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辞中的人际意义分析
2016-11-10刘玉婷
刘玉婷
[摘要]本研究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为理论基础,以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演讲为文本,从语气系统、情态系统、人称系统三个方面对演讲辞中的人际意义进行分析,旨在揭示演讲者如何通过对语言手段的选择来实现演讲中的人际意义,进而达到其演讲目的,从而为演讲辞的撰写与欣赏提供一定启发。
[关键词]演讲辞 人际意义 蒂夫·乔布斯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8-0089-02
演讲是一种公开向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以影响他人的行为。[1]演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演讲者与听众的双边互动行为,演讲者可以通过不同的语言手段与听众进行良好的人际互动,以表达自己的思想,甚至对他人的看法产生一定影响,从而达到演讲的目的。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为理论框架,对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演讲进行语气、情态、人称三方面的分析,探讨演讲中的实际意义及其实现手段。
一、理论基础
系统功能学派认为,语言是社会活动的产物。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它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功能。[2]韩礼德认为语言有三种纯理功能,即概念功能、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语言的人际功能是指语言不仅可以表达说话人的经历和内心活动,而且可以表达其身份、地位、态度,以及他对事物的推断等。语言的人际功能主要通过语气、情态和人称三方面来实现。语气系统表明了交际过程中说活人与受话人所扮演的角色;情态系统用以表明说话人对自己所表达内容的有效性的判断;人称系统则可以体现说话人与听众及语篇中涉及到的人物的关系。
二、人际意义分析
(一)语气系统
语气系统体现出了交际双方的角色。说话人的言语角色具有两个最基本的任务,即给予和求取,而交际中的交际物有两类,第一类为物品和服务,第二类为信息。将言语角色和交流物进行组合,可以组成四种言语角色:给予物品或服务为提供;给予信息为陈述;求取物品或服务为命令;求取信息为提问。提供、陈述、命令、提问这四种言语功能与语气系统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陈述一般由陈述句实现,命令一般由祈使句实现,提问一般由疑问句实现,但皆有例外,而提供是由不同语气实现的。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作为说话人会向听众提供大量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同时,演讲者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演讲对听众的思想甚至行为形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给予”和“求取”这两种角色在演讲中也有一定体现。
从表中可以看出,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的句子总数为138个,其中陈述句123个,祈使句11个,疑问句4个。这篇演讲中陈述句的比例高达89%,这是由演讲的目的与内容决定的。乔布斯用大量陈述句讲述了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三段经历,并以此来鼓励学生们珍惜时光,用正确的方式看待不同的人生经历,找到自己所爱并为之而奋斗。祈使语气在演讲语篇中多用于表示劝告、邀请、建议、敦促、要求等。[3]这篇演讲辞中祈使句在句子总数的占8%,这些句子的使用是为了呼吁、劝告学生们意识到时光的有限性与找到自己毕生所爱的重要性并采取行动。例如:“So keep looking until you find it. Don't settle.”这里,乔布斯通过连用两个祈使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表达出了一种命令的口吻,恳切地提醒学生,如果没有找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一定要继续寻找而不要贪图安逸,让学生们体会到这一观点的重要性。而疑问句则只占整个语篇的3%,用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并与其进行良好的互动。
(二)情态系统
韩礼德认为,人际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讲话者对自己讲的命题的成功性和有效性所做的判断,或在命令中要求对方承担的义务,或在提议中要表达的个人意愿。[2]情态的体现形式包括情态和意态。情态用以表达命题中的可能性,意态用以表达提议中的可能性。具体来看,情态是指介于“这是”和“这不是”之间的可能性,是这两者间不同量值的概率频率。意态是指介于“做此事”与“不能做此事”之间的可能性,是不同量值的义务和意愿。情态具有多种体现方式,本文重点讨论情态动词,情态动词的使用能有效地将讲话者的意图传达给听众。情态的量值可以分为高、中、低三级。在情态动词中,高量值情态动词有“must”“has to”“ought to”“need to”,中量值情态动词有“will”“would”“shall”“should”,低量值情态动词有“may”“might”“can”“could”。
从上表可以看出:这篇演讲词共使用29个情态动词,其中中量值情态动词有18个,所占比例为62%,使用频次最高;低量值情态动词有9个,占31%,高量值情态动词仅使用2个,占7%,使用频次最低。在演讲中,中量值情态动词的使用既可以表达演讲者的期望或意愿,又可以显示出演讲者对所要表达命题的态度,有时因其表达的感情色彩而易于影响听众。在这篇演讲中,乔布斯使用频次最高的情态动词是“would”,“would”既是对将来时间的限定,又用于表达一种意愿。例如:“So I decided to drop out and trust that it would all work out OK.”乔布斯虽然在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安排的情况下选择了退学,却用“would”显示出他对未知的将来充满信心,建立起一个值得信服的演讲者的形象,并形成一个伏笔,表明退学这一选择对自己之后的事业影响深远,使学生们更容易接受他在之后的演讲内容中表达的“回望过去,很多经历与选择都很有价值”的观点。
