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47如何演变为恐袭“帮凶”?
2016-11-10C.J.奇夫斯
C.J.奇夫斯
这份清单可追溯至几十年前: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以色列运动员遭杀害事件;2004年俄罗斯别斯兰校园劫持事件;2008年印度孟买袭击事件;2013年肯尼亚内罗毕商场袭击事件;2015年导致100多人丧命的巴黎事件。
枪手们使用的步枪通常是AK-47的各种变种,这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枪支,一款有着苏联血统,价廉又好用的突击步枪。少数几个人手持这种枪,就能杀死数十人、威胁数百人,并与拥有现代化装备的军警正面交锋。
为了应对卡拉什尼科夫系列步枪的蔓延,美军近年来也推出AR-15系列步枪的衍生品。2015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发生的枪击案中,“伊斯兰国”的同情者使用的是半自动AR-15步枪;2011年在挪威发生的大规模枪击案中,凶手使用的是一支Mini-14以及一支MCX,这两种步枪使用的子弹与AR-15相同,在市场上也是AR-15的竞争对手。同年6月,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发生的枪击案中,凶手也使用了Mini-14和MCX。
在恐怖分子手中,军用步枪一再被用来快速、大规模地杀人。卡拉什尼科夫系列步枪这种几乎在三代人之前就已遍布全球的破坏性技术,如今仍在有组织的暴力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如何成为邪恶与疯狂的即时扩大器的呢?又是如何推动着AR-15等竞争对手获得如此卓越的名声呢?
答案要追溯至二战结束之初。当时苏联正在研发多款多用途武器。科学家们在研制核武器,他们的举动迫使那些担心爆发全面战争的国家之间封锁边境。枪械师和工程师们也在竞相设计一种常规武器——一种能把机关枪高速射击的威力和轻武器的便携性结合起来的步枪,这种新式武器在概念上拷贝了纳粹德国在二战后期投入使用的突击步枪。
在后来的评估及野外试验中,这种中等火力的步枪原型的诞生,被归功于在苏联战场西线参加过坦克战的老兵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上士。同纳粹德国的突击步枪一样,它可以自动发射,也可半自动发射。
AK-47的有效射程超过两个橄榄球场的长度,于1947年投入使用。几年之后,更轻、更易制造的升级版——AKM开始批量生产,并逐渐成为几乎所有苏联阵营国家地面武装的标配。很快,这种武器就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比起传统步枪,卡拉什尼科夫系列步枪更短更轻,造价虽不高,但耐用可靠。它没多少活动部件,精巧的设计令人几乎凭借本能就可以完成拆卸和组装。形形色色的战斗人员——从传统意义上受过军事训练的应征士兵到几乎完全没受过训练的游击队员,不必费劲就能掌握它的基本要领。
卡拉什尼科夫步枪的子弹比传统的步枪子弹要小,这意味着手持这种枪的战士能携带更多弹药,也比早些年的步枪手更具杀伤力。中等火力的子弹也意味着枪的后坐力不大,受训者在标准靶场练习射击时会相对容易一些。诸多优点让这种武器广受欢迎,以至于世界大多数地方的战斗人员每人都背着这种枪。
1980年2月,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东部的反苏游击队员,其中一人手持苏联制造的卡拉什尼科夫突击步枪。
仅凭卡拉什尼科夫系列步枪的物理特征还不足以解释它为何有卓越的声望。是大型军工厂大批量生产这种步枪和弹药,才让它成为冷战时代辨识度最高的武器之一,全世界人尽皆知的物品之一。
卡拉什尼科夫步枪的扩散路线有很多。从1940年代起,苏联开始生产这种步枪,之后又输送到《华沙条约》成员国及中国、朝鲜和南斯拉夫等国。不管需要与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数千万支步枪被不断地生产出来。在苏联,卡拉什尼科夫步枪被描绘成保卫祖国母亲的工具,它们还进入了市民组织当中,学生们也会在学校里学习如何使用这种枪。
一批弹药厂在生产这种步枪的地方建了起来,保证了子弹的稳定供应。许多国家采用了这种武器,并开始自行生产弹药。这种步枪席卷了全球的大多数地方:1970年代,苏联军队引入了一种新型枪支——AK-74,它的子弹更小,射速更快。数百万支老款卡拉什尼科夫步枪被正式淘汰,流入国际市场。那些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所采取的一系列工业决议加在一起,为这种枪支的无处不在创造了条件。
这种扩散改变了现代战争。在苏联政府把卡拉什尼科夫系列步枪提供给自己的盟友和代理人后,这种步枪发挥了出人意料的作用:均衡交战双方实力。
突破出现在越南战场。非洲曾被欧洲的小股部队开拓为殖民地,他们用机关枪对付规模虽大但没有同等武器的当地武装。不过在越南,欧洲人失去了这种优势。装备了卡拉什尼科夫步枪的游击队员同超级大国的步兵正面交锋。现代化的远征部队面对农民手中廉价步枪的自动火力,双方势均力敌,超级大国军队的野心受到了遏制。
