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思维限制了你的幸福?
2016-11-10
| 策划人小语 |
动不动就自以为看透了另一半,动不动就把责任推给另一半,动不动就后悔……这背后反映的是一个人固有的错误思维模式。
“听你这语气,就知道你根本不在乎我!”
“要么过要么离,你看着办!”
“你真是个窝囊废!”
“真后悔嫁给你!”
“都是你的错!”
这些话耳熟吗?这些话常说吗?不要以为这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如果这是你的口头禅,那么就要注意了,你可能被某些固定思维给限制住了。
在婚姻中,有的人会无意识地按照一些限制性思维出牌,结果让夫妻间的矛盾愈来愈深。唯有摆脱这些思维的限制,你才可能找到让婚姻幸福的方法。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婚姻里哪些思维限制了你的幸福?
婚姻里,总有人觉得,自己就是另一半肚里的蛔虫,无论对方在想什么,他们只需略施读心术,通过对方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洞察一切,并热衷于以此来和对方对质。当对方否认时,他们还不以为然:“我还不知道你?狡辩什么啊!”
为了证明自己,他们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自以为是地读着另一半的心。而另一半就像被时刻监视一样透不过气,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只能越来越压抑自己,不敢再轻易表露什么。可即便是沉默,他们也能读出很多信息来。更可怕的是,如果伴侣也认可这样的思考模式,两个人就会互相猜忌,越走越远。
◆情景1:陆婷约了老公陪她去见朋友,结果刚要出门,老公却说肚子不舒服。陆婷一听就急了:“早不疼晚不疼,一出门就肚子疼?你就是不想去,你心里根本就没我!”可老公一脸委屈:我并不是这个意思啊!
◆情景2:宋哲迷上了心理学,老婆不想做家务,他说:“你是不是想以此来获得我的关注?”“什么鬼?我就是犯懒而已啊!”俩人闹别扭,老婆要动手,他说:“小时候是不是你爸打过你?别担心,我会用爱包容你的一切!”“谁要你包容啊!你爸才家暴呢,你们全家都家暴!”
◆情景3:苏澜长相一般,却嫁了个大帅哥。婚礼上,朋友开玩笑:“帅哥很危险,你可得看紧喽!”一次,老公和一个美女多说了几句,苏澜就闹开了,“你觉得我没她漂亮,后悔娶了我是不是?我就知道你一直都嫌弃我!”
限制性思维从哪儿来
所谓读心术,其实是我们先凭经验对对方的行为做出结论性预测,比如“你不够爱我”,然后再去搜集证据的过程。很多时候不是伴侣做了什么,而是我们将内心的想法投射到了伴侣身上,聚焦于对方做出的一些符合我们认定的行为,而忽略了其他客观信息。陆婷觉得老公不在乎自己,所以认定肚子疼是假,不想去是真;苏澜觉得自己配不上老公,所以老公会嫌弃自己,而和美女聊天就是证据。
不难发现,擅长读心术的人很喜欢关注负面信息。一个人在关系中自我评价很低,就会更愿意关注那些表明自己不够资格、不受欢迎的事件,希望被拒绝时,自己不会太痛苦。老公喜欢和美女聊天,所以守不住他很正常。一个人对亲密关系感到不安,就会主动搜集对方不够好的证据,以此督促对方对自己更好一些。就像宋哲试图寻找妻子的不完美,其实是希望她能够更加依赖自己。可见,爱用读心术的人大多是为了填补自己的缺失,避免失望,从而获得更多的主动权。
摆脱思维限制这样做
想要摆脱读心术的困扰,需要在内心中展开一场辩论:那么轻易地给对方下定论,可否检查过证据?当你认定“TA不够爱我”,抛开眼前那些能够想到的、令人明显不安的因素,比如丈夫不能按时出发,丈夫和美女说话,你可以逆向思考:相处这么久,TA做了哪些事可以证明TA是爱我的?就算TA忽视了我,但依然做过很多温暖的事,所以这个定论是不是太过偏颇?当你重新衡量这些证据的分量、引导自己去搜集正面信息时,其实是对关系做了一个更加客观、全面的梳理。
