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建立与实践成效

2016-11-10钱瑞莲张燕红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18期
关键词:培训基地精神科专科

钱瑞莲 张燕红 宗 薇



·护理管理·

江苏省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建立与实践成效

钱瑞莲张燕红宗薇

目的: 探讨江苏省精神科专科护士基地的筹备和建立在首届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方法:依托江苏省护理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平台,开展全省范围的调研,组织申报江苏省精神科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从成立专门机构组织实施、培养精神科护理人才、注重基地师资的培训等方面建设培训基地。围绕精神科护理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设置理论和临床实践培训课程,两者课时比例按1∶2分配,采取7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对选拔出来的专科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培训和省厅答辩,采用4种方式评价培训效果。结果:获批成为江苏省精神科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18位专科护士经培训后理论知识和临床综合能力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专科护士对培训的内容、师资力量、教材以及实践安排都很满意,专科护士一致认为拓宽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了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培训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客观化。结论:通过专科护士的培训,有效利用临床教学资源,可提高专科护士的综合能力。

精神科护理;专科护士;培训效果

专科护士(clinic nurse specialist,CNS)是指在某一特殊或专门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1]。CNS是在护理专业化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高级临床护理工作者[2]。我国专科护士领域的培养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急诊急救、手术护理、糖尿病护理、伤口护理等专科护理。而精神科护理领域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病患群体,更需要专科护士特色的护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出[3],争取到2015年在全国建立5个国家级精神护理专业培训基地,“十二五”期间为全国培养2.5万名临床专科护士。为了适应学科的发展需要,带动区域精神科专科护理水平的发展,我们从2012年开始按照精神科专科护理培训基地的标准加强建设,并成功培养了首届江苏省精神科护理专科护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

首届共有专科护士18名,其中男4名,女14名。年龄27~39岁,平均(33.44±3.84)岁。专科工作5~19年,平均(10.89±5.34)年。文化程度均为本科职称:主管护师11名,护士7名。行政职务:护理部主任1名,护士长5名。

2 培训基地的筹备和建设

2.1培训基地的前期筹备工作我院是江苏省护理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依托这个平台,对全省12个省辖市范围内的48所医院,开展了一项关于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需求的专题调研,系统地了解江苏省精神专科护理队伍发展的状况,通过调研,汇总各家医院建议和建言,形成明确的一致看法:精神科专科护理人才急需建设和培养,需要有专门的培训基地来组织完成。并撰写了专门的调研报告上报省卫生厅和护理学会,建言精神科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组织申报并获批成为江苏省精神科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对照江苏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申报标准,准备申报材料,并参加省厅组织的专家答辩,最终获批江苏省精神科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2.2省级培训基地的建设

2.2.1专门机构组织实施培训成立专门的专科护士培训基地领导组织机构,设专门办公室和兼职人员负责培训工作的开展。成立精神科护理专科小组,明确工作目标,制订专科护理发展、人才培养规划,加强专科护理建设。

2.2.2培养精神科护理人才选送护理骨干参加中华护理学会举办的精神科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制定专科护士人才培养五年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实施,发挥专科护士作用:参与制定和完善工作流程及规范;参与制定专科质量检查标准;进行护理查房、护理会诊;定期组织培训、专科质量检查。

2.2.3注重基地师资的培训我院是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培养数名硕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承办过五届江苏省卫生厅精神科护理进修班,培养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医院护理部建立临床实践教学护士的资格认证和选拔制度,对临床教学护士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发放资格证书,有效期2年。

3 首届江苏省精神科护理专科护士培训班报名、选拔

3.1培训学员申报要求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者;具有国家教育部认定的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本科学历证书;从事精神科专科护理工作满5年;身体健康,能够胜任专科护士培训。

3.2选拔流程通过由培训基地审核资格的报名者,参加由培训基地组织的专科理论考核,按照招生人员数量,按照1:1.2的数量划定面试人员,进入面试阶段。通过两轮考核者,进入基地参加专科护士培训。

4 首届江苏省精神科护理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实施

4.1设置培训目标围绕精神科护理专科护士核心能力[4]的要求,从临床专业实践能力、护患沟通与健康教育能力、护理质控与保障能力、临床教学与科研能力、领导与管理能力、多元文化护理能力、自我成长等方面设置培养目标,提升和发展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

4.2课程设置注重“能力型”人才的培养,整个课程由三部分组成:即公共基础课程、专科理论课程和临床实践课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课时分配比例为1:2。

4.2.1理论课程课程设置以精神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作为架构,以快速提高专科护士临床护理能力,进行为期1个月的理论培训,共计160个学时。设置了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教育与咨询、护理科研、护理人文五大模块,其中临床护理侧重精神科症状学、疾病护理、药理学、精神科护理理论与技能、精神科突发事件的护理、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心理健康与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社区护理;护理管理侧重质量控制的思路培养、各种质量管理工具的使用;教育与咨询侧重病患健康教育和信息咨询;护理科研侧重个案护理、护理科研项目的申报和标书撰写、数据处理和分析、论文撰写;护理人文以精神科服务理念、人文关怀、精神科相关法律与伦理学内容为重点。授课老师选择从事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医疗领域的35名专家,其中护理专家占68.6%,医疗专家占31.4%;专家中高级职称占85%,中级职称占15%。