1979年5月12日,伊拉克北部的扎格罗斯山脉,一名库尔德女游击战士手持卡拉什尼科夫步枪。
在越南的丛林战争中,卡拉什尼科夫步枪对美国M-14步枪占据了上风,这促使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敦促五角大楼加快生产美国新一代突击步枪AR-15,也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M-16。这一决定把突击步枪推到了今天的地位,成为全世界标准军用枪支。
在越南验证了效果之后,卡拉什尼科夫步枪又成了恐怖分子的必选装备。
1972年,挟持人质者拿着卡拉什尼科夫步枪,翻过慕尼黑奥运村的围墙,劫持了以色列代表团的成员。这种步枪已经挣脱缰绳,不再是某个国家的武器,也不再是意识形态的象征。随着全世界通过电视收看了这一事件的直播,卡拉什尼科夫步枪与恐怖主义联姻的时代开始了。
本是为巩固政权而生的卡拉什尼科夫系列步枪,却成了亡命之徒的利器,变种为叛乱、犯罪与“圣战”的象征。
从那时起,传授这种步枪的操作方法就成了非对称战争训练的一个主题。它的传播范围日益广大,以致于苏联的对手国家都开始想方设法搞到这种枪。在198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中,美国和巴基斯坦的情报官员就向阿富汗战士传授卡拉什尼科夫步枪的用法。
出人意料的是,卡拉什尼科夫步枪的简单易用、小巧紧凑,以及轻微的后坐力等优点结合在一起,让它很适合娃娃兵使用。
在很多战争中,指挥员们让10多岁,甚至不到10岁的孩子拿起卡拉什尼科夫步枪。不过,这些孩子虽然身材矮小,却能熟练操作这种武器,并携带大量弹药。
对于非洲乌干达游击队首领约瑟夫·科尼臭名昭著的“圣主抵抗军”等娃娃兵部队来说,卡拉什尼科夫系列步枪只是基础武器。在全球各地发生的战争中,实施叛乱或非正规武装的娃娃兵通常会使用此类武器。
恐怖组织“伊斯兰国”也沿袭了这种模式。手持卡拉什尼科夫系列步枪的娃娃兵摆pose的照片,成为该组织惯用的洗脑手段之一。不仅仅是“伊斯兰国”这么做,在过去几十年的很多冲突中,拿着卡拉什尼科夫步枪的娃娃兵照片比比皆是。
M-16被贸然应用于越南战争,其表现糟糕透顶,它太容易卡了。不过到了后来,它问世之初出现的问题大多得到了解决,在美军装备中赢得了一席之地。随后,北约防务装备的标准化促使欧洲各国装备他们自己的突击步枪,这种规格的武器便开始在非共产主义国家扩散。
俄罗斯伊热夫斯克的兵工厂里,工人正在组装卡拉什尼科夫步枪。
卡拉什尼科夫步枪出人意料地引发了一场军备竞赛。到了1980年代,AK-47和AR-15这两款枪,以及它们的众多衍生品,在全球范围内成为竞争对手。
美国各地的法律通常对平民持有的AR-15及AK-47枪支型号作出限制——只允许持半自动型号。但是,随着它们的衍生品受到退伍老兵、持枪权活动人士、末日准备者(指为臆想中的世界末日做准备的人)——有时还包括犯罪分子或恐怖分子——等人群的喜爱,它们在犯罪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也在上升。与此同时,卡拉什尼科夫步枪的生产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科罗拉多州奥罗拉电影院的大规模枪击案、2012年桑迪·胡克小学的大规模枪击案,以及“伊斯兰国”的同情者在圣贝纳迪诺制造的枪击案中,凶手使用的都是AR-15的衍生型号。今年6月,一名枪手只身一人袭击了奥兰多的一家夜店,这名枪手使用的是MCX,一种专为特种部队设计并在最近列装的军用步枪,不过也有面向平民的半自动版。
半自动卡拉什尼科夫步枪出现在枪击事件中也是家常便饭。1989年,在加州斯托克顿枪杀了5名学生的枪手,使用的就是一支半自动卡拉什尼科夫步枪。他的暴行促使加州乃至全美开始禁止突击型武器。今年7月,一名退伍士兵枪杀了5名警察,枪手使用的也是半自动卡拉什尼科夫步枪。这种枪原产于俄罗斯的AK-47工厂,依照西方法律可用于打猎和体育市场。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卡拉什尼科夫步枪进一步流向世界。而它最大的买家之一就是五角大楼,美国军方购买了无数这种枪支,并把它们提供给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代理武装力量。五角大楼还向这些武装分子提供了数万支M-16步枪,以及M-4——这种枪枪身较短,基于AR-15设计而成。很多武装分子都失败了,他们的枪也流入当地集市或落入敌人手中,进而又使更多武器出现在不受管制的市场上以及危险分子手中。
如今,卡拉什尼科夫和AR-15步枪的衍生品依然是现代战场上最常见的武器,它们对于几乎每一场战争都至关重要。它们是叛乱和恐怖主义的必需品,也是大规模枪击事件的基本配置。在欧洲,“伊斯兰国”用子弹杀死的人远多于用炸弹杀死的。他们能控制多个国家的领地,一定程度上也有该系列步枪的“功劳”。
各国政府对于控制这种武器走向泛滥几乎毫无作为,相反,就如美国那样,还经常为其扩散推波助澜。借助卡拉什尼科夫和AR-15步枪的衍生版本实施的犯罪、恐怖和压迫行为,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痼疾,而且没有结束的迹象。
[译自美国《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