当内心中正性的、温暖的感受被唤起,你会看到自己的不理智,进而调整自己的偏差行为。然后,试着扩大视角、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TA对这件事也是同样的看法吗?TA也和我一样这么关注细节吗?反复推敲后,你会发现,很多你认定的东西开始松动了。
当然,很多时候,“读心术”是一种情绪化的推理,“我知道自己是不理智的,但我就是会这么想!”这时,你需要自我觉察:为何我会经常这么想?把自己内心的缺失和现实生活中的负面推测结合起来,找到自己的需要,把注意力从“读对方的内心”转到“满足自己的需要”上面。透过宋哲对妻子内心的解读,不难发现,他其实是在满足自己被需要的期待,而这一点其实是需要伴侣配合的,所以,不妨直接沟通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样有建设性的互动远胜过虚无的猜忌,更有利于亲密关系的良性发展。
婚姻里,总有人喜欢擅自给对方贴标签:“你就是这么个人!”“你这个人就那样!”而且,这些标签大多是负面的,比如懒、不上进等,他们以为这样可以提醒伴侣,敦促其改正,但往往适得其反。对方可能因为被误解而感到委屈,导致改变的动力不足;也可能因为不停地被强调这种不足,而没有机会改变;更有甚者会因此破罐子破摔,“既然你认定我是这样的人,那我就做给你看!”结果,标签贴了一个又一个,彼此耗费了大量的精力来辩论,更增加了愤怒、焦虑等不良情绪,问题却得不到解决。
◆情景1:入职5年,其他同事不是跳槽就是升职了,唯独龙泽还在原地踏步,安然自得。为此,妻子直骂他:“没出息!”每次吵架,她都会拿“没出息”说事儿。有一次,龙泽觉得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想在微商上有所作为,可他还没说就被妻子打击了:“拉倒吧,就你那没出息的样儿不赔钱就阿弥陀佛了!”
◆情景2:方婷有点儿懒,每次老公看见家里乱糟糟的都会大发雷霆,“你怎么这么懒!”方婷承认,有时候的确是犯懒,可有时候就是太累太忙了,每当这时,她就会觉得很委屈。为此,两人常常吵得不可开交。
◆情景3:刚结婚时,黎阳总爱说“我妈说”,为此,紫苑认定他是个“妈宝男”。结婚久了,两人商量事情,要是黎阳没想法,她就说:“妈宝男都这样!”要是黎阳有想法,她就说:“不用说这是你妈的意思!”总之,不管黎阳怎么做,始终都摘不了“妈宝男”的帽子。
限制性思维从哪儿来
什么是贴标签呢?就是用一两个特点概括一个人的全部,给伴侣的一些失误或者小缺点下定义,用“懒骨头”“妈宝男”等负面词汇去评价对方。有些人这么做是因为不能忍受交往中的不确定性,对人际关系不够自信。他们需要一种快速的方式去了解对方,而贴标签正合其意,让他们找到了一种安全的控制感。老公是个妈宝男,所以,无须听他的任何意见,我来做主就好了。
有些人则是因为自己应对生活困境的方式比较单一,喜欢归因,而且他们必须有确定的因果定论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他们不会变通,不懂得和伴侣分担,更不会激励伴侣,只希望用一张负面的标签来缓解内心的郁闷。就像家里七零八落的让自己感觉很不好,而归因到妻子懒没收拾,把责任推到她身上,自己会舒服些。
摆脱思维限制这样做
想要摆脱贴标签的简单思维,必须认识到一件事:行为和人是不同的。一个人可以做出好的行为,也有可能做出坏的行为,但这些行为都无法代表一个人的全部。所以,用一个简单的标签去定义一个人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全面的。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们才会在伴侣做出一些我们不能理解和接受的行为时,有意识地将这些行为“隔离”。然后,为伴侣的不当行为找一些合理的、更贴近事实状况的解释。比如龙泽的妻子如果能够跳出“他没出息”的定论,将想法改成“他总是在想方设法改变目前的状态”这类更有建设性的想法,就会看到更积极的一面,避免掉入贴标签的陷阱。
