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甲乙经》治热病选穴规律探析

2016-11-12王甲伟魏连海史丽萍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选穴热病甲乙

王甲伟,陈 波,魏连海,郭 义,史丽萍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针灸甲乙经》治热病选穴规律探析

王甲伟,陈波,魏连海,郭义,史丽萍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针灸甲乙经》作为针灸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式巨作,其研究者不在少数,该文从《针灸甲乙经》针灸处方概念入手,以《针灸甲乙经》治热病为研究点,利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尝试着找出《针灸甲乙经》中治疗热病的用穴处方规律,以便更好地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针灸甲乙经》;针灸处方;热病;针灸学

《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作为第一部针灸学专著,其中的处方用穴值得思考与讨论,《甲乙经》中包括了古代治疗多种疾病的处方用穴,其中第7卷、第8卷的大部分包含了对于热病的认识及其对症的处方用穴。据笔者统计,其治疗热病的部分共有针灸治疗条文153条,其中单穴140个,两穴7个,三穴2个,四穴3个,五穴1个。

本文试从统计学方法角度出发,对其中治疗热病部分的处方用穴进行归纳、统计、分析,以期进一步发现《甲乙经》中在治疗热病方面的选穴规律,为现代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1 《甲乙经》治热病的处方用穴归经统计

本文利用统计量表的方式,从十四经络的使用情况、处方选穴的人体部位分布以及对与特定穴的使用情况三方面的处方用穴进行归纳、统计,现具体统计数据如下。

1.1十四经络的使用情况统计

根据表1的统计情况我们可以看出,《甲乙经》中关于治疗热病的穴位选取最为集中于足太阳膀胱经,其次主要集中在足少阳胆经,再次则是对于手太阴肺经(11.36%)和督脉(7.39%)以及足阳明胃经(8.52%)的使用。在身体十四条经脉中,手少阴心经在治疗热病中没有使用,这一点值得我们考究。

表1 十四经络使用统计表

1.2《甲乙经》治热病的处方用穴分布统计

从表2中我们可以得出,《甲乙经》中在治疗热病中更多地在头部、背部以及足部选取,三者的使用次数都超过了30次。然而,《甲乙经》在治疗热病的选穴过程中对于臂部和腿部的使用则稍稍逊之。对于胸部的选择则最少,只有12次。特定部位的不同,则可反映出古人对于热病的认识。

表2 取穴部位统计表

1.3《甲乙经》治热病的处方用穴中对于特定穴的使用统计

根据表3我们可以得出,在治疗热病的穴位选取中,五腧穴的使用次数最高,其次是交会穴,其后依次是八脉交会穴与原穴。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对于五腧穴的配伍和使用是极为广泛的,五腧穴最早在《内经·灵枢》中就有记载,“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荣;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在临床中,对于特定穴的使用,自古便是医家首选,我们可以对特定穴在临床中的意义加以肯定。

表3 特定穴使用次数统计表

2 《甲乙经》治热病的处方用穴规律特点

根据对《甲乙经》中关于治热病的穴位统计结果发现,《甲乙经》中的穴位选取有以下规律可循。

2.1多用单穴

在《甲乙经》中,关于治疗热病的针灸处方中,单穴的使用占了很大的比重,共有140条原文中使用的独立的单穴治疗法。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①古人善用单穴,强调辨证论治,仅仅是针对某一病而选取特定的穴位。②《甲乙经》时期的穴位处方还处于萌芽阶段。③受当时医疗环境的影响,晋宋时期的中国古代医生,多参差不齐,善医者少也。④受当时医家治病宜简的思想同化。中国自古便有记载:“若当灸,不过一、二处,每处七、八壮,病亦应瘦;若当针,亦不过一、二”,这也正符合中国古代中医人强调“简廉效验”的特点。

