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问题研究
2016-11-10甘曦之
甘曦之
(黑龙江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50)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问题研究
甘曦之
(黑龙江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50)
我国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存在电子化程度不高,没有统一的业务系统标准,技术水平不高,效率较低等问题。应进行数据共享,分段建设、逐步升级,实行企业的运营模式,定期进行评价。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信息系统;策略
一、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相关概念
(一)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含义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主要指使用计算机网络信息通信技术,为大家提供物流、信息和技术等资源。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主要由以下三个结构构成:一是国家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这个层面的公共信息平台主要是整个合作区域内相关政策信息、经济运行信息以及市场信息的公共平台。二是区域公共信息系统。这个层面的系统由国家公共信息平台、各子区域单元内的所有相关信息子系统组成,在信息平台内起着组合节点的作用。[1]三是客户终端信息系统。这个层面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对每个区域内的信息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并用于全部的用户,在遵守相应原则的基础上,确定最佳的方案,进而解决全部用户的问题。如下图所示。
(二)公共信息平台的内部结构
一是政府方面必须有清晰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目标和途径,在统一框架的基础上,对物流以及信息资源加以整合,横向的组织和调度每个行业,纵向的尽力推动物流企业信息平台的构建,充分的发挥资金杠杆和相关政策的作用,不断推进公共信息平台的发展。[2]二是信息服务商一定要保持公正和中立,有效处理政府部门同各个单位内部物流信息系统的连接和信息互换,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服务商坚决不允许加入到实体物流业务的运营管理。三是业务运营商主要是由物流服务商和电子商务服务商组成,业务服务商借助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将每个供应商同承运人、采购商、海关、物流服务商、商检等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彻底把以往的物流运输服务改变成如今的电子信息服务的模式。
图口岸物流信息平台
(三)构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原则
一是统一规划,逐步实施。构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覆盖面比较广,涉及到政府和多家单位,耗费时较长,应该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对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进行统一的规划。二是政府调控加上市场化运作。构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覆盖面比较广,涉及的单位比较多,因此,政府要协调好多家单位的关系,保证构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顺利进行。[3]三是可扩展性与兼容性。考虑到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每个区域经济的互补性,公共信息平台必须有较好的可扩展性与兼容性。四是开放及安全性。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是对社会开放的,涉及到的用户数量非常多,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安全性,安全性是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最基本要求。
二、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对物流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实现信息共享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在当今这个信息资源巨大的时代,信息共享是非常重要的,能够给社会、企业、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信息共享,能够重复的软硬件资源投入,避免人力、物力、财力重复的投入,经济效益是显著的。
(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能够避免信息的不对称,并且节省大量的时间,在这个平台上能够明显看出每个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而有效合理的配置资源,加以整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提供用户相应的决策信息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中的信息内容比较丰富,在用户决策之前,可以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中查看想要的信息,并进行参考借鉴,进而为决策提供可行性的依据,有助于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
三、我国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很多地区陆续开展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规划以及构建,尤其是物流枢纽的信息平台的构建比较早,发展得比较快,如今已经非常成熟了。如今,部分行业已经构建了一批物流枢纽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很多口岸物流信息平台将口岸内的各个部门(货运代理商、货物生产商、货船卸货方、承运商、检验检疫、海关等)加以整合,[4]该平台将传统的有纸作业加以取缔,进行电子化操作,能够在网上进行查询和交换,这样极大地提升了货物处理的效率,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以及人力、物力成本。相比之下,区域性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起步较晚,发展也不快,并且发展的不均衡,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是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比较快,很早就有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和构建,已经有了一些地市级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四、我国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存在的问题
(一)电子化程度不高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单位的计算机普及率不高,个别单位(尤其是中小企业)没有使用计算机,这些单位的电子化程度不高,影响了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内各个单位的电子化沟通,延缓了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电子化覆盖,制约了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发展。
(二)没有统一的业务系统标准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没有统一的业务系统标准,电子数据的标准化程度比较低,电子报文的标准化、统一性差距比较大,导致了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内各个单位的数据不能够通用,影响了各个单位的电子沟通。
(三)技术支持有待提高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内一些单位的技术支持有待提高,他们在遇到技术故障时都通过外部人员加以解决,单位内部没有技术支持的人员,从长远来看,这样不利于企业发展。因此,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内各个单位技术支持有待提高,否则会影响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发展。
(四)效率较低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内的信息的集成度不够,运行涉及的环节过多,导致效率比较低,这制约了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发展。
五、我国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今后发展策略
(一)实现数据的共享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数据都是来自各个单位的系统,离开了这些系统,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将毫无意义。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开发以及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同各个单位的系统数据的兼容等问题,解决好数据兼容等问题,进而实现数据的共享。
(二)分段建设、逐步升级
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应用领域来看,物流信息平台能够应用到多个领域。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实际功能来看,物流信息平台能够解决多个问题。但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应坚持分段建设、逐步升级的原则,最终实现全部功能,解决全部问题。
(三)实行企业的运营模式
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实际运营管理过程中,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必须向广大企业开放,政府可以通过相应的政策予以管理和制约,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由第三方实施,保证平台的独立性,体现其公平性、公开性和公正性,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5]可以通过行业准入机制和会员制管理等方式,管理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内部的会员,可以对会员进行收取会费、租赁费、用户服务费、广告费等,让会员进行市场化经营,实行企业的运营模式。政府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进行宏观的调度,保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有效运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其经济效益。
(四)定期进行评价
一是系统性能的评价。涉及到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联机响应时间、平均无故障时间、数据吞吐量和处理速度、操作方便性与灵活性、可扩充性等方面。二是经济效益的评价。涉及到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系统费用、投资回报期、系统收益、系统维护与扩充的费用估计等方面。三是系统管理水平的评价。涉及到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内部全部人员对系统的认识水平、使用者对系统的态度、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等。
[1]程玉坤.电子商务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规划与设计[J].现代计算机,2009(11):11-14.
[2]杨晓钦.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探索[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5-48.
[3]张锦,杨东援,关志超,王孝坤,徐君.城市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内涵和规划设计[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3(4):22-25.
[4]戴伟.我国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研究 [J].时代金融,2013(24):37-40.
[5]杨明,周国祥.基于移动技术的物流平台架构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2012(1):23-26.
[责任编辑:谭志远]
Research on Public Logistics Information Platform
GAN Xizhi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Engineering,Harbin 150050,China)
China's public logistics information platform is not high degree of computerization,there is no unified business system standards,technical support to be improved,low efficiency issues.It should realize the sharing of data,step by step,step by step,carry out the operationmode of the enterprise,and carry on the appraisal regularly.
public logistics;information platform;information system;strategy
F253
A
1005-913X(2016)10-0034-02
2016-06-27
哈尔滨市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资金(2013RFQXJ127)
甘曦之(1972-),女,哈尔滨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物流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