如果你已经给伴侣贴了标签,怎么办?没关系,从现在开始,寻找一些“例外”。暂且忽略伴侣的标签化行为,尽管那是TA大部分的行为模式,当TA做得和以往不同时,立刻表达惊喜和感谢。妻子懒,你可以在她做家务时说:“你辛苦啦!”老公没主见,在他表现出果断的一面时肯定他:“这次你选的地方特别好,下次还得靠你呀!”正向的鼓励和赞赏能够帮助伴侣对自己形成全新的认识,也能激励他们做出更多的良性行为,所谓的标签也会渐渐地消失不见。
婚姻里,总有人持有二元对立思维,觉得很多人和事不是对就是错,不是好就是坏。丈夫不是好男人就是坏男人,妻子不是好女人就是坏女人。两个人有一点儿小矛盾,明明没有那么严重,明明还有很大的商量余地,可在他们看来,只有离婚和不离婚两个选择。因为没有中间地带,所以,他们在解决和处理矛盾时,就会缺少灵活性和多样性,结果往往就是非死即伤或是两败俱伤。但是,这么做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只会让自己很痛苦。
◆情景1: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郑洁和婆婆发生了争执,丈夫周洲夹在中间很为难。本以为郑洁会先退让,毕竟老人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可谁知,郑洁很坚持,老人家一气之下病倒了。在这之前,周洲一直觉得郑洁是个非常好的女人,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值得相守一生。可如今,她却做了这样狠心的事,让他觉得她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坏女人,没法继续生活了。于是,他提出了离婚。
◆情景2:在苏眉不知情的情况下,胡磊给自己父母打了2000块住院费。苏眉很恼火:“这么大的事,你为什么瞒着我?”“之前你和我妈有点儿不愉快,我怕你不同意。”“那你就能瞒着我了吗?”“当时情况紧急,事后我就立刻告诉你了呀。”“晚了!这日子没法过了,离婚!我最讨厌撒谎了,不能原谅!”这可把胡磊吓坏了:“就这一次,也不是什么大事。”苏眉很决绝:“有什么可商量的,能过就过,不能过就离!”
限制性思维从哪儿来
通常,非黑即白的思维不会独立存在,总是和“情绪化”“夸大”等思维特点一同作用于某件事情。所以,非黑即白的思维往往引发一连串的情绪反应。痛苦的事情变得更痛苦,悲伤也会被加倍。
喜欢用非黑即白的视角看待问题的人大都拥有一个“分裂样”的自我意识。他们对于自身的看法也是游走在自卑与自傲、独立与依赖、被爱与不被爱等种种对立的情绪边缘,对外界的完美化、绝对化的要求,只是他们内在心理状态的一种反应而已。就像2000块钱的住院费之所以成为分手的导火索,因为这触动了苏眉 “不能接受撒谎”的心理开关。
此外,有这样要求的人多数也被这样要求过,即他们曾经或正在处于一种矛盾的评价体系中。在这个评价体系中,人们不是根据行为做出判断,而是根据当时的情绪做出选择。有时候,这种情绪毫无道理可言,这就是为什么周洲会因为一次争执彻底改变对郑洁的看法。问题不是出在郑洁身上,很有可能是周洲对这样的判断标准很熟悉,信手拈来用在了妻子身上而已。
摆脱思维限制这样做
想要解决非黑即白的限制性思维,就要为事情的处理创造出第三种、第四种甚至是第五种选择的可能性,而不是在一个立场上陷入僵局。比如关于不是好女人就是坏女人的极端判断,还有这样的可能性:“我不会按照好女人的标准去要求你,也不会按照坏女人的标准去对待你,我只是很想和你一起化解掉教育中的矛盾,缓解你和我妈之间的关系!”
如果不确定自己能找到这些可能性,那么,你可以试着检查一下即将实施的行为,比如离婚会带来的益处和需要付出的代价,然后再来思考该做出怎样的决定。试着问自己:“有什么方法能够避免我做傻事吗?”“如果想要避免离婚,我怎样想这件事才更合理?”用这种逆向思维,来调整自己此时此刻的看法。人们都会趋利避害地做出对自己有益的选择,所以这会帮你做出更合理的判断。
当然,情绪激动时,你可能更容易认为某种极度悲观的看法是正确的,会以压倒性的证据驳斥另外的所有可能。这时候,你最需要的是使自己冷静下来,而不是在冲动的状态下匆忙做出判断。记住,想不到其他可能的时候,就证明自己不够冷静。先冷静下来,再做判断!
