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挡住400亿投资,欧洲你怕中国什么

2016-11-10

环球时报 2016-11-10
关键词:欧洲德国企业

本报驻比利时、德国、英国、法国特派特约记者 任彦 青木 纪双城 姚蒙 ●李晓骁

“对于大举进军德国市场的中企来说,最近的德国经济部是他们心里最大的痛。”——从接连针对两项中国企业收购案踩下刹车,到呼吁欧盟对中国采取更强硬姿态,多年来被认为是中德双边关系亮点的经贸合作,在这个秋天亮起了黄灯。亮起警示灯的还不止德国:欧盟近期启动对中国化工收购瑞士种子与化工集团先正达的审查程序;英国和法国对中企收购潮的质疑与担心声此起彼伏……从表面上看,欧洲对中企的恐慌心理似乎达到了一个小高潮。他们究竟在担心什么?中企真如他们所想很可怕吗?欧洲企业与部分专家有着不同看法。

一年半内,欧洲阻止400亿美元收购

“中国企业买买买,德国政府不不不!”“德国之声”网站形象地描述了最近中德经贸合作中的一系列矛盾。

10月21日,德国经济部通知德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爱思强,撤回9月初对中国公司福建宏芯基金收购爱思强的批准,理由是“安全问题”。几天后,德经济部又叫停中国三安光电对德国照明巨头欧司朗灯泡部门的收购,称不会出具无异议证明。

“德国政府推翻一度发放出去的商业收购批准,在历史上非常罕见。这一举动被视为其经济政策的一个转变。”美国《华尔街日报》如是评论。对于这样“罕见”的举动,德国媒体《当地人》分析是因为“惊恐于大批中企的收购行为”,并称“它宁愿冒惹恼中国的风险,也要对其收购狂潮猛踩刹车,借此传递出信号:不是什么都可以卖”。

担心的不止是德国人。英国舆论近期传出担忧“中国制造”正被“中国拥有”取代的声音。英国广播公司感慨说,从比萨饼到核电站,“中国钱正在一块块买下英国”,而英国人可能都没有察觉:泰晤士自来水公司的9%,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的10%,英国人传统早餐麦片饼品牌的60%,英国人传统百货商店的89%,能源巨头EDF风力发电的80%,比萨饼品牌PizzaExpress的100%,都被中国买走了。

在法国,政府一方面强调鼓励中法双向政策,另一方面,人们也没有忘记法国总统曾发表讲话干预上海锦江集团对法国雅高酒店业集团的扩大持股意图。中国企业高价购入农田更是引起了法国中部地区政府、农会的强烈抵制。

欧盟对中国化工集团收购先正达进行审查被认为是欧洲对中企投资“谨慎”态度的佐证。这一防范心理还有数据支撑。美国《福布斯》杂志援引一个投资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期以来,欧洲监管机构已阻止价值400亿美元的中企收购交易。这一数据还没有将440亿美元的先正达案和约7.4亿美元的爱思强交易算进去。

欧洲为何操碎了心?

与欧洲产生各种忧虑息息相关的事实是,中国投资者收购西方企业的名单越来越长。瑞士《新苏黎世报》细数说,他们的触角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度:在港口、机场、自来水厂投资,渗透汽车、造船和农业工业领域,还踏足旅游、时尚界。

根据咨询公司安永的一项调研报告,2016年上半年,欧洲共有164起企业并购交易同中国有关,而2015年全年的数字也不过183。在这些并购交易中,德国成为中企的首个目标,37个交易涉及该国企业。

“面对中国企业这股‘新生力量,西方的反应很复杂,其中不乏担忧和猜忌。从英国《金融时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中,我们不难看出这种情绪。”美国知名投资顾问、美国前沿战略集团副总裁乔尔·巴克勒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最近几年,中资的身影日益清晰,想视而不见都不可能,“我相信,未来西方人肯定要在中资的伴随下生活。”

对于可能将是“形影不离”的中企,欧洲显然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他们到底在担心什么?

“德国等欧洲国家对于一般的收购是欢迎的,但如果触及核心产业和技术,其心态会发生变化,贸易保护主义之风随之刮起。”欧盟委员会企业委员会前司长、欧亚研究中心首席顾问约翰·法诺对《环球时报》分析说。他的观点和德国权威智库柏林中国研究中心不谋而合,“从集中投资自然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到加大在工业国家的投资力度,中国企业试图获取更好的技术,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占据更有利的地形”。

巴克勒总结说,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西方国家对中国企业的抗拒反应更明显。在政治上,西方担心中国企业会危及国家安全;在经济上,西方认为中企会引发不公平竞争;在社会上,西方害怕中企会降低劳动力工资。他认为,这些担忧并非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而是对未来的想象。“这种负面想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中企的不信任,而不信任则源于对中国企业的一种原罪认定,即认为中国政府是中国企业的幕后黑手。”

