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陶寺北两周墓地一部静默的区域社会史
2016-11-12王京燕崔俊俊
文 图/王京燕 崔俊俊
襄汾陶寺北两周墓地一部静默的区域社会史
文 图/王京燕崔俊俊
2015年墓地Ⅱ区探方
临汾盆地位于山西南部,吕梁、太岳两山左右夹峙,南倚峨嵋岭与运城盆地相望。盆地两侧为山前倾斜平原和山地,汾河纵贯南北。
襄汾县位于临汾盆地南部,东倚崇山(今塔儿山),西傍姑射。两周时期始终是晋文化的中心区域,与晋有关的人物事迹载于史籍,传于闾巷。据载赵康镇东汾阳村就是春秋上大夫赵盾的故里。西汉初年,曾因境内的晋襄公陵墓而名襄陵县。1954年,襄陵和汾城两县合并,才有现在的襄汾县。
墓地概况
陶寺村位于襄汾县城东北约7公里处,隶属于陶寺乡,东南距塔儿山约20公里。2014年4月,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塔儿山西麓是广袤的田野,经过了寒冬的蛰伏,初春的复苏,麦苗和着春风的节奏畅意地生长 ,铺就了无垠的碧野。可是在陶寺村北的麦田里,一夜间就会多出几个深不见底、黑幽幽的长方形土洞和堆土,像是在绿毯上随意戳出的破洞,分外刺目。洞口边的堆土中还杂有车马器、青铜器碎片、残铜鱼饰件、陶鬲等器物残片。村民们回填不久,就又会出现类似的土洞,眼见得麦苗无端被毁,村民们怒不可遏,又无可奈何。
显然这里是一处古墓地,在历次文物普查中都没有被发现,因未登记在案,量刑依据不足,无法对盗掘行为起到震慑作用,致使盗墓案件一再发生。2014年6月初,墓地再遭盗掘。6月下旬,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专家组进行了现场调研,初步推断此处为两周时期大型高等级贵族墓群。
墓地位于塔儿山西麓山向汾河谷地过渡的黄土塬上,地势开阔。西南距著名的陶寺遗址只有3公里,南邻陶寺村;北部地势逐渐降低,和王云村相接;东部是沟谷,最宽处近百米,原有河流,当地人称北河,现在河床被开垦为农田;西部有一条南北向的沟谷,宽30余米,20世纪70年代尚有泉水涌出,曾有沟名“护墓沟”,后被称作“活水沟”,现在泉已干涸;沟谷以西是临汾至襄汾县道。
墓地远景
墓地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400米,总面积在24万平方米左右。目前探明墓葬1283座、车马坑4座,其中Ⅱ区最大的一座车马坑长24.5米,宽5.6米。墓葬多为南北向,东西向墓葬不足50座。从墓葬分布情况来看,应该有统一的规划,大型墓葬通常沿西北—东南主线排列,中小型墓葬集中散布于大墓周围,墓地中部墓葬密集。墓区西北部墓葬年代较早,有的墓葬属西周晚期,东南部已至战国时期,墓地延续约500年。
抢救性考古发掘
为进一步了解墓葬的性质、时代等信息,为日后的发掘、保护提供依据,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于2014、2015年对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大、中、小型墓葬12座。
墓地航拍
陶寺遗址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都城遗址,位于襄汾县汾河东岸的塔儿山西麓,面积约300万平方米。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开始发掘。发现有早中期城址、宫殿区、仓储区、手工业作坊区、早中期大型墓地及祭祀区内的观象台基址。另有少量庙底沟二期文化及战国、汉、金、元时期遗存。
2014年发掘概况
2014年共发掘7座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口略大于或小于墓底。根据墓葬的大小,可分中型墓(ⅠM3、ⅠM7)、中小型墓(ⅠM1、ⅠM5)、小型墓三类。