在单穴治疗热病中,《甲乙经》中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1-4]。

2.1.1选取部位特点

《甲乙经》在治疗热病的单穴选取中,①多选取人体末端,在《甲乙经》中共记载了140条单穴治疗原文,其中取穴在头部的有25条,占到了17.86%,头为诸阳之会,热者取之则可达到通阳泄热之功效;②背部取穴也占有很大比重,共有24条原文记载,背部为诸阳经脉之通路,取背部穴位亦可达到通阳泄热之功效;③四肢之末自古便是泄热常取之地,在《甲乙经》中,取自手足之末端的穴位共有58条原文,占到了41.43%。

2.1.2选取特定穴特点

《甲乙经》中对于特定穴的使用是较为频繁的,根据《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我们可以得到,荥穴多主身热,《甲乙经》中荥穴主治的条文只有12条,在五腧穴的主治条文中占到了20%,并未足够明显突出其治疗热病的优势,因此此条值得细细研究[5-8]。

《甲乙经》中对于交会穴的使用是特定穴中最多的,交会穴是指两经或数经相交会合的腧穴,多分布于头面和躯干,不但能治本经的疾病,还能兼治所交会经脉的疾病[9-10]。善用交会穴,意在指明热病的发生、发展不仅仅是因为某一条经脉、某一脏腑的原因,而是人体多个脏腑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医强调整体观念,五脏六腑之间通过经络相互联系,故而交会穴成为治疗热病的首选[11-13]。

2.2两穴及以上穴位配伍的特点

《甲乙经》中使用两穴以上治疗热病的穴位处方中,共有13条,并且全部涉及特定穴的使用。特定穴指传统中医针灸中的“五腧穴”“原穴”“络穴”“募穴”“交会穴”等。在临床中多被医家所用,具有诸多特特的治疗效果。特定穴位之间相互配伍,不仅可以达到某一穴位的自身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起到其他的配伍效果。

2.2.1五腧穴的使用特点

《甲乙经》在治疗热病的多穴位配伍中,涉及五腧穴的有8条原文,在《甲乙经》中,多用五腧穴相配,如卷七第一中“热病夹脐急痛,胸胁满,取之涌泉与阴陵泉”“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鱼际、太渊、大都、太白,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等,都为五腧穴与五腧穴相配。

2.2.2原穴的配伍特点

《甲乙经》中多穴配伍治热病的原文中,涉及使用原穴的有4条原文,其多为原穴与五腧穴相配,如卷七第一下“热病烦心,足寒清,多汗,先取然谷,后取太溪,大指间动脉,皆先补之”“热病汗不出,且厥,手足冷,暴泄,心痛腹胀,心尤痛甚,此胃心痛也,大都主之,并取太白”。

2.3经络相互配伍的特点

《甲乙经》中治热病的经脉与经脉相互配伍的条文有13条,其中多为同手、足阴阳经相配,并且基本都是阴阳经相互配伍。如卷七第一上“肺热病者,先凄凄然厥,起皮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头痛不甚,汗出则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则丙丁死。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即为同取手阴阳经相配[14-16]。但如卷七第一上“热病先眩冒而热,胸胁满,刺足少阴、少阳”,此处虽也为同取足阴阳经相配,但少阴同少阳非表里相配。但综其大意可以看出,《甲乙经》中善用手、足阴阳经相配,阴阳相配应是取阴阳脏腑互济相通之意[17-18]。

3 讨论

通过对《甲乙经》中关于治热病的处方用穴归纳、统计、对比发现,其对于热病的选穴治疗中有以下特点。①重阳经而轻阴经,病邪侵入人体,流窜于诸阳经之间,且此时病邪尚未侵入内脏,重阳经则可阻病邪流窜与内陷,达到祛热泄热、防邪内陷的功效;②注重人体四肢末端与人背部诸穴的使用,头与足联通天地,多取此处的穴位,笔者认为正是此意,联通天地,可达泄热之功效。而对于背部穴的使用,则可认为,背部是人体诸阳之经的通路,取背之诸穴亦可达到祛热、泄热之功效;③注重五腧穴的使用,在临床中荥穴主治热病,《难经·六十八难》:“荥主身热”,而热病的发生与阴阳的变化有关,或阳偏胜或阴虚阳亢;合穴主六腑之疾,善治六腑病症,《难经·六十八难》:“合主逆气而泄”,而六腑属阳,主动、泻而不藏。

