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

2016-11-11罗心欲

决策探索 2016年20期
关键词:支部贫困地区总书记

罗心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高度,就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其中,有关党建扶贫的思想构成了扶贫开发思想的特色部分,体现了统筹推进“新的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的战略考量,是制胜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法宝。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建扶贫的重要思想,推动扶贫工作与党建工作的有机融合与协调发展,把党的力量挺立在脱贫攻坚前沿,坚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把握党建扶贫的深刻内涵

党建扶贫思想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它不单指一种扶贫模式,更是在党的领导语境下实施大扶贫开发战略的一条现实路径,其实质是以党建为灵魂、以扶贫开发为媒介与手段,形成“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常态和生态。虽然党建、扶贫不属于同领域工作,但两者间有着相通规律和密切联系,这使得党建和扶贫工作共同部署与推进成为可能和必要。

一方面,扶贫为党建提供实践平台和检验标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从中可以看出,扶贫开发是关系党长期执政和人民切身利益的事业,具有党建扶贫的特点,定位和评价扶贫开发的重要性具有战略和战术上的双重意义。实现共同富裕、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践行党的宗旨、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补齐民生短板、推动社会各阶层和各群体协调发展,都需要扶贫开发。此外,扶贫开发也是检验贫困地区党建工作成效的主战场。做好扶贫工作,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党的执政使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任务。这是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实践和理论课题,成为扶贫工作的政策依据和逻辑起点。

另一方面,党建为扶贫提供组织保障和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抓好党建促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将党建思想引入扶贫开发的政治考量,构成习近平党建扶贫思想的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一环,推进扶贫开发、主打脱贫攻坚战,必须以党建挂帅,发挥政治引领、政策指导、资源整合功能,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摘帽”。实施党建扶贫,就是在各级党委领导下,抓好扶贫攻坚这一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通过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助推扶贫工作组织化、精准化和制度化,开创扶贫、党建互动双赢局面。

二、夯实脱贫攻坚的组织基础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扶贫开发工作部署的堡垒。一个团结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就是一面引领发展的旗帜、一个决战贫困的指挥部。如果农村基层党组织长期软弱涣散、领导乏力、职能缺位,势必影响农村的生产发展与和谐稳定。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从长远来看,“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这是扶贫工作的根本。

扶贫先扶本,本固事业旺。要着力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一要“配强”。抓住县乡换届契机,选优配强村领导班子及村组干部,增强贫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造血功能”,激发其凝聚力和战斗力。二要“扶弱”。除自然条件制约外,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是不少贫困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要投入党建扶贫专项资金,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有效破解其不善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和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难题。三要“外援”。村级领导班子想要建强,除自身努力外还需借助外力。要向贫困村精准选派有拼劲、会扶贫、能吃苦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利用他们的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政策、声音传达好,把各类扶贫资源整合好,帮助抓好村班子建设。四要“结对”。探索跨区跨行党组织结对共建模式,借力有关城镇居委会、企业或社会组织的基层党组织,为扶贫村工作带去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活力。

三、发掘党建扶贫的工作“交集”

开展党建扶贫,关键在于找准党建与扶贫工作的切入点、连接点。当前,有些地方的扶贫工作与基层党建工作融合程度还不够,就扶贫而抓扶贫,就党建而抓党建,存在党建与扶贫“两张皮”问题,党建扶贫仅停留在口头上。要扭转这种局面,就必须创新思路,健全机制,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将“两张皮”拧成“一股绳”。一要探索“党建+”扶贫工作模式。要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开展支部和产业对接,建立支部+公司(或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电商、基地)等基层党建助推扶贫工作“联合体”,做好“支部引路、产业铺路”。尤其要拓展支部设置渠道,探索将支部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种养基地、流动党员集中地,把党员、致富能人和群众“聚”在产业链上。二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只有每个细胞都活起来、用起来,党建扶贫才能得到落实。要突出党员主体地位,搭建党员履职平台,设立党员责任区、示范岗,引导党员“亮身份作示范”“践承诺转作风”,推动党员积极主动联系服务困难群众、示范带领精准脱贫。要立足长远开展“双向培养”活动,把村干部和先进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或村“两委”后备干部。三要增强困难群众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扶贫先扶志、提振精气神,是制胜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内因。要凸显党建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及时准确传达中央和上级有关政策精神,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四、建立扶贫开发的责任体系

扶贫开发是一项影响全局的系统工程,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是各级党委和党员干部肩上的现实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是我们的最大政治优势。”以党建之手部署扶贫工作、落实扶贫责任,激发党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是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基础。

按照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扶贫开发要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自上而下将工作链条延伸到底。一要坚持好党政“一把手”抓总责任制和“书记抓、抓书记”制度,签订扶贫工作包保责任状,严格问责,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责任。通过党政“一把手”率先抓扶贫,总揽全局、统筹安排、层层推进扶贫工作开展。二要运用好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扶贫绩效考核这根“指挥棒”,把扶贫开发作为检验考察、培养锻炼、选拔使用优秀干部的重要依据,落实贫困地区的主体责任。通过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创造好干部出自基层、走向基层的用人环境。三要发挥好有关行业、部门、发达地区的对口帮扶作用,落实帮扶主体的协作责任。四要提升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工作效能,落实扶贫职能部门的工作责任。五要加强对扶贫资金安排使用的监督管理,从严惩处截留、挪用、贪污扶贫资金的违法违纪行为,落实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管责任。今年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大了通报曝光力度。总之,各级各方面都要把工作重心下移、落实责任,齐心协力打好扶贫攻坚战。

(作者单位:中共梅州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支部贫困地区总书记
支部联建润“甘泉”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