除ⅠM2外,墓内填土均经过夯打,夯层厚度不等,第一、二类墓葬夯土质密,坚硬,第三类墓葬夯土相对较疏松,夯层厚度10~50厘米不等。有的墓葬填土中还有碎石圭、少量玉器,如ⅠM7填土中有残石戈、蚌片、石圭、玉鱼。
ⅠM7一椁二棺。随葬青铜器在棺椁之间的东南部,列鼎3件,形制相同,大小依次递减,簋4件,壶2件,盘、匜各1件。鼎、簋、盘、壶腹部均饰重环纹,壶、匜口沿下饰窃曲纹。棺椁之间的北部有1件玉戈。棺椁之间的东西两侧散布大量铜鱼、蚌币、陶珠、薄铜皮饰品,应是棺饰。此外棺椁之间的东部还有1件陶鬲。玉器大部分在棺内墓主人身上或身体左近处,有些用于敛尸,如口含玉蝉。面部有缀玉覆面,缀玉是用玉璜、玉玦等拼凑而成。手部有玉管等握玉,脚部有玉兔、玉蚕等踏玉。胸部有项饰,腰部有玉钺、玉璧等;盆骨上有玉鱼、玉蝉、玉璜等。
ⅠM1东北角填土中有一匹殉马,有斜坡形生土二层台,一椁二棺。墓底中部偏南位置有一个不规则腰坑,长约0.32米,内殉葬一条小狗。M1随葬有玉玦、玉管等小玉器,分别见于耳、手腕处,棺椁之间的北部有陶鬲、泥鼎各1件,另1件泥质器物不辨器形。ⅠM5一椁一棺。随葬铜戈、马衔、陶鬲各1件。
小型墓3座——ⅠM2、ⅠM4、ⅠM6。仅ⅠM6有葬具和随葬品。ⅠM6墓口略小于墓底,生土二层台上有12块东西向的盖板痕迹,一棺。随葬器物有小玉片、陶鬲1件。
墓口长度3米以上的墓葬在墓口北部或东西两侧有动物殉葬,一般为羊和狗。墓口周边的动物殉葬没有祭坑,是把动物直接放在地面上盖土掩埋。ⅠM7墓口北部距墓口0.2米处有长12米,宽6米的玉石器祭祀掩埋层,多为碎石圭,也有少量玉圭、玉璧、玉环、玉玦等玉器,此外还有两件小陶罐。石圭是有意打碎的,玉器中完整的较多,有的玉环断裂成几块,还能拼对完整,应该也是有意损坏的。这些玉石器不在同一平面上,应是撒在原本就高低不平的地面上盖土掩埋。祭祀掩埋层被近代扰土层叠压或打破,现存厚度约0.2~0.3米,初始的掩埋层可能比目前发现的要厚。ⅠM7属春秋早期,这种祭祀方式独具特色,非常罕见。
2015年发掘概况
2015年共发掘5座墓葬,编号为ⅡM1~ⅡM5,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根据墓葬大小的不同,葬具及随葬品有所区别。可分大(ⅡM1)、中(ⅡM2)、小三类。
铜鼎
铜簋
铜壶
铜盘
铜匜
玉玦
玉璜
玉璜
玉环
玉璧
玉圭
鹅卵石积石二层台
图① 椁南部枋木痕迹图② 铜壶图③ 铜甬钟图④ 石磬图⑤ 铜戟图⑥ 西北部的青铜器
ⅡM1葬具为一椁一棺,椁盖板以上有一层厚0.2~0.3米的青黄色土,质细密,较硬,有别于墓葬填土。椁壁和墓壁之间填满鹅卵石,与椁室等高,形成一周“积石二层台”。椁室塌陷至墓底,残存部分朽木,椁室周壁皆由枋木构筑。二层台是由鹅卵石和泥堆砌的。积石二层台壁上有清晰的枋木垒筑的椁壁痕迹,与每块枋木对应的积石中的泥土颜色都有些微的区别,其中所含的杂质也不尽相同,由此推测每垒筑一层枋木,就在其外侧填上和泥的鹅卵石,直至和椁室等高。椁长5.3米,宽4米,高2.2米,盖板、底板各由东西横向18块枋木组成,宽约0.3米;椁室周壁各由7块枋木构筑。椁壁内外及椁盖板之上均涂抹有厚约3厘米的青膏泥。棺板仅存残迹。ⅡM1墓口北部长2米,宽1米的范围内散布十余片碎石圭;墓口东北角的填土中有散乱的人骨,肢体不全,应属同一个人的骨骼。这些应同为祭祀遗存。
石磬
铜敦
铜镞
随葬器物有铜器、玉石器、陶器、骨器等。铜器主要有容器、车马器、乐器、兵器、工具五大类。铜礼器主要分布在棺椁间的东南部、西北部,容器发现共计20件,其中有铜鼎7件,分三种类型,方壶、鉴、敦、舟各2件,盘、匜、簠、鬲、甗各1件。乐器主要分布在棺椁间西部,共计有铜编钟9件、石编磬10件,其间还有一组石圭。车马器和兵器均为铜质,散置于棺、椁之间,车马器有车軎、马衔、马镳、盖弓帽等。兵器有戈头、戈樽、矛、戟、铜箭镞等。铜工具有凿、斧。棺椁间东部发现有大量铜贝、骨贝。陶器皆为仿铜陶礼器,可辨认的有鬲、盖豆、壶各2件。墓主人随身物品有玉饰、铜环首刀。头颈部发现有串饰,由玛瑙珠、玛瑙环、玉牌饰、玉璜、玉管等组成。棺内中部发现有玉牌饰,脚端发现有玉片3件及铜环首刀1件。