根据以上《甲乙经》关于治疗热病的处方用穴规律可以看出,其对于热病的认识极为全面,有针对外邪侵入的重阳轻阴的辨证治疗,又有根据“天人相应”理论的重用人体末端诸穴,还有依据中医经典总结的特定穴配伍,值得我们细细研究、学习。

[1]魏连海,王卫,孟向文,等.针灸处方的选穴原则和组方规律[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7(2):59-60.

[2]洪营东.探索《针灸甲乙经》中针灸治疗狂证的经络运用规律[J].中医外治杂志,2013,22(3):11.

[3]洪营东.探索《针灸甲乙经》中针灸治疗癫证的特定穴运用规律[J].中医外治杂志,2013,22(4):19.

[4]张胜春,赵京生.《针灸甲乙经》中处方用穴特点[J].中国针灸,2002,22(7):494-497.

[5]张胜春,赵京生.《针灸甲乙经》中针灸处方的概念[J].针灸临床杂志,2001,17(12):4-6.

[6]李芳,石广霞,刘存志.《针灸甲乙经》研究现状的分析[J].中医文献杂志,2014,32(2):62-64.

[7]纪军,王正明.《针灸甲乙经》处方配穴特点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7):38-40.

[8]周庆辉,黄羡明,吴绍德.针灸处方发展概要[J].浙江中医杂志,1993,28(6):277-279.

[9]周庆辉.《甲乙经》治疗部分内容辨析[J].上海针灸杂志,1991,10(2):37-38.

[10]沈尔安,肖继芳,陈大明.《针灸甲乙经》处方用穴计算机分析[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5,7(3):19-20.

[11]沈尔安,王登旗.《针灸大成》处方用穴的计算机分析[J].江苏中医,1992,13(12):20-22.

[12]李志道,宫宝喜.试论《甲乙经》对于类编《内经》的重要贡献[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5,14(3):39-41.

[13]王宏才.《甲乙经》针灸处方考[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3,10(3):40.

[14]郭瑞,朴盛爱,朱成慧,等.《针灸甲乙经》刺络疗法操作方法特点初探[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6):525-526.

[15]禹佳,钱会南.《针灸甲乙经》的针灸理论框架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5,8(2):180-183.

[16]禹佳,孙鑫,钱会南.《针灸甲乙经》现代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12):2907-2909.

[17]常小荣,赵钊,潘思安,等.论《针灸甲乙经》特定穴的学术价值[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4(7):1-4.

[18]刘君奇.浅述《针灸甲乙经》腧穴刺灸学成就[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1):72-73.

Discussion of the Points Selection Rules for Heat Diseases in A-B Classic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WANG Jia-wei,CHEN Bo,WEI Lian-hai,GUO Yi,SHI Li-ping.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

As a landmark masterpie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history,Zhen Jiu Jia Yi Jing(A-B Classic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has been studied by numerous scholars.This article tried to find out the acupoints selection rules for heat diseases in A-B Classic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by taking the heat diseases as the focus and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for promoting the application in clinic.

A-B Classic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Acupuncture moxibustion formula;Heat diseases;Acupuncturemoxibustion science

R245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6.01.0001

1005-0957(2016)01-0001-0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4CB543201)

王甲伟(1990-),男,2013级硕士生

魏连海(1963-),男,教授,研究方向为针灸基础研究,Email: weilhai001@163.com

2015-09-14

猜你喜欢

选穴热病甲乙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选穴规律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选穴规律研究
《针灸甲乙经》治疗胃肠病取穴特色探析
选穴温灸法预防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浅谈“热病可灸”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中西医结合防治猪高热病
猪高热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
有趣的“换钱”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