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地区五金刀剪行业“降本增效”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探析
2016-11-09薛名奇喻红阳
薛名奇++喻红阳
摘要:五金刀剪行业作为广东阳江地区传统的优势行业,随着全球五金刀剪产业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其继续发展的困难和挑战越来越多。因此,深入分析阳江五金刀具产业“降本增效”的现状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尝试就阳江地区五金刀剪行业“降本增效”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进行探析,以期提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阳江刀剪;降本增效;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7;F426.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4-000-02
一、广东省阳江地区五金刀剪行业“降本增效”的影响因素
五金刀剪行业一直是广东阳江地区的传统优势行业,据统计,广东省阳江市五金刀剪生产企业1300多家,产值达397亿元,占全市产值近40%,产量占全国的75%,出口量占全国的85%,产品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五金刀剪产品生产基地。在当前经济常态下,“降本增效”成为阳江地区五金企业追求成本下降的重要手段,但是部分原材料上涨、工资持续上涨等因素,使得阳江地区许多五金刀剪企业感受到营业压力较大,甚至堪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影响阳江五金刀剪行业“降本增效”的主要因素有:
(一)行业总体成本增长较快的主因是人力成本增长迅速
根据调研的情况来看,“用工难”问题相对前些年有所缓解,技术含量低的工人工资增长较为缓慢,但是熟练技术工和高级技术工人的紧缺依然长期存在,成为企业用工成本继续攀升的主要因素。数据显示:目前五金行业一个包装工的月工资是3800元左右,同比增长仅在3%左右,注塑工为4300元左右,同比增幅为4%;而五金行业需求量大和技术需求较高的开料工、水磨工、数控车床等关键岗位工种人工成本上升明显,按照行业平均计算,上述工种工资水平为5000元、5700元和6000元,同比增长12%左右。从企业角度来看,目前阳江五金行业面临经济下行、国内外产业净增双重压力,整体行业利润率继续下滑,人力成本的持续上涨是企业总体成本增长迅速的主要因素,甚至成为事关企业生存的决定性因素。
(二)五金产品主材料价格平稳,辅料价格上涨带来成本压力
五金刀剪行业主要原材料为不锈钢。受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迷和产能过剩的影响,五金行业的主要原材料不锈钢的价格相对平稳,如五金行业主要使用的3铬13不锈钢,最新的市场价格为4950元/吨,相比年初仅增长200元,增幅仅为4.21%。但是,五金产品相应的辅料价格上涨明显,如塑料、尼龙碌、砂轮、包装物料、刀座等辅料的价格不断攀升,成为五金行业材料成本上涨的主要压力。如行业常用的PPZ205S型塑料,年初价格为6300元/吨,最新市场价格为7200元/吨,升幅为14.29%;APS0215A型塑料则由年初的8600元/吨升至1000元/吨,涨幅为16.28%。
(三)税费负担依然较大,税务改革红利暂未能显现
今年以来,随着“营改增”、小微企业减税等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给部分小微企业带来一定的政策红利,但是总体上对于规模以上的五金企业影响有限,政策红利暂未能显现,而部分税费的上涨抵消了部分政策红利。据企业反映,五金企业用量巨大的钢板税票开票税点由7%涨至8%,线材税票开票税点由6%涨至7%,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负担,同时,新劳动的普及使工人维权意识普遍提高,各类保险、社保缴费、加班费等支出与日俱增,企业表示:综合考虑税后、政府收费以及社保金等后,企业实际税负高达40%左右,70%左右受访企业表示当前税负过高,迫切希望国家能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四)电力成本和物流成本较为平稳
由于近年来阳江积极打造能源制度基地,核电、风电和火电等项目陆续投入运营,阳江地区电力成本维持较为平稳的水平,基本解决了“用电荒”的难题。从调研的数据来看,按照低平高三个用电时段平均的用电成本在0.83元-0.91元之间,总体上维持较为平稳的水平。与此同时,国内快递行业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和充分市场化竞争的影响,加上国际油价低位运行,物流成本基本持平,目前五金行业传统的一件货物(标准装箱20公斤),阳江至广州快递运费基本维持在6-7元之间,同比变动不大。但是有也有企业表示,短途的运输成本有所上升,小货车类短途运输,以10公里为标准,运输价格由去年同期的60元上升至70元,上涨16.67%。
二、当前企业“降本增效”的主要措施
为更好克服“降本增效”的影响因素,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措施着手:
(一)在“降本”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1.制定用工长效机制,控制用工成本。“用工难”问题已成为阳江地区五金刀剪企业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企业发展的瓶颈,这也将直接影响着该部分企业的发展。笔者认为,阳江地区五金刀剪企业应制定用工长效机制,从而着力解决“用工难”问题。首先,企业应该自觉履行《劳动合同法》等用工法律法规,依法与所招用的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等,建立完善的合法用工机制。其次,企业应尊重劳动者合法权益,应建立健全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同时,要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按照相关规定为劳动者办理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手续。第三,企业要关爱劳动者,改善劳动条件。在生产过程中,务必确保安全生产,不任意延长劳动时间,保证劳动者权利。最后,企业也应不断丰富劳动者文化生活,确保劳动者生活质量。以此,建立“合法、合理、合情”的用工长效机制,在根源上解决“用工难”问题,从而控制和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2.解决供应链管理存在问题,抑制原材料成本及物流成本无序增幅。当前,阳江市五金刀剪生产企业已达1300多家,形成了相当大的数量规模。然而,众多五金刀剪生产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原材料采购价格不透明以及物流成本高居不下等方面。笔者认为,着力解决供应链管理存在问题,是抑制原材料成本及物流成本无序增幅的重要途径。首先,阳江市五金刀剪生产企业要依托当地行业组织,建设统一的专业的采购平台,改变目前“各自为政”、“小、散、乱”的行业状况,增强议价还价能力,进一步有效减低原材料采购及运输成本。同时,企业应对供应链系列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应进一步完善供应链管理流程,减低企业运营成本。