ⅡM2墓口略小于墓底,墓口长3.6米,宽2米,现存墓口距墓底8.9米。葬具为一椁一棺,椁室塌至墓底,仅存板灰。棺盖板之上发现有类似“棺束”痕迹,东西向,宽2~4厘米。随葬品有铜器、陶器、玉石器、骨器等,共计67件(组)。铜容器集中置于棺椁之间的北部,有形制各不相同的鼎3件,三足盘、匜、甗、敦各1件,另外发现有小陶鬲1件。棺椁之间的东部有石磬1组,另外还发现有铜箭镞、铜戈、马衔、铜盾钖等。棺内发现较多石圭及残玉片,主要分布在棺内中北部,脚端发现残玉片2件。
从器物特征看ⅡM2、ⅡM3、ⅡM5均属春秋中晚期,ⅡM1铜器纹饰有蟠虺纹、蟠螭纹等,属春秋晚期。
西周时期山西地区诸侯国分布
墓主人是谁?
ⅠM7棺椁之间的东西两侧有大量铜鱼、蚌贝,是棺饰上散落下来的饰品。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对棺要进行一番装饰,《周礼·天官·缝人》载:“丧,缝棺饰焉,衣翣柳之材。”《释名·释丧制》云:“舆棺之车曰輀……其盖曰柳……其旁曰墙。”郑玄曰:“柳象宫室。”棺饰中的“柳”就是类似于宫室的木质框架,置于棺上。柳上覆盖的织物,称“荒”,墙边围的织物称“帷”,荒帷即棺罩。根据等级的不同,棺饰的种类、数量有严格的限制。《礼记·丧大记》载:“饰棺,君龙帷,三池,振容……鱼跃拂池……大夫画帷,二池,不振容……鱼跃拂池……士布帷布荒,一池,揄绞……”可见大夫以上身份的人,棺饰才可以有“鱼跃拂池”。ⅠM7发现大量铜鱼,至少是大夫阶层。
ⅡM1椁室外围有一周鹅卵石堆积的二层台,《吕氏春秋》记载:“题凑之室,棺椁数袭,积石积炭,以环其外。”ⅡM1的积石二层台无疑起到外椁的作用。《周礼·大司乐》有载:“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乐府杂录·雅乐部》对此做了进一步说明:“……判悬二面,大夫乐也。特悬一面,士乐也。”ⅡM1随葬乐器有铜甬钟、石磬,正是“判悬二面”,ⅡM2仅有石磬一组,亦即“特悬一面”。可见ⅡM1墓主人身份应是大夫,ⅡM2墓主人应是士。
《周礼·春官》载:“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为之图。令国民族葬,而掌其禁令。正其位,掌其度数,使皆有私地域。”陶寺北两周墓地延续五百年,从钻探情况看,墓葬间基本没有打破关系,因此墓地是有专人管理,统一规划的。两周之际最大墓葬长度近4米,宽在2.5~3米之间,春秋晚期大型墓葬长度达6米,宽度甚至超过5米,但墓主人级别并没有显著的变化,都是大夫阶层。陶寺北两周墓地应是一处宗族墓地,大墓的主人是大夫一级的世袭贵族。
墓地的国属
说到墓地的国属,首先要了解一下晋国始封地及疆域的变化。
晋国始封于唐,《史记·晋世家》载:“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关于晋国的始封地,邹衡先生在《晋国始封地考略》一文中认为:“今知西周初期的晋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翼城、曲沃二县境内,又比较集中翼城县的翔山以西,曲沃县的汾河以东,浍河以北,翼城、曲沃二县的崇山以南,东西长约30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的长形地带,在此范围之内大概也就是晋始封地的中心所在。”
