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内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
2016-11-11张翅
张翅
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其临床能力培养的基础阶段便是在内科教学的过程之中。伴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临床医学专业资金投入的增加,内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例如,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培养学生临床能力的需要,内科教学的内容不能与学生的职业资格考试以及临床实践相适应,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欠缺,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等。种种问题表明,我们必须对内科教学做出改革,摒弃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注重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
一、内科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能力的手段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根本保障
良好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必须通过教师这一重要媒介来传播,可以说,教师素质的高低与教学质量的提升密不可分。为此,在内科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培养内科教学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现代教育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医学模式从以往的生物学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的模式。通过多种形式的运用,改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单向的填鸭式教学,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效果,最终使学生的临床能力得到不断培养与提升。第二,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负责内科教学的教师必须定期到医院实地进修学习,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深入研究临床病例,丰富自身的工作经验,只有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提升了,其教学水平才能够得以提升。第三,积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学校方面应该成立教学方法研究小组,安排内科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念与教学技术,确保他们能够及时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并且能够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内科教师应该做到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并且能够熟练运用。
(二)促进教学内容和执业资格考试及临床实践相接轨
医学生毕业之后要想从事医疗、预防与保健业务,必须通过由国家卫生部组织的执业助理或者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这使得内科教学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学校方面为了迎接这一挑战,必须组织专门人员对内科教学展开研究,细致分析内科教学过程中教学、执业资格考试以及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问题,推进内科教学的改革进程,促进教学内容与执业资格考试以及临床实践三者之间的融合。
(三)不断完善临床见习与实习基地
在内科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都不容忽视,除了注重在课堂中加强对学生的理论教学,必须在实践中对课堂理论教学的成果进行巩固。因此,要想培养出理论水平与临床实践能力高超的实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必须注重对临床见习与实习基地进行完善。首先,学校方面应该对学生见习、实习的目标进行明确。医学专业教学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而学生的临床见习与实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临床能力。其次,学校与基地双方要不断动员汇总其他的医药卫生单位以及政府部门等投入到实习、见习基地的建设中,确保医学专业的实习生能够在临床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再次,加强实习、见习基地的管理水平。为此,必须增强实习、见习基地的教学意识,使带教管理不断规范化发展,提升带教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带教水平,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医学检查、教学查房、病历书写等培养训练。此外,学校方面必须加强与见习、实习基地之间的联系,加强二者在学术研讨、科研合作以及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内科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与渗透。
(四)坚持临床小讲课与内科疑难病例讨论相结合
在内科教学的课程中,必须坚持定期结合医院的临床实例,为学生讲解内科常见病症的基本知识,传授诊断操作技能。此外,还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内科大查房,带领学生深入探讨一些临床中出现的疑难病症,学习各专业前沿知识,使学生对国内外医学发展的新动态掌握充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可以说,该教学形式作为内科教学理论的有力补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临床能力。
(五)积极改善教学条件与工作环境
作为科学教学的物质保障,教学条件与工作环境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良好的教学条件与工作环境能够促进内科教学的顺利开展,弥补学生在实习或者见习工作中的不足。为此,学校方面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引进现代化教学设备,积极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例如建立多媒体教室、现代化实验室、建设内科模拟病房等等,为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创造条件。
二、结语
医学专业开设的目的在于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医药卫生人才。在内科教学中,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学校方面应该予以重视,为提升学生的临床能力创造条件,增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作者单位: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