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那花开的声音……
2016-11-10童爱珍
童爱珍
世间万物皆有定时:播种有时,花开有时,凋零有时。 ——《圣经》
孩子,是父母希望的种子。孩子的成长,就如花开,需要时间,需要我们慢下来,静下来,耐心浇水,施肥,细心呵护,参与其中,然后,静待花开……
最近朋友圈疯传一句话,问孩子来到世上是为了什么?我也在深深思考,想了很久。其实,我们的孩子并不只是我们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的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只是借助于父母而来到这世界,却非因父母而来。孩子在父母身边,却并不属于父母,我们可以给孩子的是爱,却不是我们的想法,因为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我们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孩子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我们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我们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孩子一样,却不要孩子变得和我们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给孩子一笔无形的财富,那就是:安全感,价值感,自信感,责任感等,和孩子一起成长,倾听一朵花开的声音……
记不得有多少次我出差,出发前,孩子每次都微笑着和我再见,并嘱咐我照顾好自己,还让我放心,说她会照顾自己,因为她深知,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和她在一起,我永远爱她!大人也有难过时,这时我会默默的看着她,并张开双臂对她说:“我需要一个拥抱。”我会看到她伸开双臂爱怜的小手抚摸着我的头,就像我曾经轻抚她一样……临睡前为妈妈铺好床铺,叠的像我酒店的标准床铺一样……我下班回家,她会挥舞小拳头雨点似的捶着我后背和腿,细细的童声说着,妈妈你辛苦了……每当这时,我就看到,爱,在她心中荡漾开来,她,像一朵花,在绽放,我仿佛听到花开的声音……
每次临睡前,我都会和她耳语,告诉她,你是个好孩子,妈妈爱你,请你快快闭上眼睛吧,你睡着后我会为你盖好被子,我会在你身边!没一会儿,她就甜甜地睡着了。其实,爱很简单,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轻轻的呢喃,就能唤醒孩子,让她感受爱的真谛,这就是她的安全感。
有一次,快上课迟到了,孩子捉了一只蚂蚱在手里玩,我看了走过去,跟她讲:你喜欢研究昆虫,我相信如果你努力学习和研究昆虫的话,未来一定能成为一名昆虫科学家,这样,你先把蚂蚱放回草地上,我们先去上学,好吗?于是,她在激励下高高兴兴的上学。放学到家后,我和她一起在网上探索学习昆虫方面的知识,她的好奇和爱好得以释放,一句鼓励的话让孩子感觉到被认可,有了动力,说不定能成就一个孩子精彩的未来!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当孩子感受到鼓励,不当行为就消失了。我们的孩子太需要鼓励了,他们正是需要自我认同的时候,他们需要体验自己的成就感,自我价值感,建立“我能行”的信念。对孩子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他们的天性得以充分认可和释放,他们的兴趣得以充分尊重,我们可以引导,但不能一味以“学习”和“爱”之名绑架孩子。爱孩子,就给他们更多的可能性。
上了小学,孩子总是和“成绩”二字连在一起。我就在问,成绩好就能幸福?成功了就能幸福?成功是为了什么?在中国,最重要的是把“成功”二字破解掉,建立起这样的观念: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不为外界的评价所困扰,产生自给自足的幸福感。要让孩子从小懂得,并不是只有考第一才会幸福,真正的幸福应该是有意义加上长久的快乐。因为快乐是一种停在表层比较短暂的体验,吃喝是快乐的,但还不等同于幸福,不等同于有意义。因此,父母需要帮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的才能和兴趣所在,真正爱孩子,与孩子用心相处,观察她的一举一动,做到这点并不难,可是很多家长却在为此焦虑的同时封死了很多的可能性,例如:当一个孩子说他想当救护车司机时,往往被家长断然否决了。为孩子设计人生之路固然没有错,但是孩子有权力选择其他道路,当父母和孩子意见不合时,不要让家庭环境恶化到无药可救的地步:你怕什么,孩子就来什么,孩子有时候会不惜自毁来控制父母,所以,一定要尊重孩子,同时引导孩子。
孩子想玩泥巴,有父母说太脏了不许玩!就这样孩子玩的权利被剥夺,掐灭了孩子的天性,阻断了孩子对事物的认知,缩小了孩子的探索空间……
孩子想动手自己吃饭,有父母说搞得到处都是饭都冷了!就这样孩子的自主意识和动手能力被扼杀……
有父母说只管上好学就行了其他不要管!如果连学都上不好,我们辛苦为了什么?把我们的脸都我丢尽了!殊不知,就这样把培养孩子责任感的萌芽就熄灭了,他们会认为父母所付出的一切原来只是交易,自己只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是光祖耀祖的工具罢了……
孩子走在路上,对一汪积水产生兴趣,其实只要没有危险,我们大可不必遏止,鞋子湿了可以干,衣服脏了可以洗,我们只需要告诉孩子接下来要面临洗刷的劳累,以此教育孩子,让孩子在快乐中接受教育,慢慢培养孩子做事情前需先考虑后果的观念,让她的心智在快乐中成长……
和孩子一起比赛,例如赛跑,例如捡豆子……明知道我会赢,但是她不顾我提出中断比赛依然把过程进行到底,那时候我就感悟到,自己太瞻前顾后了,她输得起!孩子的生命,自有她该有的轨迹,该承受的,该经历的,她都应有完整的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自有她的价值,不必人为地营造一片虚假的生存空间,因为生活是实在的,生命也要经历过磨难才真实!
我们该做的,就是让孩子知道:要先成人才能再成才!培养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
告诉她:“也许你是对的,我只是建议,决定权在你,但一切都必须自己体验并承担。”
同时,给她足够的自信和支持:“相信你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如果需要,我会和你一起面对,尽我的力量陪伴你!”
过程中,让她时刻感知:
“你无论做的怎样,表现如何,你是我最亲爱的孩子,我依然爱你!”
愿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散发花开的香气 ; 愿我们都能静下心来,倾听每一朵孩子花开的声音,和他们一起成长,让孩子快乐,让自己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