高量值情态动词的使用可以表明演讲者坚定的立场与态度。在某些情况下,如在政治类演讲中,高量值情态动词通常用以体现演讲者的地位与权威,从而影响听众,但在其他类演讲中则使用较少。这篇演讲中,高量值情态动词仅出现两次:“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乔布斯连用两个“have to”来引起学生们的重视,表达出自己对学生强烈的期望与建议。他很确定地让学生们相信,虽然无法预测未来,但过去和现在发生的一些事情一定会对未来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影响,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学生们相信人生和因果等。“have to”的使用具有权威性和绝对性,这种绝对性如果使用过多,会营造一个高高在上的演讲者形象,但适当的使用可以使乔布斯更容易影响学生的想法,使学生以更平静的心态面对现在,并对未来充满信心。
低量值情态动词用以表达一种可能性或能力。低量值情态动词因其低绝对性,可以体现出演讲者对观众的尊重,并且因其主观性较弱,更容易使人信服,所传达的信息更容易被听众所接受。例如:“If I had never dropped out, I would have never dropped in on this calligraphy class, and personal computers might not have the wonderful typography that they do.”乔布斯用“might”表达了他退学去参加美术字课程和之后的个人电脑拥有美妙字体的联系。显然,参加美术字课程并不是个人电脑具有美妙字体的唯一原因,“might”所表达的较低程度的可能性使演讲者所表达的内容更严谨,更值得信服。而偏温和的表达方式更有利于和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使演讲内容易于被学生们接受。
(三)人称系统
人称代词的使用也可以体现话语的人际意义。李战子认为,语篇中的代词指称能告诉我们作者是如何看待语篇涉及到的人物的,这些人称代词有助于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一种特定的关系。由此可见,演讲过程中不同人称代词的使用有助于建立和维持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人际关系。人称代词的选择会受到演讲的性质、目的、演讲者的地位等方面的影响。第一人称代词单数用来表达演讲人的观点、态度和经历等。第一人称代词复数既可以是“包含式”的,也可以是“排除式”的。包含听话人的第一人称代词复数把演讲者与听众置于同一情境下,缩短了演讲者与听众的距离,从而使演讲更具有接受性。不包含听话人的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往往用以表达自己一方的想法与事迹,可以体现演讲的客观性或自己一方的坚定性和权威性。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实现了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交流,可以引起听众的注意力并引发听众的思考。第三人称代词通常用以表述第三方的观点或事迹,可以增强演讲的客观性。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一人称代词单数占整个语篇人称代词总数的62.95%。乔布斯通过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对自己生命中的三件重要经历和对自己影响深远的思想进行了清晰阐述。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也较多,占22.77%。乔布斯使用第二人称实现和学生们的直接交际并引发学生们思考自己的人生。例如:“And that is as true for your work as it is for your lovers.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在这一部分,乔布斯使用了6个第二人称代词,通过把学生们的工作和爱情进行对比,对工作和人生的关系进行分析,让学生们感受到工作的选择不仅与自己的人生幸福感息息相关,从事自己所爱的工作也会使自己的事业更容易成功。乔布斯不仅向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更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所热爱的是什么,并鼓励学生去克服困难,把自己所想付诸实践。
第一人称复数和第三人称的使用较少,乔布斯既运用包含式的第一人称复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其感同身受,又用排除式的第一人称复数和第三人称体现出演讲的客观性,使演讲更具有说服力。例如:“No one wants to die. Even people who want to go to heaven don't want to die to get there. And yet death is the destination we all share.”“we”既包含乔布斯自己,也包含现场的每一个人。通过包含式的“we”的使用,乔布斯把学生们和自己置于同一境况下,表明虽然并非每个人都和他一样曾经距离死亡那么近过,但是死亡是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进而阐述了时间的宝贵性,使学生们感同身受。排除式的“we”和第三人称则主要用于讲述与乔布斯父母或合作伙伴相关的事情,增强了演讲的客观性。
本研究从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入手,对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演讲进行了语气、情态、人称三方面的人际意义分析。分析发现:在语气方面,乔布斯选择了陈述句为其主要表达方式,并以祈使句和疑问句点缀,以自己的经历激励学生们进行正确的人生选择;在情态动词方面,乔布斯多用中低量值的情态词,使整个演讲平易近人却又不失影响力;而在人称代词的选择上,乔布斯多用第一称单数与第二人称,在表达自己思想的同时引发学生们的思索,获得了很好的演讲效果。由此可见,正确的语言手段的选择有助于实现演讲的人际意义,促进演讲者与观众的互动,从而达到其演讲目的。本研究中人际意义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演讲稿,并有助于我们在演讲稿的撰写中通过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语言手段实现演讲的人际意义,达到演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卢卡斯.演讲的艺术[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04.
[2]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站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4,146.
[3]张敏.英语演讲中的人际功能分析——以奥巴马《梦想与责任》电视演讲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37.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