4.2.2临床实践课程技能核心课程设置为期2个月,共9周。临床实践选择3家实习基地完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实习7周、江苏省镇江市精神卫生中心实习1周,江苏省苏州广济医院实习1周。3家医院的临床实践教学各有侧重,临床实践主要内容有症状评估与病情观察、危急症的处理、患者组织管理与安全管理、心理护理技能、患者健康教育、护理查房、护理会诊、疑难病例讨论演示与实践;精神科康复护理及社区护理。将培训内容分为观摩和学员实践,侧重于培养学员学习主动性,重视支持与引导。

4.3运用形式多样教学方法完成培训基地在理论教学及临床实践的培训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采用“指导─接受”;“自学─辅导”;“示范─模仿”等模式相结合,遵循系统性原则,提供个性化教学环境,扩大教学信息交流的范围。培训老师讲授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结合演示法:以直接感知为主。小组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获得知识、巩固知识。案例教学法[5]:让学员从被动的理论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实践创造者。标准化患者[6]的运用,提高专科护士临床评估能力。PBL教学法[7]: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查阅资料,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再选出代表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参观教学法:组织学员到社区、康复中心观察、调查、研究和学习,拓宽了眼界和思路,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已学知识。微格教学的运用,提高专科护士的教学技能。反思日记[8]的运用提升专科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4.4组织考评严谨专科护士考核评价方法采用培训基地的考核结果,占30%。基地考核通过后参加省厅组织的答辩,包括个案护理、护理科研项目开题、护理专业拓展3个方面,占70%。

4.5评价指标

4.5.1理论和临床实践考试成绩培训前后,基地对专科护士分别进行理论考核和临床实践及教学能力考核,满分100分。

4.5.2病患集体健康教育能力采用病患集体健康教育演讲比赛,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

4.5.3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测评学员对培训基地的满意度。

4.5.4档案袋评价法学员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评价及反思,书写反思日记;分小组讨论完成各项作业,由基地负责人评分。4.6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2统计学软件,专科护士培训前后考核成绩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5 结 果

5.1专科护士培训前后考试成绩比较(表1)

表1 专科护士培训前后考试成绩比较(分,±s)

5.2护理集体健康教育演讲比赛,分别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5.3培训后反馈学员们对基地的理论教学计划安排很满意14人(77.78%)、满意4人(22.22%);教材编写很满意16人(88.89%)、满意2人(11.11%);授课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很满意15人(83.33%)、满意3人(16.67%);临床实践教学安排很满意15人(83.33%),满意3人(16.67%);对授课老师的综合评分均分为98.28分;学员们普遍反映在临床实践、健康教育、理论水平、科研、语言表达、多媒体制作和写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6 讨 论

6.1专科护士培训的模式有助于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经过3个月系统的培训,专科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后,善于发现问题,并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患者解决问题。在业务学习、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护士培训、护理科研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在护理团队建设方面也有了创新与突破。

6.2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开辟了快速、高质量护理人才培养的途径专科护士培训是促进护理专业化发展,提高护理质量的捷径。理论联系实际的培训,并运用多种形式的培训方法[9],根据学员和老师的特点,结合培训基地自身定位和资源配置,合理选择一种方法或几种方法的组合,达到基地对专科护士的培训目标,激发学员对专业和学习的热爱。培训以临床为基础,一方面为临床操作能力,另一方面是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反映在护士通过细微观察、深入思考、认真总结、进行反复的实践并达到理论或技术上的创新,这是临床实践能力的深层体现,也是促进个人成长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江苏省精神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建立为我省的精神卫生机构迎来挑战机遇,将基地建成全国专科护士培训的平台,既能提高精神科护士的水平,又能提高我院自身培训水平,也必将带动整个江苏省区域精神科护理水平的发展。但由于我们是首届培训专科护士,培训人数尚少,长期效果还没有办法评价,可能还需要跟踪专科护士的发展和使用。在今后培训中更加注重这些,希望培养出满足未来岗位职责要求并适合护理发展需要的新型的精神科专科护理人才。

[1]Morris SM,Thomas C.The need to know:informal carersand information[J].Eur J Cancer,2012,11(3):184-186.

[2]齐小秋,孔灵芝,张立,等.精神卫生政策研究汇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4.

[3]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C].卫医发〔2011〕96号.

[4]崔英.精神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1):26-29.

[5]张燕红,钱瑞莲,徐国彬,等.案例分析法在精神专科护士护理知识培训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5):30-31.

[6]申文武,黄亚林,寇晓敏.护士标准化患者在精神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华西医学,2012,27(2):292-293.

[7]刘军,师小琴,何勇,等.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内科学PBL教学模式介绍及借鉴[J].医学与哲学,2013,34(6):85-86.

[8]蔡韵.反思日记研究综述[J].教师教育,2013(30):73.

[9]孙燕,邱文娟,张伟英.专科护士培训中理论教学方法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4):320-322.

(本文编辑崔兰英)

210029南京市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钱瑞莲:女,本科,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

张燕红,女,本科,主任护师,护士长

2015-05-25)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8.057

猜你喜欢

培训基地精神科专科
攀枝花纪检监察院四川省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基地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督导评估的实践与思考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美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证介绍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线上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