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2016-11-10郭亮邓朗妮廖羚郑小纯吴凯

现代交际 2016年18期
关键词:工程管理课程体系

郭亮 邓朗妮 廖羚 郑小纯 吴凯

[摘要]BIM在建筑行业中越来越重要,但是BIM人才的缺乏与建筑市场对BIM人才大量已成为我国BIM推广的瓶颈,高校对BIM人才的培养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也应基于BIM。应用专家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结合教学实践,构建了BIM技术原理课程体系、BIM应用课程体系和BIM实践课程体系,并以这三大体系为框架构建了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BIM 工程管理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TU111.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8-0251-02

近年来,建筑行业对BIM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目前国内BIM人才的培养规模却远远不够,BIM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BIM推广应用的瓶颈。高校来培养BIM技术的后备军已经有了不可推卸的责任。[1]面对建筑行业BIM时代的到来,对工程管理专业而言,如何将BIM融入到现有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总体来说,BIM技术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美国是开展BIM技术应用和教学培养最早的国家。例如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他们主要采取讲座与实验室相结合的方式[2],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使用 Autodesk Revit,Google Sketch-Up,Google Earth,Autodesk,Navisworks 等相关软件,最终能够集成应用。加州州立大学致力于应用BIM技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宾州州立大学在BIM课程中更加强调协作精神。

在国内,清华大学张昆和陈彦分别对BIM应用软件的集成和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框架进行了研究。清华大学水利土木学院的张建平教授从2008年开始就致力4D的模拟施工,并于2009年提出基于CAD平台的BIM三维实体建模的方法[3];盐城工学院的刘照球对BIM的信息集成进行分析,构建了信息模型集成框架体系[4];天津理工大学钟炜将BIM仿真应用在了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通过BIM的可视化将教学内容直观的表达出来;深圳大学米旭明对工程造价管理课程应用BIM教学进行研究,但缺乏具体实施措施;赵鸣在工程图学课程中采用了BIM技术,主要用于建筑构件的可视化教学。[5]综合所述,国内尚缺乏对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系统研究。本文将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中经验,把BIM纳入现有的工程管理知识体系,提出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一、传统工程管理教学面临的问题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然而,现代工程项目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清楚、直观地呈现项目的实施过程。为了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国内大多高等院校在采用实践课的方式开展教学。但受到工程施工时间、课时分配等因素的制约,学生往往只能通过参观不连续的施工过程,形成分裂的、片段性的感性认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处于被动接地位,与现代教育倡导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不符。[6]在信息化的发展大潮中,部分教师开始进行积极的尝试,在课堂上借助图片、动画、音视频,利用PPT、投影仪等软硬件辅助教学。这些课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助学、助教作用,但仍没有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7]而BIM能够模拟项目设计、施工、管理的整个过程,能够增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是,目前我国只有个别院校把BIM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对BIM课程中应该包括哪些知识点以及如何建立BIM课程体系并没有明晰的思路。在授课形式上,多以聘请客座讲师进行导论宣讲的形式为主,或者以课程设计的形式让学生熟悉软件。只是把BIM当作了一种画图工具教授给学生。[8]由于工程管理专业具有跨学科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建立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实现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二、基于BIM课程体系的建立

笔者根据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结合教学实践,将BIM课程架构分为BIM技术原理类课程、BIM技术应用类课程和BIM技术实践类课程,并基于BIM将现有课程进行重组。

BIM技术原理类课程主要是介绍BIM的概念、模型格式、支撑技术、协同设计原理及可视化技术等BIM理论知识。本文基于BIM技术原理知识点进行BIM技术原理类课程的构建。BIM技术原理知识点如图1所示。笔者采用专家调查法,结合教学经验将BIM技术原理类课程设置为“BIM概论”和“BIM软件建模”两门课程,如图2所示。

BIM应用类课程主要是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融入BIM技术,使相应课程能够实现信息化。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本文应用专家调查法和文献调查法对表1中的专业课程进行识别,构建BIM技术应用类课程,现有的知识体系中能够纳入BIM内容的课程包括:工程制图与识图、建筑工程施工、房屋建筑学、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等课程,如图3所示。

BIM实践类课程是在BIM原理课程和BIM应用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案例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的应用在实践中。最终以毕业设计的形式,对学生大学四年所学专业知识应用BIM技术表达出来。具体课程设计实践课程体系如图4所示。

通过以上三个模块课程体系的建立,以BIM技术原理类课程、BIM技术应用类课程和BIM技术实践类课程为框架,构建出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如图5所示。

三、结论

本文构建了BIM技术原理课程体系、BIM应用课程体系和BIM实践课程体系,并以这三大体系为框架构建了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中引入BIM,通过计算机软件来虚拟实现,迫使学生主动学习,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主动学习的目的。与此同时,通过小组团队的形式完成课程设计,也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总之,通过BIM技术的应用,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培养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钟炜,张馨文,姜腾腾.BIM仿真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

[2]何清华,钱丽丽,段运峰,等.BIM在国内外应用的现状及障碍研究[J].工管理学报,2012.

[3]张建平,李丁,林佳瑞,等.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2.

[4]刘照球,李云贵.土木工程专业BIM技术知识体系和课程架构[J].建筑技术,2013.

[5]田江永.BIM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探索[J].科技资讯,2014.

[6]赵鸣,吕梅,李苏红.基于BIM的建筑工程图学课程改革与探索[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

[7]徐奇升,苏振民,王先华.基于BIM的精益建造关键技术集成实现与优势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

[8]解明镜,石磊,罗明.基于BIM平台的集成化可持续建筑设计教学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Abstract::BIM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but BIM talent lack and construction market of BIM talent a lot has become a bottleneck of BIM populariz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training of BIM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not shirk the responsibility, th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 curriculum system should also be based on BIM. Application of expert investigation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eaching practice, construct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BIM Technology principle, BIM application course system and BIM practice curriculum system, and to the system as a framework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BIM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Keyword:BIM;Engineering Management;Curriculum system

责任编辑:杨柳

猜你喜欢

工程管理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
浅析电力工程中的技改大修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