婚姻里,总有人习惯性地指责另一半。只要一有问题,他们就会自动把自己择出去,而把责任全部推给对方。“都是你的错!”“要不是你……我才不会……”这些人把自己的幸与不幸全部寄托在了另一半身上,认为只要对方改变了,自己的状态就会变好;只有对方不犯错了,自己的婚姻才会幸福。
为此,他们不停地给另一半提要求,试图改造另一半。当对方无法达成自己的要求时,他们就陷入对另一半的指责和控诉中,为自己感到委屈和不值。在这样的指责中,另一半会倍感压力,要么反抗要么逃离,为此出轨或离婚的也大有人在。而指责的那一方因为不懂得反思,即便换个人换个婚姻,依然没有能力解决问题,很难获得幸福。
◆情景1:客厅有点儿乱,张赫说道:“咱们不是说好了吗,我负责拖地,你负责拾掇。”陈芬很不爽:“你还好意思说,要不是你非要弄什么家务规定,至于两人都不管吗?”“是你嫌咱俩分工不明确非让我弄个制度的呀!”陈芬并不否认:“是我说的,那还不是因为你不爱做家务吗?”几个回合下来,张赫决定闭嘴了,因为无论如何,妻子都认为是他的错。
◆情景2:丽娜的老公出轨了,她哭成了泪人儿:“自从嫁给你,我就没过一天好日子,挣那么点儿钱,没有大房子,也没有好车子。这也就算了,我从没跟你计较过,现在你竟然还背着我出轨,良心都被狗吃了吗?”丽娜毅然离了婚,但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走不出来,每每提到这段婚姻,她都会抱怨:“我这辈子算是被他毁了,我所有的不幸都是拜他所赐!”
◆情景3:郑洁被班主任叫去开小会了,因为儿子这次考得一塌糊涂。回家后,郑洁先把儿子训了一通,然后就和老公争执起来。“都是因为你,你要是多管管儿子,他至于成现在这个样子吗?”“成哪个样子啦?没考好下次继续努力呗!”听老公这么说,郑洁气得直跳脚:“说得轻巧!你给他补课了还是请家教了?就是因为你不上心,儿子学习才这么差的!”
限制性思维从哪儿来
都是对方的错,其实就是指责对方,以此来逃避责任、避免伤害的思维模式。害怕犯错的人最容易指责别人,尤其是害怕对方责备自己,便用先指责对方的方式保护自己。这是一种典型的投射性指责,怕什么就做什么。有一些人的指责则是由内在的不舒服的感觉唤起的,他们感到内疚时就骂对方,感到痛苦时就埋怨对方。在理想化对方的同时,其实是在满足自己“自恋性”的需要—我很好,所以都是你的错。另外,还有一些人总是对生活抱有不切实际的假设,例如“我的生活不应该有痛苦”,所以无法承担失望,不能接受人性的缺点,只能用责备他人的方式缓解自己的焦虑。
摆脱思维限制这样做
指责本质上是一种“逃避”行为,真实的诉求是想离这样糟糕的情况远一点儿。但事实上,指责只会让情况更糟。所以,对于一些无法改变的事情,我们要在内心中接受,然后主动朝着更积极的方向理解这件事情的意义:“能学到什么经验吗?”“下次有没有更合理的解决办法?”当然,如果能够从更全面、更客观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意识到自己也有责任,不妨扪心自问:“我做些什么能让事情变得更好?”这样,才能够从不愉快的经历中汲取力量、解决问题,令关系充满正能量。
当然,如果指责是自动冒出来的,你可能正在效仿曾经指责过你的那些人。所以,为了阻断指责,我们要在心理上建立一些 “应对关卡”。每次发火前,试着问自己一些换位思考的问题。比如郑洁可以在骂老公之前停留几秒,先问问自己:“如果我是他,我会做得更好吗?”“他这么做,有没有难处?”接着问问自己:“在辅导儿子学习这方面,我对他有什么期待?”此时,原本的指责就可能转化为:“我想和你商量一下儿子的学习问题,他成绩不理想,需要咱们共同努力……”这样,老公也会明白郑洁的意思,也不会因为被责备而退缩。试过这种转换之后,大家就会明白,共同商讨带来的改变远远大于指责。
