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中的潜在伦理问题与对策探析
2016-11-11段光鹏李亚男
段光鹏 李亚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河北阜平、湖南湘西、甘肃定西、陕西延安、云南昭通以及贵州遵义等地深入调研考察扶贫工作,明确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新思想、新观点。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推动和地方政府的努力下,精准扶贫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从近几年的实施情况看,也存在一些影响精准扶贫效果的潜在伦理问题,需要进一步从伦理层面加以解决。
一、制约精准扶贫实施的潜在伦理问题
(一)公平与效率的失衡
1.保障扶贫公平性的精准识别与精准考核存在不足。精准识别贫困村和贫困户牵扯到相关利益,扶贫工作人员存在优亲厚友以及工作失误所造成的“误识”“漏识”等问题,致使扶贫公平性难以保障。同时,扶贫工作的识别技术困难与利益干扰,可能导致脱贫工作中的绩效评估结果出现虚假信息,严重影响精准考核的真实性。
2.提高扶贫效率的精准帮扶与精准管理问题突出。首先,各贫困地区的扶贫项目规划未做到精准滴灌,仍然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而忽视到村到户项目。其次,由于扶贫项目规划覆盖局限,存在着政策性脱贫和被指标性脱贫,建档立卡的大多数贫困人口没有得到直接扶持,致使扶贫效率更加低下。
(二)缺乏明确的责任划分
1.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扶贫责任划分不够清晰。中央政府强调责任,而地方政府强调权力,两者之间缺乏连接权力和责任的机制。
2.地方各级政府之间扶贫责任体系划分矛盾重重。主要表现在省、市、县、乡等各级政府的扶贫责任体系不够明确,每个贫困对象和各级责任人在扶贫系统上并不清晰,这就导致扶贫效率严重低下。
3.基层村组织责任意识不强,缺乏大局意识。村组织领导班子受到自身文化水平较低等局限,在自身能力、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着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问题,扶贫责任意识不足,不具备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利于全村的脱贫致富。
(三)未能实现多维脱贫效果
1.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的分离。在扶贫实践中,贫困户的“精神贫困”现象比较突出,表现为:一是缺少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习惯于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二是思想观念落后,偏重于政府救济,而对脱贫致富缺乏信心。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的分离,导致我国不断出现脱贫速度逐渐减缓,返贫现象严重等一系列反贫困难题。
2.暂时脱贫与永久脱贫的错位。按时脱贫在“十三五”时期被列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为了应付精准考核任务,就会出现片面追求“短、平、快”而忽视永久脱贫的现象。同时,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因病返贫”“因灾返贫”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扶贫工作中存在过于注重暂时脱贫,返贫现象严重而导致永久脱贫效果不佳的“错位”现象。
二、实施精准扶贫的有效伦理对策
(一)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
公平是精准扶贫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而效率机制是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物质保障。第一,完善扶贫精准识别,加强扶贫精准考核。只有精准识别和覆盖,建立年度脱贫攻坚质量报告和督察问责制度,才能体现社会公平,提高扶贫水平,保障贫困户的基本生活,使扶贫制度平稳运行。第二,改进扶贫精准管理机制,完善扶贫精准帮扶机制。对扶贫工作进行统一规划与统一领导,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尤其要综合规划、统一协调扶贫基金的管理,对扶贫基金的使用、保值、增值等具体流程进行详细设定。
(二)坚持权力与责任相统一
政府的权力与责任是相对应的一对概念,政府权力的合理、有效运行是其履行责任的基本前提,而政府责任的履行是有效发挥其权力的根本原因和最终目标。从精准扶贫的实践与具体层面来看,各级政府必须实现其权力的合理规制,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能效。其中,最重要的任务是以权力规范权力、以法定的权利规范权力。同时,必须对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扶贫责任进行划分,使其各司其职、各担其责。
(三)坚持需求与帮扶相统一
贫困人口的需求可分为基本生活需求、医疗需求和精神需求等方面。立足于贫困人口的帮扶需求,需要坚持需求与帮扶相统一,为贫困人口提供多层次的帮扶措施。一方面,积极动员,遵循多渠道帮扶的实施原则。从贫困人口的特征和需求入手,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社区补充、家庭配合”的帮扶格局。另一方面,全面实施,实现经济、医疗和精神帮扶的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合理安排扶贫项目与资金,对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进行全面救助。
三、结语
精准扶贫是中国扶贫进行到新阶段后的新举措,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对于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性思想。本文的创新在于突破将精准扶贫局限的作为一项社会政策来进行研究的囹圄,从伦理学特有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公平与效率相统一,权力与责任相统一,需求与帮扶相统一”等有效伦理对策,以解决我国精准扶贫实践中潜在的伦理问题。
(作者段光鹏系中共中央党校2016级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李亚男系山东师范大学2016级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