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张好好诗帖》中隐匿的杜牧与豫章名妓的情怀
2016-11-10李倍蕾
李倍蕾
李倍雷 本名李蓓蕾,1960年生,重庆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艺术学学会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从事艺术学理论与文艺学研究。
今日南京秦淮河依然微波泛起,繁花似锦,引无数游人竞折腰。乌衣巷、王谢家宅随着秦淮河铅华殆尽也早已是千年古迹了。我们再也看不到昔日“谢王堂前燕”的盛景,再也闻不到秦淮河昔日的脂粉气息。然而秦淮河畔,历史中的那些文人骚客与些商女缠绵出多少动人故事,以及显露了人性的复杂性格,都在遗留下的笔墨痕迹里,成为今日历史的见证。杜牧作为一个唐代的诗人,就显露出了复杂的人格多面性。这位风流才子,在扬州、宣城等地经常问柳青楼玉女。正所谓“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他的诗歌里不就有“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的诗句吗?还用诗歌描写出自己的艳遇经历。《遣怀》就是这样一首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是一个情感内心世界极为复杂的诗人,当他在扬州手搂着青楼女子,逢场作戏醉生梦死醒来之后,却对秦淮商女有更苛刻的要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他或许认为,六朝短命的古都、帝王败业,都是商女惹的祸。故此满腔的悲愤全部撒向了秦淮河畔商女们的身上了。这似乎是对秦淮河畔的商女多少有些不公。
杜牧(803年-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仕宦家庭,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牧的诗歌成就在晚唐享有声誉,他与同时的李商隐被称为“小李杜”,喻于为盛唐的李白、杜甫。杜牧于文宗大和二年(828年)进土擢第,授弘文官校书郎,曾多年在外地府署中担任幕僚。《张好好诗》就是在外地府署做幕僚时遇到的红颜知己而引发出来的千古绝唱和流传下来的墨宝。杜牧的性格有多面性,反映了他矛盾的内心世界。晚唐危机四伏,引起了知识分子的忧虑,杜牧虽有复兴盛唐政治理想,然而他的政治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官场的不济,便寻花问柳,使他一生总是多艳遇。杜牧总是能够在章台柳巷中觅得红颜知己,故此他的诗词多少也有些浮华和脂粉气。如《偶作》:“才子风流咏晓霞,倚楼吟住日初斜。惊杀东邻绣床女,错将黄晕压檀花。”又如《留赠》:“舞靴应任闲人看,笑脸还须待我开。不用镜前空有泪,蔷薇花谢即归来。”再如《送人》:“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明鉴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还有把玩女人鞋袜的诗歌。如《咏袜》:“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五陵年少欺他醉,笑把花前出画裙。”杜牧的这些诗歌脂粉气十足,“纤纤玉笋裹轻云”体现了杜牧轻佻与迷醉在妓女怀中放荡。杜牧一方面把玩着妓女,一方面指责“不知亡国恨”,在这种人性的裂变中,还显示这位风流倜傥才子的另外一种性格。杜牧在调侃或把玩妓女时,又时常与妓女情意绵绵,在金陵周边表现得像一个风情万种的风流才子,但是遇到红粉知己时更是对她们深深地依恋,又显露了杜牧感情真挚的一面。《张好好诗》就是杜牧写给豫章名妓张好好的思念情诗。
张好好与杜牧认识的时候仅仅只有13岁,当时张好好是一名舞伎。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26岁的杜牧在江西的沈传师官御中做幕僚。在一次酒宴上舞伎张好好表演跳舞,见到了还没长开的张好好。尽管张好好很小,但是舞场的表演令杜牧心中暗生心仪。当舞伎张好好得知杜牧就是时称“小杜”的天才诗人时,不禁也暗生爱慕之心。于是两人一见倾心。整天在一起“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一个是风流才子,一位是含苞待放的舞伎,二人的感情越来越深,一日不见就觉得日隔三秋。正是“自此每相见,三日以为疏。”杜牧就是这样一位在与女子交往过程中那样的投入,把自己的情感经历描写在自己的诗歌里。我们看了到一个风流才子对她们的深深思念,看到了诗人自己发出的心灵深处的震撼。可是正当二人情感逐渐升温的时候,一年后的沈传师到了宣城任职,张好好只得随沈传师走,与杜牧依稀离别。张好好到了宣城去了当地官府开办的妓院,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舞伎。2年后,即大和六年(832年)16岁的张好好已经落成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就被沈传师纳为了小妾。这几年中杜牧与张好好中断了任何联系,但是杜牧心中一直深深挂念着朝思暮想的张好好。又过了2年,直到大和八年(834年)杜牧和张好好洛阳才再次重逢。