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田野考古工具纵谈

2016-11-12图/石

大众考古 2016年4期
关键词:器物纸质考古

文 图/石 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田野考古工具纵谈

文 图/石 宁

若问起公众对考古的印象,他们大多会不假思索地说洛阳铲。而考古人则往往将手铲作为考古的象征,甚至每每提起手铲会带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例如考古科研单位和考古学生社团的标志中常常有手铲的形象,有的著作和文章就以“手铲释天书”作为标题。人们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观念,大概是因为考古学的核心是田野发掘,而使用洛阳铲和手铲是获取考古资料必不可少的手段,由此可见考古工具的重要性。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先进科技手段已先后被运用到考古工作之中,但在田野考古发掘过程中仍然沿用中国考古学诞生以来一直存在的“原始”工具,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考古人对传统的继承,但不得不承认这些工具工作效率相对低下。在一些考古发掘现场,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考古人员根据遗存自身的特点而临时制作、改良的发掘工具,往往更有效率。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新一代考古工作者有责任和必要对其进行改进,以适应当下考古工作的需要。

田野考古中常用的工具

近年来,遥感技术、三维扫描技术和各种文保技术在田野考古中使用广泛,并得到大家的重视和认可。但是,在考古发掘中最普通且使用频率最高的工具,诸如考古探铲,手铲,用于收集、记录、包装用的一些纸质材料等,却常常忽视它们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便以及改良、创新。

探铲

考古探铲

考古探铲俗名洛阳铲。据传这种探铲起源于洛阳,一直以来以此地制造质量最为优良。探铲整体由铲头和铲身两部分组成,早期的铲头为钢质,前段长约30厘米,直径约6厘米,头端为半筒状,截面呈月牙形,打磨尖锐,后段为长50厘米左右,直径2~3厘米的铁杆,尾端有一个銎。铲身是一个长约1.5米的蜡木杆,粗端插入铲头尾端的銎中,细端有一圆孔,用来系绳子,以加深探测的深度。使用探铲时需身体站直,两腿叉开与肩宽,双手握杆,置于胸前,位于二足尖间,铲头着地,用力向下垂直打探。孔要垂直要圆,不然探孔较深后,探铲会卡住。它的工作原理是提取地下的土层,有经验的考古工作者可根据土层的土质、土色以及夹杂的少量包含物来判断相对形成时代,并进一步确定地下遗迹现象的性质。这就是所有田野考古发掘之前必须要做的钻探工作。

初学者打几米深的探孔,手掌容易磨出水泡,不久便磨出茧子。田野考古钻探时人手一杆在广袤的田地里不停地钻探,寻找地下遗存的蛛丝马迹。这项工作既要大量人力又很费时,当然在不同地区对其使用的成效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而不同。以最适合开展考古钻探的黄土高原地区为例,1997~2003年陕西西安北边的汉阳陵陵区内进行过大面积的考古钻探,钻探面积近10平方公里,经测试,一个熟练的探工打1~1.2米深的孔,一天能打一百个左右,如果按一个平方米5个孔的标准,一人一天钻探面积60平方米。一亩(约666.67平方米)地至少需要10人一天才能完成钻探任务。之后,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收孔,即在打过的探孔中再打几铲土,辨别地下的遗迹,来确定它的范围、性质、类型等等。

探铲的使用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大发明,并对考古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早期外国考古学者到中国访问时,对探铲表现出明显的兴趣,同时我们也常将其作为对外馈赠的礼品。但探铲的缺点也很明显,主要是费时、费力、费工以及花费比较大等。虽然探铲从发明到现在,已经过几次改进,但主要是在材质方面,而在节省劳动力方面没有太大的改变。

探铲结构线图

探铲工作原理示意

考古手铲

考古手铲,这是田野考古人人都必须用到的工具。其材质为钢,主要分为方头和尖头两种,形状呈“Z”,柄部外套圆木,方便手握。铲两侧和头部有刃,方便刮平地面,头部用于戳、凿等。手铲体型小,携带方便。考古工作者在使用其刮平发掘面时,需要手掌紧握手铲柄,手铲刃部和地面形成一定的夹角,伸屈手臂来完成。还可以手握柄部,铲头垂直于地面或发掘面进行戳、凿和划。发掘面较软时操作很方便,遇到较硬的发掘面,使用则很吃力。时间一长手臂都会感到不适。手铲存在的缺点是费力、费时、操作不方便等。

考古人员使用探铲进行勘探

钻探提取土层

纸质工具

考古发掘工地常用的纸质工具,主要是出土器物包装纸、标签纸、记录本等。说到这些,我相信整理过发掘报告的人最有感触,老的传统是用麻纸包裹出土器物,纸质的器物标签放入其中。器物出土时多比较潮湿,这样条件下的包装,时间一长,包裹纸、标签纸很容易腐烂,文物信息亦会随之丢失。有的考古记录本损坏、纸质变色、字迹模糊不清,甚至丢失等情况多有出现,这会给后期的报告整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和损失,甚至使报告整理成为烂尾工程。现在田野考古发掘速度很快,通常一个项目几个月,最长一两年就会发掘结束(当然有例外,如陕西秦公一号大墓发掘了10年),而整理报告的速度相对滞后,特别是20世纪后期发掘的一些项目,到目前还没有考古报告出版。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人员的变动、经费问题,其中出土器物纸质资料的残缺也是一个不可挽回的损失。现在有些考古工地纸质资料的使用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改进,但传统纸质记录工具还在被广泛的沿用。纸质的记录工具缺点很明显,有易丢失、易腐烂、器物易混乱等。

