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对《通俗赤绳奇缘》的先行研究总结

2016-11-10李玉

现代交际 2016年18期

李玉

[摘要]《通俗赤绳奇缘》是日本江户时期著名翻译家西田维则翻译的“通俗物”。作者西田在创作过程中,一方面受到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日本本土特定的文化语境的影响,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创作观念。本文主要对中日两国的《通俗赤绳奇缘》的先行研究进行总结。

[关键词]通俗赤绳奇缘 卖油郎独占花魁 西田维则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8-0108-02

江户时期,长崎开港,江户幕府只允许荷兰和中国的船只来往于日本。舶来的中国明清白话小说,由于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丰富、思想深刻,深受当时日本的各个阶层的欢迎并得到广泛传播。为了更好地学习“唐话”和介绍明清小说,当时的汉学者和唐通事将中国大量的白话小说翻译成日语并冠以“通俗”(故这一类读物被称为“通俗物”)的题头;同时,还编纂了大量的“唐话”辞书和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汉文小说。“通俗物”大量借鉴了汉语词汇,并在这些词汇左侧加注了旁译,但是许多旁译并不完全对应当时中国的白话语。时代变迁,中国的社会形态发生了很大改变,而与社会紧密联系的语言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当时的明清白话语已经大量地成为了“活化石”。我们不借助明清白话解释词典也难以理解那些语言的意义。那么当时的日本人是如何理解白话语的?研究这类“翻译物”的词汇旁译就成为了解汉语域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纵观国内外的文献资料,针对通俗翻译作品中旁译的先行研究可谓少之又少。

一、《卖油郎独占花魁》的简单介绍

(一)《卖油郎独占花魁》的梗概

中国古代的言情小说大多是讲述才子佳人的浪漫爱情故事。但是明代的冯梦龙创作的《卖油郎独占花魁》却突破了这一惯例。他笔下的男女主人公不再是富家女和贵公子,而是出身颇为坎坷的青楼女和小商贩。

女主人公,莘瑶琴出身在汴梁城郊一个开六陈铺的小康家庭。莘氏夫妇成亲多年未有一儿半女,直到十多年后才有了莘瑶琴这个女儿。夫妇两将她视为掌上明珠,呵护有加。而瑶琴也没有辜负父母的疼爱,她自小聪明伶俐,十岁就能吟诗作赋,琴棋书画、女红刺绣样样精通。然而宋朝国君昏庸,宠信小人,朝廷动荡不安,外有鞑虏入侵,靖康之难时,汴梁城破,瑶琴在逃难时与家人失散,被歹人卖到临安(现杭州)做了妓女,改名称作王美,唤作美娘。王美娘凭着自己的才艺和容貌,成为了临安名妓,得到了“花魁娘子”称号,一晚白银十两,仍然慕名者众。王美娘也想过从良嫁为人妇,但是“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一直没有见到可以托付终身的良人。

临安城外卖油店的朱老板,过继了一个小儿。他原来姓秦名重,也是从汴梁逃难过来。秦重母亲早亡,父亲在他十三岁那年将他卖到油店,自己北上做生意去了。秦重过继给朱老板后,改名朱重。

一年二月的一天,朱重为昭庆寺送油之后,碰巧看见了住在附近的王美娘,对她一见钟情,心想“若得和这等美女度过一良宵,就是死也心甘情愿。”于是秦重省吃俭用,不顾风雨,日日四处奔波,为各家各户送油,积攒了十两银子,要与青楼女王美娘一晚春宵。老鸨开始嫌弃他是卖油的,不愿让美娇娘接待他,后来见他对王美娘死心塌地,就教他等上几天,扮成个斯文人再来。然而等到美娘之时,后者大醉,又认为朱重“不是有名称的子弟,接了他,被人笑话”。但是朱重不以为意,整晚服侍醉酒的美娘。次日美娘酒醒后,感到歉意,觉得“难得这好人,又忠厚,又老实,又且知情识趣”,但“可惜是市井之辈”,“若是衣冠子弟,情愿委身事之”。回赠朱重双倍嫖资以作谢。朱老板不久病亡,朱重接手了店面。这时美娘生身父母来到临安寻访失散的女儿,到朱家油店讨了份事做。