生活里,总有人喜欢后悔。一遇到问题,不是想为什么发生以及该如何解决,而是抱怨“早知道……我就不该……”因为一味地沉浸在对过去的后悔中,所以,他们无力应对当下,对当前的问题避而不谈,更没有任何建设性意见。也正因此,另一半会倍感压力,一方面是得不到支持,独自解决问题难免有无力感,另一方面也会为此感到不安,觉得亏欠伴侣。结果,旧问题没有解决,又衍生了新问题,久而久之,问题越积越多,将对婚姻带来致命的打击。
◆情景1:一进新房的门,欣雨就开始后悔:“真后悔找了这家装修公司,要是自己装肯定比现在好!”进入客厅,“真不该选这种吊灯,好暗啊!”走进厨房,“真不该听你的建议选这个颜色的橱柜……”欣雨一边看一边后悔,几乎没一样儿是满意的,正阳终于忍不住了:“有完没完?现在说不行,早干吗去了?”
◆情景2:模拟考试不太理想,女儿沮丧,佟彤也很着急:“当初就不该上这个学校,老师教得太差。”“要是多做些调研,肯定能选个更好的。”“咱们就不该……”丈夫急了:“现在不是该寻找原因、找出解决方法吗?后悔就能考好了?”
◆情景3: “我真后悔嫁给你”是丽姝吵架时的口头禅。她从来不想问题出在哪儿,应该怎么办,就好像只要时光倒流,她不嫁给他,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 一次两次老公没意见,说得多了,他也不耐烦了:“你这么后悔,那就离婚吧!”
限制性思维从哪儿来
后悔是我们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进行重新思考后,产生的一种不安、担心和恐惧的情绪,而且明知后悔没用,却还是忍不住要后悔。为什么?一方面,不安和恐惧过于强烈,要用后悔的言论来缓解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事情已经发生了,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又不能什么都不做,只能用这种形式填补内心的空虚。
容易后悔的人有可能是思维能力差,心智不够成熟,不愿意承担任何不好的后果,所以时时把后悔挂在嘴边,不能对事情的发展做出全面的预测,所以在产生不良的结果时容易感到懊恼。也有一部分人比较自我,他们不会顾及他人的情绪,稍有不满就随意表现出来,不允许自己受“委屈”。
摆脱思维限制这样做
喜欢后悔的人,一天之中就会遇到好多件令自己“后悔”的事情。他们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我没想到事情会这样”或者 “太糟糕了,我接受不了!”总之,相较于很差的结果,后悔的态度更令人困扰。这时候,需要对那些令自己后悔的事情做一个区分,把它们分成 “有用清单”和“后悔清单”两部分。
“有用清单”用来罗列一些还有可能改变或者会对今后的生活有帮助的事情,我们可以积极地应对这张清单上的事情,找出合理的解决策略,或者总结出有用的经验。“后悔清单”则用来存放一些无论怎么努力都于事无补的事情,要尽快忘掉这张清单上的事情,至少不要让这些事占用我们太多的注意力,因为加工思维的垃圾只会产生更多的垃圾!
当然,后悔作为一种难以控制的情绪,需要用正确的方式来疏导和梳理。如果可能,可以安排专门的“后悔时间”。和伴侣谈论一下最近发生的、令你困扰的事情,用“我对……感到后悔,因为……如果下次……”这样的句子开头,一边说一边对事情形成新的思考。这样既能减低伴侣的防备,也能让你想到更多的积极因素。当然,使用“后悔时间”时,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能通过表达后悔来指责伴侣,而是应该支持彼此、共同解决问题。同时,经常梳理自己的后悔情绪能够让你意识到,你可能会经常因为类似的事情反复地后悔。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要第一时间阻断这种想法,或把后悔的想法引导到解决策略方面。这样,后悔的事会越来越少,能真正面对和接受的事就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