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青年教师成长的困境
——基于湖南省A县X学校的个案研究
2016-11-11陈思
陈思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青年教师成长的困境
——基于湖南省A县X学校的个案研究
陈思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体现为成长方向迷茫,成长动力不足,成长道路难行,成长土壤干涸,成长机制匮乏。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引领,待遇低下,任教科目复杂,培训机会稀少,工作环境恶劣。
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困境
一、前言
九年一贯制学校是指通过整合一定学区内的若干小学和中学,实行一体化教育,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的一种学校。[1]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及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工作分类推进与评估指导意见》中都明确提及要建立九年一贯制学校,其初衷是优化、统筹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然而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却由于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以及计划生育的普及导致生源锐减,伴随着撤点并校序幕的拉开而无奈整合的。为解决农村生源流失、师资及办学经费不足等问题,广大农村地区出现了许多由中学和小学拼盘式合并组成的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当前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教师专业成长严重受限。
2012年,教育部等五部委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立足“底部攻坚”,下大力气补齐“短板”,把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而农村青年教师作为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生力量和未来的中流砥柱,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4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共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4639所,占初中学校总数的27.11%。教职工总数为1102498人,其中初中专任教师475624人,小学专任教师483924人。①也就是说,在当前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中仍有12.97%的教师并非专任教师,这其中的大多数势必来自农村学校。当前我国学者针对如何促进农村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了不少策略,但很少有人深入剖析当前农村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困境及其原因,而策略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否行之有效还需联系具体实际,因此,分析当前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及其原因就显得颇为重要。
二、X学校基本情况
X学校所在的T乡隶属湖南省A县,原本是独立的乡,辖区内共18000多人。X学校距离镇中心20公里,半小时的车程,原是一所独立的初级中学,其教学曾有过短暂的辉煌,中考成绩连续三年排名全县前茅。但随着20世纪90年代撤乡并镇的浪潮,T乡被并入了邻近的M镇,X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渐渐呈下滑趋势。由于M镇乃A县除县城之外最大的镇,因此许多青年教师视X学校为一块踏板,在X学校转上一圈,多则三五年,少则一两年,便纷纷以各种名义调到了镇上或县城,史上最快调离的教师仅就职一个月就以借调的名义去了县城。2006年,随着生源的急剧减少和学校布局调整,原本的X中学和X小学合并成了现在的九年一贯制X学校。X学校合并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后的这十年,每个年级均只有一个班,教学成绩不忍直视,小学六年级毕业抽考成绩偶尔能排进全县前30(全县共74所小学),但更多时候排在全县倒数十名之内,每年中考考入县一中的人数从未超过3人,有时甚至仅1人或没有,而录取的还得靠县里的特殊照顾。
X学校目前共有教师30人,其中青年教师17人(本文将青年教师定义为年龄在30周岁及以下或教龄不超过10年[2]),占教师总人数的56.67%。共九个年级,九个班,学生315人。近年来受国家各项政策的优待,青年教师的来源多样,详见表1:
表1 X学校青年教师来源统计表②
如按照国家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班师比以及生师比来看,教师显然是绰绰有余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尤其是刚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工作繁重而冗杂,毫无专业成长可言,极其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心力交瘁,只想逃离。教师无法成长,无心教学工作,导致学生成绩差,缺少自信心,得过且过。学生缺少学习动机和目标,浑浑度日且不听管教,又导致教师工作受挫,难以为教。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