法国巴黎工商会一名负责人曾对记者说,中国有许多国有企业集团,而西方除了部分非竞争性领域外,基本均是私营企业,由此法国担忧,中方收购行动不是单纯的企业之间的经济行为。德国媒体对此进一步解释说,欧洲担心中国国家主导的经济体系和工业政策对欧洲自由开放市场经济秩序进行“利用”。

对于政府机构的种种疑虑,《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欧洲企业人士不以为然。就职于爱思强的一名资深技术人员认为,德国经济部的干预加剧了爱思强的危机。近年来,全球LED照明市场规模增速放缓,爱思强面临订单减少、价格压力大、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并连续4年出现亏损。“公司管理层因此建议将公司出售,这是好事。中国人来帮助我们啊。股价此前直线上升,但现在股价大跌,公司前途未卜。”说到“安全问题”,他认为“纯属胡思乱想”。

同样,就职于欧司朗的一些员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来自中企的收购是“强强合作”,有利于企业发展前景。公司一名发言人表示:“和中资合作是我们的战略,企业不会改变管理模式……我们期待政府能尽快批准该项目。”

“和中企合作没有什么不同”

“中国企业往往被妖魔化。”德国柏林经济专家马库斯·巴托尔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公司和德国中小企业,其实是一对理想合作伙伴。

德国《时代周报》援引汉堡全球与地区研究所亚洲研究负责人舒勒的话称,与美国或英国的投资者不同,中企很少带来自己的董事会,经常不参与生意操作的细节……只是细看财务稳定情况。此外,那种认为中方只对技术感兴趣、收购后导致德国工作岗位流失的看法也站不住脚。据巴托尔观察,“95%的德国企业得到更好发展。专业技术都留在了德国国内。中国企业是获利方。”

位于德国比勒费尔德的缝纫机制造商杜克普爱华在2005年被中国上工申贝集团收购。公司负责人埃克霍夫对记者表示,他们公司目前只有几名中国员工,只负责与中国总公司沟通。上工申贝集团投资数千万欧元帮助该企业获得新生。中企的加入,“保障了这个150多年历史‘德国制造品牌的质量”。该公司许多员工对记者说,他们曾担心中国人的到来,但中国人没有辞退一个员工。中方对生产和销售几乎没有施加影响,技术也没有转移到中国。

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机械制造商瓦德里希科堡公司10年前被中企收购。公司一名技术人员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方不仅没有所谓的“窃取”德国技术,相反还为企业带来更多投资,尤其是扩大了对产品的研发。

由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教授马丁·弗朗茨等3名经济学家历经3年研究撰写而成的《金砖四国在德国的投资——企业和工人的机遇及风险》一书指出,“中国人往往扮演了雪中送炭的角色”,被收购的案例中,超过60%的企业当时陷入财政危机或已经宣告破产,结果中国投资促进了增长。该书认为,中国公司对德国企业技术很感兴趣,但这并不意味着技术专利会被转移到位于中国的企业总部,然后立即在当地制造同样的产品。中方往往会采取“双品牌战略”——德国公司的产品被打造成高端品牌,中方产品则主打低端市场。另一项新战略是将企业厂址留在德国,甚至还要扩建研发部门。

英国《金融时报》8日援引伦敦卡斯商学院教授斯科特·莫勒的观点说,按照“并购诅咒”理论,交易后买方的股价往往会下滑,然而在中企收购英国企业的案例中,似乎并不存在这类不幸。2012年至2016年期间收购英企的44家中国上市公司样本表明,交易宣布的前10天和后10天,收购方的股价表现跑赢大盘,这说明“市场积极评价中企在英国进行的并购活动”。

巴克勒认为,其实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民营企业,同世界上大多数企业一样为经济力量所驱动。中国政府号召中企“走出去”,但中国企业能否“走出去”,决定因素还是其自身的实力,而非政府的扶持。“世界上很多国家也都鼓励本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该国企业是为政府操纵。”

在英国北部城市曼彻斯特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商人麦克贝对记者说,与中国企业合作和与世界其他国家企业合作,运作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对于英国来说,和任何一个外国企业打交道,都应当将心比心地考虑,这样才更容易收获成功。如果采取关门或是怀疑的态度,那么只能失去机会。

“将中国投资拒之门外无疑是自断财路,对中资采取怀疑和打压的态度也不可取。”巴克勒建议说,西方应采取一种现实主义的态度,不把经济问题政治化处理,而是明确中国投资的领域,做好中国企业和当地企业的沟通工作,为所有企业公平竞争搭建一个法律平台。▲

猜你喜欢

欧洲德国企业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梦梦”“娇庆”德国行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第29届欧洲象棋锦标赛对局选评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
新中国科技60年(3)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
开始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