此时杜牧已是31岁的人了,过了而立之年,而18岁的张好好成为一名风韵十足的美少妇,被杜牧描绘为“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这段相识离别再相逢的情缘在杜牧的《张好好诗》的序中写得十分明了:“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正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重宣城,复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述师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成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这幅《张好好诗贴》(28.8cm×16.2cm,麻纸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书法作品有幸今天得以重见。不但目睹了风流才子杜牧的情感世界,也使我们看到了杜牧的书法艺术。书法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心情感。《张好好诗贴》笔锋凌厉,整个书法字体流畅连贯,显然是奔随情感喷薄而写出来的。在书法的开端时诗人还是比较抑制自己的内心情感的,略显沉稳的笔触和书风显示了这一点。但越到后面诗人越是抑制不住自己对昔日思念的红粉知己的那份情感了,书法笔触的走向好像完全被张好好身影的所牵动,急促、婉转、停顿、转折,急就而成。为了更好地了解诗人那波澜壮阔的情感世界,我们将杜牧的《张好好诗贴》这首五言古诗全文录出。
君为豫章妹,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徊映长裙。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凡弦进关纽,塞管裂圆芦。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增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自此每相见,三日以为疏。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浦。身外任尘土,樽前极欢娱。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洛城重相见,婵嫜为当垆。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门馆恸哭后,水云秋景初。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洒尽满襟泪,短章聊一书。
至此,我们更能了解和读懂杜牧的《张好好诗帖》中墨迹透露的笔意情致了。行书《张好好诗帖》,笔笔委婉,从序言到结束,笔触跟随情感涌动,愈到后面愈是激动,尤其是写到他们两个“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时的情景,杜牧的心绪、情感几乎不能自控,笔触更加显露出激越情感波澜,字的结体大小悬殊更加明显,潇洒逸流。写到最后一句时,方如梦初醒。却在书法的结构上,构成了首尾映照的特色。难怪《宣和书谱》评其曰:“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相表里。”此卷《张好好诗帖》在2002年底至2003年初上海“国宝展中”展出时,引来了无数的观众,驻足于此前。遥想当年的才子佳人的真实事件,并无尽地享受到杜牧的绝笔法书。笔者是其中有幸目睹者之一。仔细品味《张好好诗帖》真迹,真的是潇洒自如、跌宕肆意,字字清新而刚劲,有唐入学有晋人的风度,书风与文风相得益彰,文采与风流尽收眼底。
当然《张好好诗帖》本无作者题款,《宣和书谱》著录是唐代大诗人杜牧自书的《张好好诗》,这是宋徽宗亲题鉴为杜牧所书。杜牧无任何书法流传下来为此印证,如果是杜牧真迹当有更重要的史料价值意义,其书法本身也是属于神品之列,又显示了艺术价值。现在大多数鉴赏家都认定宋徽宗的说法。
《张好好诗帖》至今的装裱仍然保留了当时御府的装裱样式,说明保持了原样。书法卷上有众多的题款,是一幅流传有绪书法作品。宋徽宗时期被御府收藏,后均被南宋的贾似道、明代的董其昌、项元汴、张孝思、清代的清代梁清标等收藏家或鉴赏家收藏过。乾隆时期再次被宫廷收藏。卷前有宋徽宗赵佶的题跋:“唐杜牧张好好诗”,并钤有“宣和”“双龙”朱圆印。还有宋人米芾钤印“神品”,项元汴的“天籁阁”“项子京家珍藏”和“子孙世昌”,清内府的“石渠宝笈”“宣子孙”以及“三希堂精鉴宝”等。卷后还有明张孝思、清年羹尧的跋语等。这卷书法名帖从乾隆年间开始一直保存在御府内阁中,后来被末代皇帝溥仪携带出宫,到了东北的伪宫小白楼中,后来散失在东北民间。不知为什么这幅法书国宝竟然被伪满“国兵”王学安埋在土里,也许是害怕被人发现或其它原因,使这幅《张好好诗帖》经历了如此的灾难,从土中挖掘出来时,被满纸霉点所浸污,在卷的最后一处被损坏,字迹完全脱落,已无法辨认。再后来被慧眼识宝的大收藏家张伯驹看到,便收购为己有,并在该诗卷后题有题为“扬州慢”的长跋。1956年张伯驹老人把它捐赠给国家,现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