三、X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困境及原因分析
西南大学兰英教授指出: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基于个体体验,依据职业发展规律不断提升、改进自我以顺应职业发展需要的过程,具有生命性、发展性、专业性、终身性等特点。[3]笔者通过对X学校进行调查了解,并与青年教师及相关领导访谈,了解到当前X学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存在的困境及其原因如下:
(一)领导前辈无心,成长方向迷茫无措
这首先体现在结构上的年龄差太大,老教师无心引领青年教师成长。上文提到,当前X学校共有教师30人,其中青年教师17人,然而,剩余的13名全部为50岁以上的老教师,30岁-50岁之间的骨干教师人数为零,教师结构相当不合理。老教师大多已成为祖辈,忙着怡儿弄孙,能完成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已经不容易了,一有空暇时间便约着打牌,颐养天年,根本无心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其次是领导阶层过于年轻化,不知如何带领青年教师成长。目前X学校的行政人员由1名校长、1名工会主席及4名主任组成。其中仅工会主席和政务主任是长年任教于此的本地老教师,而校长及另外3名主任皆是来自镇上乃至其他乡镇的青年教师,其中今年刚上任的教导主任年仅23岁,从教刚到第三年。领导阶层的年轻化使得整个教师队伍的成长缺乏明确的引导,青年教师自身便更加迷茫。再次是优秀教师严重流失,骨干教师空心化导致青年教师成长无人引路。当前X学校仅有一名常年任教于此并担任班主任且即将退休的教师评上了高级职称,老教师学历普遍偏低,仅1人是师专毕业,其余人要么是民办教师转正,要么没有正式上过大学。他们除了比青年教师有经验,很多方面比不上如今拥有本科学历的青年教师,因此青年教师想要学习和成长却不知从何下手。
(二)待遇相对低下,成长动力供给不足
自2009年教师工资制度改革以来,教师的工资被划分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其中前两者是基本工资,按照国家统一的标准发放,后两者则根据各地区各学校的具体状况而有所不同。[4]据了解,X校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大约1500元/月,年终还会发一笔绩效工资,但这部分绩效工资却是从教师原本应每月发放的绩效工资里扣除30%而留出来的,并非额外增加的。处于偏远山区的X校几乎没有多少财政收入,因此教师的津贴补贴也就不言而喻。即使自2013年起,随着武陵山片区农村教师人才津贴的下发,X学校的教师能享受到每月500元的补助,可工资也就每月2000元左右,加上年终绩效和各种津贴补贴,一年的收入也就3万元左右。然而,与此相对的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A县的房价物价都飞速上涨,A县的农民工在县内能有150-220元/天的工价,在长沙或其他城市甚至能挣到300-400元/天,于是学历并不高的家长纷纷看不起教师职业,更加轻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严重导致新“读书无用论”的抬头,使得教师的心态不平衡,无心教学。这在青年教师队伍里体现得更加明显,X学校几乎所有的青年教师都是本科毕业,他们的同学、朋友大都留在城市工作,工资待遇是他们的3-4倍。逢年过节同学聚会时,他们感觉自己很没面子。4位初中后考入免费师范的教师更是表示他们非常后悔选择了这条道路,不如念完高中后考个好大学,因为近5年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每年在A县计划招收初中毕业的免费师范生30-60人,且要求中考分数很高,不少就读的人都是原本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农村青年教师的待遇低下导致其社会地位低下,加上工资待遇基本固定,教学用心与否和工作量多少等与工资高低并没有多大联系,因此青年教师并没有发奋成长的动力。
(三)任教科目复杂,成长道路寸步难行
自2011年开始启动教师编制改革以来,湖南省的大多数地区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不再按之前的班师比而是按照生师比来确定教学编制。不论是按照小学的19:1,还是初中的13.5:1的比例来看,X校的教师编制无疑是绝对超编的。然而,考虑到X学校九个年级,且一个年级仅一个班的现实状况,教师的教学任务却是非常繁重的。
表2 X学校青年教师任课情况及工作量表③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X学校青年教师分工最突出的特点是跨年级幅度大,跨学科范围广。在这17名青年教师中,除去4名行政人员,任教年级跨小学和初中的有7人,占到普通青年教师总数的53.85%,13号老师的教课对象更是直接从一年级跨到五、六年级再跨到九年级,且不说学生的年龄差距太大,心理认知特点完全不一致,其任教的还是完全毫不相关的科目,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不可谓不艰辛。不少青年教师反映他们基本没有专业成长可言,平均每人要负责5~6门课,往往是学校缺哪门任课老师就将新调入的老师填补上去,也不管教师所学专业是否对口或者是否能胜任。虽然看似课表上国家规定的课程都开上了,事实上并没有真正上到,如音乐课基本上是由英语老师兼职的,初中的生健课都是由生物老师兼任的,科学、校本等课基本是语文或者数学老师上的等等。这不仅反映出许多课程的师资紧缺,更是导致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之路难行的关键因素。如上表所示的5号、7号和9号教师,他们所任的科目多达8-9门,甚至身兼数职,仅仅备课就要耗去他们大半的时间和精力了,加上还要处理与学生相关的各项事宜,根本没有时间去关心自己如何成长。更令人忧伤的是不少青年教师都表示他们都是被赶鸭子上架,被迫教着自己并不熟悉的课程。如5号教师是小教大专毕业的免费师范生,一毕业就被分配到X学校担任初中毕业班的物理和地理老师,仅仅因为他是为数不多的男老师之一。
