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艺术评论家、西方美术史研究学者王端廷:解读西方艺术反叛造就辉煌
2016-11-12杨芳
杨芳
王端廷,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欧美同学会会员,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2015第九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轮值主席。当代中国艺术评论家,西方美术史研究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先后公派留学于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先后兼任《中国美术报》编辑记者、《美术观察》杂志栏目主持人
王端廷,1961年生,湖北蕲春人,当代中国艺术评论家,西方美术史研究学者。198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97年,王端廷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留学于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与考古学系,主要研修法国现代艺术史。2002年,负笈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留学,于文学与哲学学院艺术史系研修意大利现当代艺术史。2010年,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的资助下,王端廷再赴意大利罗马进行“超前卫之后的意大利当代艺术”专题研究。
作为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超前卫之后的意大利当代艺术》课题负责人,王端廷曾先后兼任《中国美术报》编辑记者、《美术观察》杂志栏目主持人等职务。目前,其主要从事西方现当代艺术史研究和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已出版译著《抽象绘画》《当代艺术》,专著《新现实主义》《超前卫艺术》《从现代到后现代》《桑德罗·特劳蒂》《重建巴别塔》《西方美术史》等20本,发表论文300余篇,与翟墨共同主编有《西方现代艺术流派书系》(12册)、《20世纪外国大师论艺书系》(12册)、《西方后现代艺术流派书系》(12册)、《艺术东西丛书》(12册)。
作为当代艺术评论家,王端廷曾受邀参加在国内、法国和意大利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30余次。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兼职教授。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欧美同学会会员,2015第九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轮值主席。
留学生:你是西方艺术史专家,曾三度公派出国访学,据我所知我国在西方艺术史方面的研究者不多,拥有你这样经历的人更少。请你简要介绍一下你的留学经历。王端廷:每个出国留学生的目标都是相同的,但道路却各有不同。在上世纪80年代留学潮时期,我就萌发了出国留学的想法,但受经济条件限制,自费留学的愿望未能实现。当时也有公派留学的途径,我们单位有不少人获得了公派留学的资格。要知道,那时公派留学的指标是自上而下层层分配的,分到单位由领导决定具体人选。我是一个见了领导绕道走、情商很低的人,公派留学的名额自然不会落到我的头上。我最终能够获得留学机会要多亏1996年国家教委实行的公派留学政策改革,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改变留学生选拔规则,由原来的名额分配改为让任何符合留学条件的个人向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组织专家统一评审,择优录取。
当时国家公派留学只有访问学者,没有学位生。我那时已经是副研究员了,并出版有四本学术著作,加之英语合格,符合申请公派访问学者的资格。于是便向国家留学基金委提交了留学申请书,申请的留学目的国是法国,结果很幸运地被录取了。由于我只懂英语,而去法国留学必须懂法语,因此我在收到《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录取通知书》的同时,还收到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国人员培训部法语班培训通知书》。就这样,经过法语培训并在结业考试合格的条件下,我正式获得留学法国的资格。1997-1998年,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我进入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与考古学系,在约瑟·沃维尔(该校现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欧洲北方超现实主义艺术专家)教授的指导下研修法国现代艺术史。
当时国家留学基金委规定,留学人员回国两年后可以再次申请去同一语种国家留学。由于感觉在法国一年的学习时间不够,效果不理想,我于2001年再次申请去法国做访问学者。出乎意料的是,我的第二次留学申请又获得了成功,但由于当年法国留学名额被理工农医类申请者占满,艺术史作为非重要留学专业被挤在录取名额之外,所以留学国家最终变成了意大利,这也是我的大惊喜。稍微了解一点西方艺术史的人都知道,意大利是世界艺术史上最重要的国家,去意大利学习是全世界所有艺术史研究者梦寐以求的事。由于不懂意大利语,因而我又一次收到了两份通知书:《2001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人员补充录取通知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国人员培训部意大利语班培训通知书》。就这样,我第二次进入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在进行了一学年意大利语强化培训并通过考试的情况下,于2002—2003年进入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文学与哲学学院艺术史系,在安东内拉·斯布里利教授的指导下,研修意大利现当代艺术史。2010年,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的资助下,我再赴意大利罗马进行“超前卫之后的意大利当代艺术”专题研究。
能够去法国和意大利两大艺术帝国留学是我这一辈子最幸运的事情,这样的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体验,更对我的学术研究事业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留学生:法国巴黎在艺术圣坛的地位至今无人可以撼动。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无不麋聚此处。他们因巴黎而成功,巴黎因他们而辉煌。请谈谈你作为一个艺术研究者对巴黎这座城市的认识和感受。
王端廷:自17世纪法国以其奢华富丽的“洛可可”艺术开始取代意大利成为欧洲艺术进步的领头羊,巴黎便成了世界艺术的中心。18、19世纪的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20世纪的野兽主义、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这些影响深远的艺术流派和波澜壮阔的艺术运动都诞生于巴黎。辉煌艺术史造就了巴黎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艺术气息塑造了巴黎人宽阔的胸怀和优雅的气质。巴黎是一座建筑历史博物馆,它的绝大多数的建筑上都刻有建造年份,喜新不厌旧的巴黎人保留了自中世纪以来各个时期的建筑。因此,在巴黎学习期间,除远距离出行外,我更愿意步行而非坐地铁。步行在混合着香水、咖啡和烤面包香味的巴黎街道上,就如穿行在艺术的长廊中,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