一年之后,美娘被福州纨绔子弟八公子羞辱,被人抛下湖中,衣衫浸湿,寸步难行,碰巧遇到路过的朱重。朱重连忙花钱雇了顶轿子把美娘送回青楼,美娘为了回报朱重,留他过宿,并许诺要嫁给朱重。美娘动用自己多年储下的钱财为自己赎身,嫁给了朱重,又认出了店里的亲生父母。朱重最后也与父亲相认,改回原姓,于是一皆大欢喜。

(二)《卖油郎独占花魁》在日本翻案的情况

回顾历史,我们的邻国日本很早就开始引入汉籍,从战国时期到江户初期,以《水浒传》为代表的众多文学著作被引入日本。江户时期,日本以长崎为窗口,保持和中国的正常贸易往来,同时也引进了大量的汉文书籍。《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刚诞生不久,就传入了日本。当时的日本知识阶级能够不借助外物直接阅读汉文,但是一般的平民没有受过汉文教育,看不懂汉文小说,为了让平民百姓能够近距离接触到中国文化,日本的文人开始了汉文小说的翻译工作。

《卖油郎独占花魁》这一短篇白话小说收录于《醒世恒言》的第三卷,江户时期经由长崎港传入日本,此后经日本的文人之手出现了三种翻译物。1761年,赘世子(西田维则也被人们称为口木山人,近江人,字子孝、口木子、赘世子,著有《通俗赤绳奇缘》《通俗西游记》《奇谈一笑》等作品,明和二年辞世。)翻译了《卖油郎独占花魁》,并改名为《通俗赤绳奇缘》。文例:九媽ハコノ光景ヲ見テ。大二心ヲ苦シメ。秦重二対ヒテ曰。我女児平日嬌養二慣。常二這般二使性ナリ。今日他ガ心中二。什麽ノ心二逐ハヌ事アルヲ知ラズ。又病ヲ発シタリ。却テ小官人二于ルコトアラズ。必怪ミ玉フナトテ。又幾杯ノ酒ヲ進メ。臥室ノ中二引入。(第2卷80页)。由例句可以看出,《通俗赤绳奇缘》虽采用的是和汉折中的文体,但是文体的基本部分是汉文训读的文体。其次是诞生于1799年的《通俗新绣新裁绮史》,文例:正是奇貨可居ト心中二較計シ便谎ヲ扯テ云你カ爹和媽你二尋アハヌトテ好生痛ナゲキ如今前面ヲスズミ去レリ我二分付テ云倘我女児二見カケタル事或千萬帯了他来我許還了我イクバクノ厚謝ヲ送ント云レシナリト瑶琴ハ是聡明ノ女児ナレドモ正當今コノ奈何トモスヘキヤウナキ際二ト至リト。由例句可以看出,文章如果不标注假名,日本平民百姓是很难阅读的。最后是收录在《通俗今古奇观》中,淡齐主人译的《卖油郎独占花魁》,作者以脚注的形式对文章做了注解。文例:内中一人アリ 汴梁城外安楽村二居住セリ 姓ハ莘名ハ善ト云 渾家阮氏 夫妻二人米ヲ売テ度世トナス コノホカ麦豆茶酒油塩雑貨モ商フ 家道モ相応ナリ 年四十二ナリテ一女ヲ生ム 名ヲ瑶琴ト云 生得清秀又聰明ナリ 七歳ノトキ二村中ノ学問所ヘツカハシ 書ヲ読シムル二毎日千言ヲ暗二ヨミオボへ十歳ノトキ二ハ詩ヲ作リケリ閨情ノ一絶。由例句可以看出作者将原文多处给省略了,但是梗概和原著相同。①这三者中,《通俗赤绳奇缘》是最贴近当时日语的作品。因此,我们可以说《通俗赤绳奇缘》是探讨日本近世的翻译文学和中国白话吸收状况不可或缺的文学作品。本论文将中日两国针对《通俗赤绳奇缘》的先行研究做简单梳理。