西周时期晋南小国林立,见于史籍记载的有临汾盆地的霍、杨、贾等国,及新发现的霸国,运城盆地有荀、耿、董、韩、冀、虞、虢等国及新发现的倗国。晋国跻身其中,地域偏狭。经研究,霸国、倗国是戎狄建立的国家,印证了《左传·昭公十五年》“晋居深山,戎狄与之邻”的记载。晋自文侯以后不断拓展疆土,晋武公时四处征伐,周边小国被兼并殆尽,但到文公时北界尚未越过霍山。经过数代人的励精图治,晋国末期的疆域已经北达蔚县,西、南占有黄河对岸的部分地区,东到河北、山东交界地区。
翼城大河口霸国墓地M2002
曲沃羊舌晋侯墓地M5,墓主人仰身直肢葬
陶寺村东南的崇山以南就是曲沃。曲沃、翼城交界处的天马—曲村遗址中,北赵晋侯墓地9组19座墓葬,从西周早期延续到春秋早期。葬式明确的墓葬中,均为仰身直肢,除了M91、M92头向南,其余均头向北。曲村“邦墓”中,西周、春秋墓葬641座,其中北向者362座,南向者3座,东向者241座,西向者33座,不明者2座。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谢尧亭研究员认为北向墓葬代表的人群是周人,东向墓葬代表的人群属于土著唐人,而西向墓葬代表的人群属于殷遗民。
曲沃羊舌晋侯墓地年代在两周之际或稍晚,2006年发掘的墓葬分为大中小三型,大型墓葬M1、M2为晋侯及夫人墓葬,葬式均为仰身直肢,头北向。
陶寺北两周墓地1283座墓葬中,绝大多数为南北向,东西向者不足50座。已发掘墓葬中,葬式明确者多数为仰身直肢,头北向。和晋侯墓地、曲村墓地北向墓葬葬式相同。但陶寺北墓地也有自己的特点,2014年发掘的两周之际7座墓葬中,2座有腰坑,一个腰坑内有一条小狗,另一个腰坑内空无一物(可能和墓葬被盗掘有关)。晋侯墓地墓葬没有发现腰坑,曲村墓地只有西向墓葬中才有腰坑。
2006年发掘的绛县横水倗国墓地、2009年发掘的翼城大河口霸国墓地均由西周早期延续到春秋初年。横水墓地,探明墓葬1200余座,其中多数墓葬头向西,已经发掘的200余座墓葬中,“葬式以仰身直肢为主,俯身葬约占三分之一。大中型墓葬中多有殉人、殉狗和腰坑……另外在发掘区南北几座大中型墓葬的墓口外南北两侧近角处发现有四个通到墓口内壁的斜洞遗迹”(宋建中等《山西绛县横水发掘大型西周墓葬》)。大河口霸国墓地,探明墓葬1000余座。已发掘的300余座墓葬中“除十余座南北向墓葬外,绝大多数是东西向墓葬,以头向西为主,少量头向东”,“大型墓葬的墓主多为仰身直肢,个别为仰身屈肢葬。发现腰坑和腰坑殉狗的墓葬较多,未发现殉人”,一座大型墓葬M1发现了与横水墓地相同的斜洞(谢尧亭等《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霸国墓地》)。学者们研究认为横水和大河口墓地在葬俗上共性大于个性,其文化内涵相近,族属也应相同;从埋葬习俗看,大河口墓地的头向、腰坑、殉狗、斜洞、使用日名等习俗与绛县横水墓地相似,其人群应为狄人系统的一支,是被中原商周文化同化的狄人,文化面貌显示其人群相当单纯。陶寺北墓地有腰坑的墓葬或许是和殷遗民或戎狄部族联姻所致。
总体来看,晋侯墓地、曲村墓地、陶寺北两周墓地中北向墓葬的人群有着相同的来源。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刘绪教授认为:“到目前为止,凡可确定属姬姓贵族的墓葬,无例外都是南北向,这应是姬姓贵族墓葬葬制之一”。陶寺北墓地以北向墓葬占绝大多数,人群构成是比较单一的姬姓周人,鲜有土著因素。墓地从西周晚期延续到战国时期,伴随了晋国的兴盛和衰亡,无疑是晋国的一处宗族墓地,其中的大墓是晋国的世袭贵族。同时也说明至少在西周晚期,晋国的北部疆域已经越过崇山,此时贾国(现襄汾东)、杨国(现洪洞)尚存,其北扩疆域不会很大,至多现在襄汾汾河以东的部分地区是其势力范围。
2015年发掘的5座春秋中、晚期墓葬中则没有腰坑。说明西周至春秋早期,晋南墓地在葬俗上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至春秋中、晚期,晋南的小国早已被晋国悉数兼并,文化一体性增强,虽然还存在墓葬方向上的不同,但葬俗上渐趋同一。
