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匠心的温度

2016-11-11

出版参考 2016年9期
关键词:阳刚套书装帧

我一直略带固执地认为,图书之于编辑,就如同手作之于匠人。编辑制作书稿,初看和操作流水线上的熟练工并无太大区别,只需按照既定的流程,遵守固定的法则,便能顺利完工。但入门久了,便会渐渐明白,当作者把文稿交付于你,就好比是手艺人开启了全新的创作之旅。有据可循的技法并不是评判水平高下的唯一标准,倒是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略显虚无的经验大法和力求臻美的心气才是修炼之道的加持所在。或许基于这些不太成形的私人体悟,我在拿到著名儿童作家翌平的四本文稿时,就默默发愿,要把这个书系当作一个手作品去打磨、修饰、润色;希望它成为一套兼具作者灵魂和编辑温度的小书。

深挖内容之本

毫无疑问,翌平的文字充满蓬勃的生命力,他的选材也往往另辟蹊径,少年的觉醒,少年的成长一直是其创作的重心和内核。正如著名作家曹文轩所评:“翌平的文字,使当下的儿童文学,出现了新的维度,新的走向,新的境界,新的阅读感受。”既然是如此优秀且独特的作品集,就不应局限修改编排文稿这些基础性的工作,我决定深挖“内容之本”,欲借圈内大腕之笔,畅谈翌平“感同身受的生命烙印”“欢快纯真的阳刚之气”。这些热切诚恳的文字或委托作者约稿,或为我从报刊文论中细致摘抄,最后也集结了一大批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的肯綮之语。但我仍然希望作者能从文本背后走到读者面前,于是拜托翌平老师提笔写个后记。翌平爽快答应了,将他这些年的创作理念和个人体验娓娓道来。经过几番努力,大家们的推荐语、序言、评论、后记最终被稳妥地安放在正文的前后以及封底,互为印证,完整融贯,既为图书打造厚重质感,也为读者走近作者,亲近文本增添详尽注脚。

运用装帧之道

如果说作者创作的文稿是图书的灵魂,那装帧设计就是人脸的装饰。图书的气质多半从“人脸”的神色和五官的高低散发而出。按我粗浅的理解,“装帧之道”始终需服务于“内容之本”,翌平的书正是一个不错的例证。这套图书规模不大,两册小说,两册童话。可在快速确定了开本之后,不同的题材和迥异的文本字数使我不禁有些犯愁。该如何将这些鲜活跳跃却不受约束的文字限定于一个合理的版心,既保证页码的均衡又不失原本的样貌?这时,复审老师给了我一个大胆的建议,将四册图书做两个不同的版心,使用不同的字体和字号,但需通过完整的设计语言将这些差异高度统一,以便达到求同存异的效果。看来,装帧设计的大方向仍然是图书能否顺利推动的突破口。正当踟蹰不决之时,翌平文案上的“新阳刚主义”五个大字给了我巨大的启示。翌平作为国内儿童文坛“新阳刚主义”标志性人物,一贯擅长以独特的男性视角审视童年过往。如能将“新阳刚主义”的文本特质作为装帧设计的关键词,那是否就能破解之前所遇到的困扰呢?思考再三,我将“极简、干练、线条感”等理念传达给了图书设计师,她也给了我不错的反馈。这套书最终呈现的装帧并不花俏,以直线、小圆点等较为简洁的元素和装饰感较强的线条小图为主,对不同的版心和字号呈现了极强的包容能力。正文的两种字号分别为细黑和新报宋,也非常的简约、清爽。而这套书的书系logo更是简约之集大成者。没有一味模仿市面上花花绿绿以图标为主的大logo,而是将文字有序地排成一个皇冠的形状,“新阳刚主义”作为皇冠上耀眼的珠宝整齐地点缀其中,低调别致,极具形式感,又和翌平的文本内涵和作者定位不谋而合。

巧用印制工艺

除了装帧设计,纸张和印制工艺的选用对于一本书的品相显然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的儿童文学类书籍,封面惯常用250克铜版纸,好一些的品质书可能会用到纯质纸。工艺相对来说也不复杂,亚膜和亮膜,配以uv或起凸。但翌平这套书并没有走这些常规的路子,之于我和我之前的图书来说,也算是经历了一次“装帧之变”。当然,这些变革和精进都脱胎于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和失败——至今仍对刚拿到做了亚膜效果的假书心有余悸,展现在我面前的竟然是四本灰扑扑、粗糙劣质的“旧书”,本身就有些做旧的插图被覆了膜之后更显得毫无生气。我顿时有一种堕入深渊万劫不复的奔溃之感,难道悉心打磨了这么久的半成品就只有如此糟糕的品相?难道我之前所有为图书所付出的努力都要付之东流了?我枯坐在办公桌前,有些不知所措。幸好复审老师为我及时注入信心,建议用纯质纸打样再试试,纯质纸更为细腻,应该效果会更好。果然,纯质纸的效果令我舒了口气,但总觉得还差那么一点儿,如果能在工艺上也能凸显翌平的“阳刚气质”,那就更完美啦。最后,经过和几位老师的商议合计,我们选用了亚膜上再做压纹的工艺,压纹粗糙的颗粒感,倒是和翌平粗粝的阳刚气质非常吻合,而且印制成本也比纯质纸低不少。考虑到封面整体比较低调,我又坚持在书名上做一个uv的工艺,以做提亮之用……

就这样,在经过无数次的“无路可走”和“峰回路转”,现在,散发着油墨清香的翌平新书正安安静静地躺在我的办公桌一隅,虽然带着生涩,带着缺憾,并不那么圆熟,不那么精致;但真的如同我亲手创造的手作一样,从无到有,有情怀,有内涵,有寄托。回想起那些和文稿相依相伴的普通日常,不知怎的,心生感概:以前的人喜欢称编辑为编书匠,也真是恰如其分。一来编辑的确是个手艺活儿,二来做编辑的人总会带点莫名的匠气,也需要独具匠心。每个散发光芒的编书匠想必都是如此这般踏上修行之路,用匠人精神修满这一世,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沉淀和蜕变中,将携带体温、怀揣匠心的作品交付于读者,交付于自己。

(作者单位系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猜你喜欢

阳刚套书装帧
《了不起的故宫》
我们学校是书的海洋
康熙:阳刚雄健
觉醒
分布式电驱动商用车驱动防滑控制
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获奖作品集(2007—2013共3册)
文以载史——藏文的雕版印刷与装帧艺术
民国时期儿童读物装帧设计研究
对读者丢失图书馆成套多卷书赔偿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