手铲

划线

刮面

发掘

出土器物标签纸

考古发掘记录本

出土器物包装纸

包装纸和标签纸腐烂

对田野考古工具的反思

中国考古工作者使用的工具长期以来少有改进和创新,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考古工作者认识上有误,田野考古人员有专业技术人员(正式职工)、考古实习学生和雇佣人员(临时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文化层次高,技术业务能力强,大多数局限于本专业研究工作,他们去一线亲临现场的时间不是很多,即使在考古发掘现场工作也很少亲自使用工具动手做具体的工作,对工具的性能并不十分熟悉。大多时间里考古实习学生和雇佣人员直接使用这些工具,这些人员流动性大,今天在这个考古队干,明天有可能就到别的地方去了,管理者提供什么工具就使用什么工具,只要不拖欠工资就行,其他什么事情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其次,田野考古工具专业性强、使用量少,形成不了产业,尤其是利润小,社会力量没有参与的动力。考古队要开展工作有时甚至找不到买工具的地方,常常到需要时才去预定或定做。再者,对考古工作者成绩的评价,一直以来主要看的是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发掘出来的遗址是否重要,发表的文章水平如何,以及学历、职称等等。同时,田野考古工作不是以效率取胜,工具的优劣对业务工作来说关系并不太大。人们重视的是笔杆子。所以田野考古工具的好坏对考古工作者影响不太大。

田野考古工具的改进过程很慢。这里存在的逻辑关系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考古工具对考古工作者个人的确影响不是很大,但对工作进度和国家财产而言,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比如延长工作周期、资料损失、造成国家财产损失、考古研究工作滞后等。同时不利于科技在考古事业中推广,与国家提倡的科技兴业格格不入。因此,这些考古工具要改进,是一个时代的要求,也是考古工作者的一种责任。考古工具改进有不小的难度,前面已经提到,若没有社会力量的参与,考古人员没能力、也没有精力。我们要想其他办法来解决问题,借鉴其他行业的技术就是很好的方法。

螺旋打孔机器

手提式打孔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理事会会员阿方兹·伦吉尔博士(匈牙利裔美国人,长期在美国、法国、德国从事考古教学等工作)在《田野考古知识概要》中讲述,国外考古发掘所需要的工具和我们中国几乎一样,只是比较细化和人性化一点。如在考古发掘工地要有简易的急救站,发掘要有防尘面罩、橡皮跪垫等。

田野考古工具的改进

考古探铲的改进

考古钻探所用的探铲从发明到现在,由铁铲头变为钢质铲头,由木质杆变为铁杆或者玻璃钢杆。操作方式和基本样式并没有改变。我们要改变这种纯人工钻探方式,或许可以用机器代替,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考古科研单位这样做,为什么不用机器代替人工?我也询问过很多人,得到的回答是机器钻探会破坏地下土层和遗存,不如人工准确。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田野考古钻探,到了一个地方,了解本地域的土层结构,必须选几个点打标准孔,通过标准孔,对该地域土层结构有一个明确的判断。这样对我们寻找地下遗存确定了一个相对正确的深度,例如在西安地区寻找汉代的遗址,这个地域汉代文化层大概在深1.5米左右,我们前期的普探工作可以把深度定为1米或者1.2米,负责具体收孔的工作人员一两铲就打到汉代文化层上,既快又准确。机器替代人工可以做前期普探这一部分工作。现在有一种机器采用螺旋打孔方式,多用于植树时挖坑作业,可以对这种机器进行改造,把螺旋杆变细达到我们探孔的要求,机器上多加几个自动调节孔距和孔深的螺旋杆,即可完成钻探的普探工作。有地方机器不好操作的,可以借鉴手提式打孔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机器也用于挖坑作业,同样道理只需要把螺旋杆变细即可。上述这两种方法改造的机器因螺旋杆细,动力要求小,可使机器小型化,方便打孔操作,也可适应多变的地形,更重要的是经济实惠。还有一种机器也可以改造为钻探机器,平常我们在公路见到的液压式小型打桩机,这种机器打孔的方式与人工打孔形式比较接近,没有螺旋式的效率高。其结构也比螺旋式的复杂,如果用它改造探铲费用比螺旋式的贵,且效率低。如果螺旋式机器改造成功,一个机器携带四个钻头,一次打四个孔,深度1.2米,最多十秒钟时间,人工钻1.2米深的孔,四个一般需要4~5分钟,人工还有疲劳和受土层软硬的限制。一旦改造成功,机器打孔效率将是人工的二三十倍。这样一来可以大大节省人工和费用。