另外,通过调查了解,X学校教师“教非所学”的现象非常严重,因为语文和数学老师超编而副科教师和英语教师紧缺。15号教师是通过特岗计划招聘来的体育教师,却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去教七年级的历史,结果期末考试全班仅有1人及格,他表示自己实在是难以胜任,完全是被逼无奈。7号老师原本是小学数学老师,却因为学校实在是没有英语老师,因此就把本科毕业英语过了四级的她临时调过去教初中英语。据调查,X学校自2006年合并以来专业英语教师从未达编,多则2人,少则1人甚至没有,且英语教师大多来自外地,1~2年就调走了,因此原本要求在三年级开设的英语课程不得不拖至五年级才开,每年中考英语能及格的学生基本不超过3人。而另一方面学校领导则表示实在是没有办法,他们要平衡每位教师的课时量又要考虑到学校缺少副科专任教师的实际情况,只能让每位老师同时兼任统考科目和非统考科目的课程。有时实在没有专业对口的教师,不得不抽调别的科目的教师临时填补。2015届的毕业生初中三年内仅英语老师就换了5个,中考时全班仅1人及格。如此混乱杂多的任教科目及教师流水般地调动直接导致青年教师无法专业成长。学生学业成绩差,教师职业满意度低。2013年通过特岗计划招聘到此的音乐老师X表示,她宁愿一个人教全校的音乐课,也不愿像被学校安排的那样去教一个班的数学,因为她本就是艺术生,读书时数学成绩并不好,她也不喜欢数学,学校却让她教小学高年级的数学,使她非常郁闷。任教科目的繁杂和大幅度的跨年级教学让许多青年教师不知该往哪条路上成长。2014年新调入的校长坦言,她刚到任在安排课表时曾考虑要按青年教师所学专业来给他们安排相应的课程,希望能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结果当时在X学校任教多年的教导主任告诉她,X学校从来没有什么教师专业成长可言,后来她也发现鉴于X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实没法完全让教师按其所学专业任教,因为这样一来英语、美术等课程根本没人承担。
(四)培训机会稀少,成长土壤干涸皲裂
X学校身处的A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教育和经济发展一直比较落后。在20世纪90年代末,外出培训经费由政府负担时,还有不少教师有机会出去培训,自从本世纪初教育经费改革后,教师外出培训的经费需要学校和教师自己负担,教师们就很少有机会也不乐意外出培训了,青年教师更是缺少培训的机会,更准确地说是缺少实际有效培训的机会,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职前培训缺少且不实用
除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培养的免费师范生在大学四年(小教大专是五年)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及实习外,特岗教师、招聘教师及代课教师绝大部分并非师范出生,也没有从教经验,更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职前培训。由于A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师资紧缺,近年来大量招募教师,招聘条件比邻近的县市都要低,因此许多考不上本地教师编制的邻近县市的毕业生都选择先考入A县,再想办法调回或是考出去,这就让很多并不具备教学能力的各岗位回乡的毕业生融入了教师队伍,导致A县的青年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尽管A县每年都会对新入职的教师进行3-7天的入职培训,但培训的内容一般限于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且多数是以讲座、报告等形式来展开,X学校的青年教师普遍反映这样的培训根本没有什么意义,在后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并不能起到作用。
2.职后培训形式化倾向严重
当被问及职后培训的情况,X学校所有青年教师全部表示非常无奈,尤其反感所谓的远程培训。首先,近三年来,X学校的青年教师能够实际外出参加培训的仅限于初中毕业班的教师去到县城参加学科会及骨干教师培训。其次,校本培训几乎就是普法知识培训与考试、师德师风建设培训与考试及班班通培训,完全是走过场的培训。最后,自从湖南省实行教师考核学分制以来,几乎所有青年教师每年都必须参加2次各类国家级或省级的远程培训,并要达到指定学时才能拿到学分。此类培训时间长,不仅需要学满时间,还需要在指定的群组里发言、讨论、提问、提交作业等,大量浪费教师的时间。绝大部分的青年教师表示他们都是在备课或者批改作业时开着电脑让其播放,根本不管到底要学习什么内容。最初他们也认真听过,发现培训的内容在X学校根本派不上用场,因为视频实录的学校都是城市里非常好的中学,学生基础好,英语口语水平甚至比X学校的教师还好,根本没法按照他们的方式教学;专家或名师们的讲座或理论知识也不过是夸夸其谈,他们根本不了解基层的现实状况。另外,每年都要学习,不仅自己要学,由于X学校教师年龄结构的问题,几乎每位青年教师还得帮助一位老年教师学,帮他完成任务从而获得学分,也就是一人要学3-4门课程,整个寒暑假都几乎被培训霸占了。所以青年教师一致哀叹远程培训是浪费资源,增加负担,却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五)工作环境恶劣,成长机制体制匮乏
1.生源流失过度,家长配合度低
X学校每届六年级基本都有40多名学生,然而每届七年级基本只有30名左右,还包括从外地转回来的学生。也就是说每年小升初的时候大约有15名学生会离开X学校,他们要么进入镇中学,要么跟随父母去长沙或者别的地方。据了解,合并后的这10年,X学校每届六年级毕业的前10名会选择留下的不会超过3人。生源的过度流失使得学生自信心降低,进而失去学习动力,导致学业成绩差。另外,X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不少来自单亲家庭,甚至是孤儿,他们的家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大多数家长并不关心孩子是否健康成长,也不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只希望孩子能平安地过完九年,完成了义务教育的任务就好。尤其很多在外务工的家长,长期缺少与孩子的沟通和联系,平时完全放任孩子,一旦出现什么意外状况就会跑到学校闹腾,把责任全部归咎到学校和老师身上。所有的青年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都对这种现象表示特别失望。他们努力工作换来的却是家长的恶语相向和学生的屡教不改,久而久之,教师也滋生出不满和厌烦情绪,不愿再尽心尽力工作,也不再追求其专业成长,只求熬出头。
