lumbar-dorsal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MethodSixty patients with lumbar-dorsal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were randomized into group A, group B, and g roup C, 20 cases in each gro up. W ith same acupoints selected, group A was interven ed b y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electr o-spoon needle-cupping, group B was b y electroacupuncture, while group C w as by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was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ie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After treatment, VA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before treatment in the three groups.(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VAS scores in group A and B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group C (P<0.01,P<0.05); the VAS score in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group B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 5.0% in group A,versus 90.0% in group B and 80.0% in group C,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both group B and C (P<0.05). ConclusionElectr oacupuncture plus electro-spoon needle-cupping is an effective method in treating lumbar-dorsal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Acupuncture therapy; Electroacupuncture; Electro-spoon needle-cupping;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Acupuncture analgesia

R246.2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6.01.0063

1005-0957(2016)01-0063-03

基金课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面上项目(2013)

王轩(1986 - ),女,2013级硕士生

程为平(1958 -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cwp1958@ 163.com

2015-09-14

猜你喜欢

症候群腰背筋膜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恢刺扳机点结合电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验案1则
三焦“筋膜”说——从筋膜学角度认识三焦
摆脱腰背疼痛的困扰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龙卷风”缓解腰背疼
手足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预防及切开减张术后的护理
隐神经——大隐静脉筋膜皮瓣修复足背部软组织缺损
河南省某县农村综合性医疗机构门诊症状监测预警*
那些年,我们都有“丢三落四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