打桩机

改装效果图

考古手铲的改进

现在田野考古发掘中使用的手铲,多为手工制作,工匠师承上辈,除了在材质上有所改进外,样式、功能等都没有大的改变。前面曾提及这种手铲有费力、费时、操作不方便等缺点,我们要针对这些缺点一一改进。费力主要是手铲的样式设计不合理,手铲柄短,位于铲上部,铲身和地面是一个平行关系,用手紧握铲柄使铲与地面形成夹角才能使用,要握、压、拉同时使力方可。如果把铲和地面设计成有一定角度,加长铲柄,刮平地面时只需要下压,拉动铲柄即可,由于铲柄长,铲和地面自成角度,比较省力。这种手铲在考古发掘中也有使用,但极少。我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考古发掘时,日本人带过来一批考古手铲,就是这个样子。用的时候效果比我们的手铲好很多。日本的手铲铲身为凹弧面形,头比较尖。刮平地面很好用,但清理垂直壁面不行。所以对这种手铲稍加改进可为我用。这种日本手铲比较大,首先可使它整体缩小一点,铲柄短一点,柄部安装于铲身中部,铲身末端可做为一个不带弧度的直面方头,这样可用来清理垂直壁面,功能和现用手铲的方头功能相同。铲身凹弧面可以不变,刮平地面时方便操作,同时借鉴兵工铲的折叠方式,将铲身和柄连接处做成活动式的,这样铲柄活动到平头一端,可以手握柄,用铲的尖头清理,铲柄活动到尖头一端,可用方头进行清理,铲柄位于中部可以用铲身两边的刃刮平发掘面,也可用两边的平头和尖头进行清理。有多功能和携带方便等优点。这种手铲可以适用大部分田野考古操作,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果要清理很狭小的空间,如在一个小壁龛或者小灰坑中,有一个比较大的器物,这种工具也不适合。我们现在用的手铲反而适合这种情况。所以,两者配合运用便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手铲使用示意

日本考古工作者使用的手铲

改进示意图

发掘工地常用纸质工具的改进

往往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却是最重要的,考古发掘最终的资料整理和成果表现是以此为基础,这是原始资料的载体。多少考古报告因纸质资料的缺失、损坏而无法编写。纸质工具主要是适应环境较差,易腐烂,上面的文字记录丢失。包装纸腐烂,文物混乱一起,都会给整理工作带来麻烦。同时,这种腐烂变质对文物本体也是一种伤害,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对这些纸质的记录工具也应该进行改进,具体可分外部环境控制和本身材质的改变。外部环境主要是避免暴晒、不要存放在潮湿等不利的环境中。我们主要说说材质的改变。

考古记录本,目前材质都是纸质的,暂没有新的材质出现,发掘工作要求第一手资料保存到相对安全的环境中,防止发生损坏。当然也可用电子文档备份,纸质记录发生意外后,可查看电子材料。

考古发掘登记表电子版

套在封闭袋中的标签

考古工地用来装标本的塑料筐

标签问题,现在有一种电子标签,这种标签目前在秦兵马俑发掘中有使用,它的体形较大,还没有小型化,大型器物适用,小型器物不适用。并且费用不菲,还没有普及,仍在探索阶段。目前主要还是以纸质标签为主流,这种条件下,有的考古工地把标签纸装入防水防潮的塑料密封袋中,以达到保护的效果,这种方法实用有效。同时对出土器物做影像和文字资料的电子档案,起到双保险的作用。

包装纸问题,目前只有少部分考古工地还沿用纸作为包装材料使用,多数考古工地已采用塑料材质的编织袋、塑料袋或塑料筐来包装承载出土器物。塑料材质有不易腐烂、保湿等优点。但包装出土物时也要注意,防止挤压、暴晒等问题,塑料材质在太阳直射下,几个月甚至十几天也会腐烂。所以现有条件下,用塑料材质作为包装器物的材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要防止它的缺点。还有一种铅箔纸包装,这种包装纸有耐腐蚀、防潮、不易腐烂等优点,但价格昂贵,主要用在一些贵重的物品的包装上。目前我国考古中还没有用到,在西方的一些考古中有用到。我想如果是一个重要的考古发掘应该考虑用这种包装纸。

田野考古工作中所用的这些工具虽然普通,却能帮助人们释疑解惑,是寻踪历史真相的最好帮手,多少的惊世发现都有它的见证和功劳,发掘工具虽说不起眼却很重要,如果重要考古因为这些工具原因而发掘滞后或资料无法整理,那无疑是一件憾事,也可能是一次重大的考古事故。随着考古工作的国际合作越来越多,我们使用的这些考古工具和外国同行之间有差距,同时工具性能缺点也越发明显。现在已经是新一代考古工作者需要改变它的时候了,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为工具的更新换代提供了客观条件。考古工作顺应时代步伐,在提高科研水平的同时,这些工具的革新改变也势在必行。

(作者为陕西省汉阳陵博物馆工作人员)

猜你喜欢

器物纸质考古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礼乐之道中的传统器物设计规范
三星堆考古解谜
琳琅满目——中国古代器物之扇子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考古”测一测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为什么要读纸质书
电子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