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收购“优步”涨价是必然
2016-11-11田妞
田妞
滴滴收购优步了。
作为普通上班族,人们十分关注以后打车会花更多的钱吗?其实这个答案是肯定的。
毕竟经验告诉我们,合作能获得更大的盈利。据2015年优步官方透露,在中国一年亏损10亿美元;滴滴虽未公布数字,但有媒体粗略计算其2015年至少亏损100亿元人民币……所以,面对前段时间双方对收购传言的否认,其实宁静只是在为更大的暴雨做预演,商人们永远知道如何选择对自己更有益。
为了不再赔钱,为了获得盈利,合并是必然的,当然涨价也是必然的。接下来,就让我们用三步论证下这个必然性。
第一步:涨价是大环境下的现实所趋。
说到滴滴优步涨价话题,还是不得不提前些日子《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出台。
“办法”的颁布使网约车公司受到的监管力度更大,网约车的准入门槛有所提高。开具发票、政府指导价格、驾驶员管理、责任承担等都会增加平台运营成本。
这两大企业合并后作为该行业的“老大”,必然受到更多的关注,必将会进行多方整改,为了降低成本,收回投资,那么涨价就是必然的。
第二步:消费习惯养成,烧钱推广结束。
从2012年滴滴进入市场以来,网约车行业慢慢走入大家的视线。然后有了快车,有了易到(道),优步也进入中国。为了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开始烧钱进行推广,猛烈竞争。
很显然,如今的人们出行开始越来越多使用网约车,消费习惯已然成型,大家认同了网约车的价值,并对它产生一定的依赖。其中,滴滴和优步对大家的出行方式养成起了尤为重要的作用,为整个行业新发展模式创造出了条件。
其实从今年6月起,不少常用滴滴和优步的小伙伴已经发现这两个公司在悄然涨价,例如:王先生最近使用滴滴车,6.3公里的路程,通过微信支付花了17.1元,其中包括里程费11.3元,时长费(11分钟)5.8元,算下来,不便宜呀。而同时,有司机也在抱怨相关补贴也在变少。这正是网约车烧钱推广时代结束的一个标志,显示出这个市场正在慢慢回归它的“正常价格”。
第三步:绝对垄断形成,
竞争者却了了。
今年6月,滴滴出行宣布融资70亿美元,当时估值已经超过250亿美元。与此同时,优步宣布,全球G轮大概融了60亿美元,公司估值达到625亿美元。
收购之前,在中国市场这两大巨头便依靠多轮融资,不见硝烟的价格战旷日持久。当然,消费者是最大的受益人,享受到了丰厚的折扣和促销优惠。之前虽然网约车在悄然涨价,但两大巨头为了一争高下,价格战从未停止。
然而两个巨头合并后将彻底在行业内形成绝对垄断,不再提供优惠,回归“正常价格”只是第一步。由于市场无其他有力的竞争者,一家独大将拥有一定的定价权,从市场规律看,涨价是一种必然。
通过以上三个论证,我们不难发现滴滴收购优步中国后,涨价是种必然趋势,而前一阵国家有关政府部门所担忧的网约车垄断现象,恐怕就要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