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学院舞蹈啦啦操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6-11-10王涛
王涛
摘 要 舞蹈啦啦操起源于美国,是融健美操、舞蹈、音乐以及各种技巧动作为一体的集体舞蹈,注重激情、活力和团队精神。自从2001年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性的啦啦操赛事后,啦啦操就开始迅速发展。在我国舞蹈啦啦操在已在大学校园里开展的如火如荼。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对运城学院舞蹈啦啦操的开展情况及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其发展的因素,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运城学院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合理依据。
关键词 舞蹈啦啦操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31.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9-040-01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运城学院的2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运城学院舞蹈啦啦操开展现状调查分析
1.运城学院学生对啦啦操认知程度分析
通过调查了解到,大多数人印象中的啦啦操运动是手举花球在不同的场合为某些特定对象加油助威的一项表演性节目。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对啦啦操运动的概念是十分片面的,也间接影响了学生对啦啦操运动的接受程度,使啦啦操在运城学院的发展受到阻碍。
2.运城学院学生对舞蹈啦啦操学习内容的情况分析
舞蹈啦啦操的学习内容分为花球舞蹈啦啦操、街舞舞蹈啦啦操、爵士舞蹈啦啦操以及自由舞蹈啦啦操四类,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啦啦操的学习都能培养学生自身素质。调查表明如表4.3,街舞舞蹈啦啦操和自由舞蹈啦啦操更受大众学生的喜爱,爵士舞蹈啦啦操与花球舞蹈啦啦操竞赛表演以女性较多,分别排在第三和第四。街舞舞蹈啦啦操主要以街舞的形式出现,学生普遍认为街舞是时尚、帅气、激情的总和,赢得广大学生的喜爱;自由舞蹈啦啦操以现代舞风格为主,由多种舞蹈组合而成,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不同的舞种,尝试到不同的风格,可以吸引更多学生的参与。
3.运城学院学生参与舞蹈啦啦操的动机分析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学生进行啦啦操运动也是在动机作用下,向着这一目标进行的运动。从表中可以看出舞蹈啦啦操是集健身、娱乐、艺术、表演为一体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它具有多样性、独特性、节奏感及健身的全面性,充分展现大学生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一面。调查中发现27.6%的学生参与舞蹈啦啦操运动是为了健身,提高自身素质;20.3%的学生因为娱乐参加啦啦操运动;23.9%的学生参与啦啦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运动能力;为了展现自我而参加舞蹈啦啦操的学生占用12.9%,其他原因学生的占有1.1%。学生对舞蹈啦啦操的了解渠道主要是通过篮球比赛以及学校公共课。在学校舞蹈啦啦操运动的开展形式主要以健美操教学中加入的啦啦操和篮球比赛中的拉拉队表演为主要形式。其次是通过身边从事啦啦操运动的朋友才认识到啦啦操的。学校啦啦操推广的有效途径是开设公共选修课,而加大公共课中舞蹈啦啦操的课程内容将会大大的增强舞蹈啦啦操在学校的影响力。
4.运城学院学生认为制约啦啦操开展的因素分析
一项体育运动项目从出现到发展再到高潮会受到许多方面的制约,这些制约因素会阻碍该运动的发展。从表4.4可以看出,学生普遍认出学校的重视程度是影响啦啦操在运动学院发展的第一要素,教学师资是制约其发展的第二因素,宣传力度排在第三,其次是学校对啦啦操的经费投入,排在第五的是缺乏交流与竞赛。有6%的学生不喜欢这项运动说明啦啦操的社会化程度较低,宣传力度的不足与学生认知程度的的欠缺激发不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与运动参与。
(二)运城学院舞蹈啦啦操发展对策分析
1.运城学院应加强交流,加大赛事的举办
校园啦啦操活动的开展不仅能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促使更多喜爱啦啦操运动的学生参与运动,还能活跃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为了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学校每年应举办至少一次的不同形式的啦啦操大赛,例如以院系为单位、以年纪为单位等。可通过学校社团等多方面筹集比赛经费,比如通过拉取企业赞助、参赛单位缴纳参赛报名费等。方式进行筹集。在校内的各种比赛和大型活动中也可进行啦啦操表演活跃现场气氛,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了解舞蹈啦啦操的魅力。
2.做好舞蹈啦啦操的宣传工作
运用多种形式对啦啦操进行宣传,重视媒体对于信息的普及和传播的作用,做好舞蹈啦啦操的宣传工作,将啦啦操运动的特点及功能作用灌输给校园人。例如,学校的报刊、电台、广播站等途径向学生报道啦啦操的知识跟即时动态信息。通过这样的宣传途径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大学生对啦啦操运动的兴趣,促进啦啦操的发展。
三、结论
(一)运城学院学生参与舞蹈啦啦操练习的主要途径主要是健美操课程中涉及的部分内容和校园篮球比赛中的啦啦操队表演。
(二)教学师资问题成为阻碍舞蹈啦啦操的重要因素;领导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教师的积极性成为首要因素。
(三)宣传力度不够和缺乏交流经验与赛事体系,导致学生对整个啦啦操运动的认知程度较低,无法为舞蹈啦啦操的发展提供更好的舞台。
(四)学校对运动项目经费的支持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温育.舞蹈啦啦操在高校的发展趋势[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 刘屹峰.从啦啦队比赛分析我国啦啦队运动的发展[J].职业圈.2007.1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