2.办公氛围淡漠,教学资源缺乏
由于X校位于大山深处,条件异常艰苦。教师们没有独立的住房和办公室,尤其是青年教师,都是两人住一个二人套间,这就是他们居住和办公的场所。每人大约12平方米,放下一张床、一张办公桌和一个衣柜几乎就没有什么剩余的空间了。教师备课、学习几乎都是自己一个人,尤其像英语这种科目甚至根本找不到人讨论和交流,刚上任的青年教师甚至连基本的英语课堂教学环节都不清楚,教学技能也不具备,只得上课前临时抱佛脚观看网络视频学习。另外,虽然学校在2013年勉强通过了义务教育合格学校验收,但仍有许多教学资源和设备缺乏。如学校的运动设施基本没有,仅操场上伫立着四个孤零零的篮球架;阅览室不过是大门紧锁的“藏书阁”,所藏书籍大多是十年前留下的,几乎没有学生去借书;实验室也不过是因为中考时硬性要求要考生物、物理和化学的实验操作才会在必要的时候让学生进去;学校能为教师提供的教辅资料除一本教案外再无其他;美术课形式非常单一,小学时除了铅笔画就是水彩笔画,尽管中考时美术有30分的分值,但只会在九年级下学期时恶补知识点,至于动手作画基本不会有,因为学生根本买不起昂贵的画具。诸如此类教育教学资源的大量匮乏,导致教师的教学与成长处处受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农村九年制学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提出了八大措施让农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教育部部长袁仁贵在今年两会上答记者问时也说到办好农村教育,关键是要把农村教师队伍建好。而要把农村教师队伍建好,让他们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关键在于让他们安居乐业,健康成长。湖南省也紧随国务院的步伐颁布了《湖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并列出了八个方面的相关内容来建设农村教师队伍,但并没有对农村九年制学校青年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给予特殊关照,也没有专门针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这一内容提出相关改善意见。因此,要促进农村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还需要国家政府部门加大关注度与扶持力度,为其成长铺垫基石,优化师资结构及资源配置,建立健全青年教师成长机制搭建有效平台,拓宽农村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渠道,进而激发其成长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其自发地成长。
注释:
①数据来源: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jytjsj_ 2014/2014_qg/201508/t20150831_204489.html.2016-3-20。
②数据来自X学校教导处。
③节选自《2015-2016年下学期X学校教师任课情况及工作量》。
[1]王晓华,汪长明.关于农村地区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思考——基于安徽省望江县新桥中心学校的办学实践[J].特立学刊,2014(4):39-44.
[2]王彦杰.农村小学青年教师激励管理的问题与策略研究——以山东省五莲县为例[D].西南大学,2011.
[3]兰英.论全球化视阈下的教师专业成长[J].外国教育研究,2009(4):34-37.
[4]姚时会.绩效工资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3.
Analysis of the Dilemma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Young Teachers in Nine-Year Education Schools in Rural Areas——A case study of X school in A County,Hunan Province
Chen Si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Yunnan 650500,China)
Young teachers in rural areas face many dilemmas in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mainly reflected in the confused growth directions,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power,and lacking growth mechanism system.The main reasons are lack of guidance,low treatment,complex teaching subjects,scarce training opportunities,and the poor working environment.
the countryside;nine-year education schools;young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dilemma
G451.2
A
1001-7070(2016)05-0152-05
(责任编辑:彭志雄)
2016-08-12
陈思(1990-),女,湖南益阳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2014级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理论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