祭祀遗存
陶寺北墓地2014年发掘的7座两周之际墓葬中,中型墓ⅠM3墓口的东北部近3米处与墓口水平的地面上埋葬有一条狗,头向东,是把狗直接放在地面上盖土掩埋。掩埋层是挖墓时取出的纯净红土,厚约0.2米。ⅠM7墓主人骨骼已成粉末,根据随葬品推测是一名女性。墓口东西两侧、南部地面上掩埋有动物遗骸,因被晚期人类活动破坏,残缺不全,可辨识出一头幼羊的头骨。墓口北部有纯净红土掩埋的玉石器,掩埋层厚约0.2米,压在墓口边漫出的含料礓的红土上,这种料礓出自距地表六七米深的原始土层,是挖墓时取出的,后又回填墓里。掩埋层下压的含料礓石的红土就是回填后的残留。可见棺椁下葬、墓室回填、随后在墓葬周边进行的一系列祭祀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ⅠM7祭祀玉石器
晋南地区西周至春秋时期,墓旁有祭祀坑的墓地仅有北赵晋侯墓地和曲沃羊舌晋侯墓地。
北赵晋侯墓地发掘的9组19座墓中,M8组、M64组、M93组墓葬发现有祭祀坑50余座,“这些祭祀坑均为长方形,较浅,围绕所属墓葬分布,大多集中分布在墓葬的墓道中及其两侧,在随葬的车马坑近旁也有发现,一墓几座到几十座不等,祭祀坑多的地方,祭祀坑成排有序分布”,方向与所属主墓(或车马坑)一致,“由牺牲埋葬的情况看,祭祀活动不止一次”。“坑内牺牲有马、狗、牛,个别为空坑……有的马坑中伴出零星狗骨和羊骨,主要是下颌和牙齿。部分马坑中陈放有玉石器、骨器和车马的铜饰件。另外在有的墓道内发现特殊葬式的人骨,也可能用人来祭祀”。有的祭祀坑打破墓道和附属车马坑。
曲沃羊舌晋侯墓地M1、M2墓室南部和南墓道上有大规模的祭祀遗迹,已经发现和清理了227座祭祀坑,坑深0.1米至2米不等,祭祀坑之间多有打破关系且较复杂,这是多次祭祀的结果。经过鉴定,可辨认的牺牲有人、牛、马、羊、狗等,其中人牲有10个,其余以马牲为多。
两处晋侯墓地针对墓葬的祭祀活动不是一次完成的,是在一段时期内多次进行的。与晋侯墓地不同的是,陶寺北墓地大、中型墓葬周边的祭祀遗存是在成葬后随即进行的。《周礼·春官·小宗伯》载:“王崩大肆……既葬,诏相丧葬之礼。成葬而祭墓,为位。”陶寺北墓地的祭祀遗存说明,西周晚期到春秋时期,大夫一级的墓葬中确实存在过围绕某座墓葬进行的“成葬而祭墓”的祭祀活动。这种成葬后随即进行的祭祀和晋侯墓地在成葬后定期或不定期的祭祀在内容和目的上应是有所区别的。北赵晋侯墓地9组墓葬中仅有3组有祭祀坑,说明这种祭祀形式在当时并不是常制,可能是在某种特殊时期才有针对某些墓葬的祭祀活动。
陶寺北墓地春秋早期的ⅠM7、春秋晚期的ⅡM1墓口北部都有祭祀掩埋层,可见这是陶寺北墓地独特的祭祀形式,但仅限于个别大中型墓葬,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祭祀方式到春秋晚期逐渐没落了,祭祀的物品有所变化,祭祀规模也大大缩小。
从目前发掘来看,墓葬形制、棺椁数量、随葬品多少等体现出来的等级制度及相应的祭祀形式在这个墓地都有所体现,这些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延展了两周之际至春秋早期祭祀制度的研究空间。陶寺北两周墓地在煌煌近千年的晋国史中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有着什么样的历史地位,当时的社会层级结构、族群之间的等级差别、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附属关系、婚姻状况、家族形态等等都是需要探讨的学术问题。
(作者王京燕为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崔俊俊为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