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共享绿化建设成果
2016-11-11庐阳区市政和园林绿化管理办公室副书记副主任张斌
□庐阳区市政和园林绿化管理办公室副书记、副主任 张斌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共享绿化建设成果
□庐阳区市政和园林绿化管理办公室副书记、副主任张斌
本文作者(右1)在现场向有关领导汇报绿化建设情况
庐阳区围绕打造全省首善之区和辐射源的总体战略目标,始终将生态建设放在首位,持续深入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工作。在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增加绿量的同时,不断提升品位、打造精品,实现绿化面积新拓展,园林品质新提高,景观面貌大改善,服务发展上台阶,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的幸福生活指数。在抓好农村造林绿化工作的同时,城区实施了公园、节点游园、道路绿化配套、道路精品绿化。
一、真抓实干,争创绿化新佳绩
庐阳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园林绿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造林绿化工作连续三年被合肥市政府评为造林绿化先进县(区);三十岗乡被授予“全省森林城镇”和“植树造林20佳乡镇”荣誉称号;在全市2014年度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考核中,庐阳区取得全市A类区排名第一;三国遗址公园、逍遥津公园和杏花公园分别被评为2013、2014和2015年度“五佳”公园;庐州公园一期项目荣获2014年省级城镇园林绿化精品示范工程。环城路等六条道路被评为2015年度合肥市首届文明街巷(道路),亳州路养护荣获2015年度全市“十佳”绿化管养精品示范路等称号。
二、围绕中心,提升人居新环境
近年来,庐阳区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最美丽幸福的首善之区”,率先全面小康、率先实现现代化目标,引领新常态、抢抓新机遇、锁定新标杆、明确新定位;按照城市“1341”的发展思路,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绿化、亮化、美化,全面推进“美丽庐阳”建设步伐,提升人居环境。按照量的突破、质的飞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形成三位一体特色,促进绿化事业跨越发展。
本着“民生优先、功能完善”的原则,着力打造精品工程,按照“500米见绿、1000米见园”的要求,对城区老旧公园、游园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同时利用城区居民区或单位空闲地见缝插针。重点实施了庐州公园一期、海棠公园、紫桐公园、四河生态公园和瑞园、畅园悠园和“城市阳台”等项目,以及建设庐阳国家湿地,突出公园主题、完善健身休闲设施。
道路绿化本着“建设一条、绿化一条和边建设,边绿化”的原则,先后对时雨路、界首路、固镇路和蒙城北路等绿化进行改造;对亳州路、寿春路、颍上路道路绿化和市政设施,系统修复提升,并在重要节点增植草花和绿化造型、点缀景石,呈现出“一路一品、一街一景”,实现普遍绿化、地被覆盖,宿根花卉与色叶植物相互映衬的新景观。
海棠公园
三、多措并举,提高工作新成效
我区于2012年率先在全市成立了市政园林管养机构,严格按照市级管养标准和技术规范,不断创新管养体制,在工作中努力探索新思路、新举措,逐步形成了绿化市场化管养、财政资金逐年增长、监督考核全覆盖、人员先培训后上岗、营造宣传浓厚的氛围、保护绿化成果措施到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监管考核体系,确保城区绿化管养水平质的飞跃,绿化水平逐年提升。
四里河滨水生态公园
四、超前谋划,谱写绿化新篇章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严”为标准,“实”为担当,永不自满,发扬永不懈怠的精神和意志,进一步提升工作实效,创新发展,扎实提升园林品质,完成各类绿地的建设和改造。工作中强有力地推进了海棠公园、四里河滨水公园和畅园悠园及杨岗路等绿化项目建设,新建八公山路游园、南淝河游园等绿化项目,完成董铺水库水源保护区生态湿地一期工程、滁河干渠二期和庐州公园二期工程建设任务,加大庐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力争经过3-5年的建设发展,在“十三五”期末,实现国家级湿地公园正式挂牌;北一环、寿春路等道路绿化和道路节点游园被精心打造成精品,以点带面,提升绿化景观和生态建设水平,以及发展垂直绿化、立体绿化,丰富全区景观绿化层次。
庐州公园
2016年在城镇绿化提升行动中,已完成植树造林1500亩,完成四里河滨水生态公园、半岛公园、紫桐公园和洪河路、金池路绿化建设;海棠公园一期已完工并对外开放,完成绿化93.74万m2,其中新增绿化面积67.64万m2,提升绿化面积26.10万m2,占市下达任务的116.1%。
总之,庐阳区将持续推进辖区的城乡绿化,通过提质增量争取在“十三五”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7%、城市人均公共绿地达14m2、森林覆盖率29%,为合肥市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建设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亳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