二、国外研究现状

日本方面,以《通俗赤绳奇缘》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屈指可数,其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是荒木典子《江戸期の文献における漢語語彙の段階的定着 ―『通俗赤縄奇縁』の例》一文,作者将《通俗赤绳奇缘》中左右两侧都标有假名的汉语词汇和《唐话纂要》做了对比,收集其中与中国近代汉语意思有分歧的读音用例,考察当时的白话语在日本的受容情况。此外荒尾祯秀的论文《『通俗赤縄奇緣』の熟字,作者将《通俗赤绳奇缘》和《卖油郎独占花魁》(以下简称《卖油郎》)逐字逐句进行对比,得知西田维则并没有将原著中的词汇全部照搬,他把一些对于日本人来说陌生的词汇替换成已经融入进日语体系中的汉语词,荒尾将这些原著中没有的词汇整理汇总,并考察了这些词在日本的吸收状况。此外,冈田袈裟男在《江戸異言語接触》一书中,比较了《卖油郎》在日本的三种译本的语言特点,《通俗新绣新裁绮史》采取的是直译方法,白话语的保存度较高;收录在《通俗今古奇观》中,淡齐主人著《卖油郎独占花魁》和原作相比,有些删减,白话保存度少;《通俗赤绳奇缘》采取的是意译的翻译方法,白话保存度极低。

三、国内研究现状

在知网上未能找到以西田维则的《通俗赤绳奇缘》为研究对象的论文,相关的多数论文是以“三言二拍”和“卖油郎独占花魁”为研究对象,如马兴国《“三言两拍”在日本的流传及影响》,文中对“三言二拍”自传入日本之后,是如何影响日本文学的进行了举例说明。或者是研究“三言二拍”中各类词语的特征,比如,沈梦婷的《“三言”称谓词语研究》一文。《卖油郎》相关的学术研究大致可分为五类:第一类论述《卖油郎》一文所体现出的市民生活和思想。如吴俊凤、吴永洪、王红丽合著的《由<卖油郎独占花魁>看晚明市民生活》,刘莲英著《倾覆与重建——<卖油郎独占花魁>爱情背后的市民心理》。第二类,细致探讨《卖油郎》的人物形象。如李军锋《探析<卖油郎独占花魁>刻画人物的手法》从三个方面,即:本着从生活实际出发的原则去刻画人物的复杂性;通过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去刻画人物的丰满性;通过情节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思想的转变,来探讨这篇小说在刻画人物手法上的特点。

综述所述,至今为止,国内外关于《通俗赤绳奇缘》汉语词的研究尚未全面进行,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值得我们去拓展。且“通俗物”中汉语词汇的旁译也是我们了解中国汉文学在日本接受度的一个重要资料。因此,本论文想要以《通俗赤绳奇缘》中汉语词旁译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梳理,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汉文学对日本文学影响之深。

四、研究对象、问题提起、研究方法

中日交流自古至今,渊源流长。而引进汉字对于日本文化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首先,文字是语言的载体。其次,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借助文字得以传播。通过吸收汉字和汉字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日本发展出其独特的本土文化。而中国古代小说大量流传日本,必然会对日本古代文学,特别是日本的古代小说产生影响。研究“通俗物”无论是对日本古代小说研究,还是对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或许对我们深入了解古代东方的“汉字文化圈”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在众多“通俗物”中,《通俗赤绳奇缘》的诞生源自对《醒世恒言》中《卖油郎独占花魁》的翻译。因此,本文想要以江户汉学者关于《卖油郎独占花魁》的翻译为研究对象,虽然《卖油郎独占花魁》的翻案有三种,但是作者今后想要以《通俗赤绳奇缘》为中心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包括四方面:第一,《通俗赤绳奇缘》的翻译背景;第二,《通俗赤绳奇缘》的概观;第三,《通俗赤绳奇缘》的翻译方略;第四,《通俗赤绳奇缘》的翻译手法。

问题提起:中日两国以及亚洲的学者大都是以文献资料为基础,研究“三言两拍”。针对《通俗赤绳奇缘》的研究少之又少,特别是针对翻译过程、词汇的翻译、翻译手法等问题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作者想要研究《通俗赤绳奇缘》中的汉语词汇使用是否得当,探讨这些汉语词在日语中的接受度,从而进一步探查当时明清白话语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此外,《醒世恒言》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白话小说,其中的白话、俗语,西田维则是否全部理解正确,作者想要对西田维则的唐话学翻译水准和翻译策略进行研究。

作者将采用实证调查的方法,从微观方面着手,找出《通俗赤绳奇缘》中的白话特别是熟语、成语、固有名词等例子,制作对照表格,并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查明译者的翻译策略、文章的流畅度以及对原著的忠实度。

综上所述,“通俗物”的研究还存在很多的空白点,需要我们去进行深入研究,今后作者也将会继续进行“通俗物”方面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探查当时明清白话语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

【参考文献】

[1]岡田袈裟男.江戸異言語接触-蘭語·唐話と近代日本語[M].笠間書院,2006.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