(二)在“增效”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1.大力推行五金刀剪企业技术改革。目前,阳江五金刀剪行业存在共性的认识:技术改造将成为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从政府金融机构的调研数据来看,完成技术改革的第二年,企业基本可以实现10%的产能提升和5%以上的利润增长。企业通过新一轮技术改造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破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瓶颈,提升生产能力。通过自主创新开发专利产品,更可成功实现创新转型升级,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营造区域创新环境。阳江五金刀具产业集群要形成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营造方式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发挥中介服务平台作用,建立技术创新中心;二是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政府机构、企业、高校的联系,通过开展大量合作突破集群面临的技术瓶颈,促进新技术成果及时转化,建立技术转让市场,避免重复开发;三是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交流,引导企业进行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3.加强和提高集群内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阳江五金刀具产业集群应促进集群各企业之间更多更全面的合作关系,建立和培育以新型零部件为中心与大企业共同发展的网络状企业集群。阳江政府应在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应该引导十八子、永光、银鹰等大企业在技术改造与规模扩展过程中围绕自身核心资源来展开,利用税收等优惠政策调节大企业将“非核心资源”的一般的零部件以及半成品通过集群的专业化协作网络层层扩散到中小企业中去,形成大中小企业的协作生产体系。
4.转变企业家的心智模式。目前,阳江五金刀具产业集群的心智模式集中体现为:企业主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企业之间、企业与行业协会和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缺乏信任与合作;企业善于技术模仿,不愿或不能技术开发,专利意识、知识产权意识和品牌建立意识等淡薄;依赖家族管理;小富即安,不愿做大做强。这些心智模式都阻碍着集群的升级和发展。
快速转变企业家的心智模式,本文认为主要应通过政府干预来进行。一是尽快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立一个完善的五金刀具行业服务体系;二是提高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水平,定期为集群企业提供政策信息,积极帮助集群企业应对欧盟等国家的反倾销或技术壁垒办法;三是建立企业交流平台,健全行业产品创新保护机制,规范企业竞争行为,加强企业间交流合作,强化企业自律。
三、案例——鸿丰小刀提高自动化水平,实现成本下降
阳江鸿丰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专业的小刀生产厂商,专业于多功能军刀、折叠小刀、礼品小刀等系列产品的设计与生产。“鸿丰牌小刀”被评为“中国刀剪知名品牌”、2013年获得“中国小刀中心”称号。近年来,该企业一直及时跟踪国际国内五金刀剪生产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引进、吸收、再创新,优化生产和管理,积极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企业的技术升级,提高自动化水平,在当前经济下行,五金刀剪行业普遍产能下降,利润减少的大环境下,企业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利润双提升。
阳江五金刀剪业依赖人工,最多算是半手工、半机械,随着人力资源紧缺、人力成本日升等问题凸显,该企业开始调整思路,着力提高生产过程特别是重点工序、关键流程的自动化水平,向自动化要效率、要效益。如打磨机是五金刀剪企业都离不开的共性设备,公司研发出一台数控曲线打磨机,告别了传统打磨机操作中产生的严重粉尘和噪音污染,效率提高3到5倍,一台十多万元的数控打磨机,至少可以顶5个工人,成本减少2/3,并且机器取得发明专利并开始量产销售,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企业积极探索机器人的替代化,如目前企业将“机械手”引入冲压工序”,仅这一改革冲压车间就由50多名工人减少到15多名,完全无需人力操作,工人只需看管机器,实现了自动化和流水线生产。技术改造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截止2016年4月,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48万元,同比增长15.06%,利润总额163万元,同比增长9.17%。
参考文献:
[1]任荣伟,余雷,林显沃.资源、网络及新创企业动态能力——以中国广东阳江五金刀剪产业集群的数据为例[J].中大管理研究,2014,03:151-186.
[2]陈德宝.五金刀剪企业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广东省阳江市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2015,23:49-52.
[3]魏守华,石碧华.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2(1).124-127.
[4]任荣伟,余雷,林显沃.资源、网络及新创企业动态能力——以中国广东阳江五金刀剪产业集群的数据为例[J].中大管理研究,2014,03:151-186.
[5]刘月霞.阳江五金刀剪企业技术标准化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6]张玉利.小企业成长的管理障碍[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7]姜磊.浅析我国现阶段税收筹划的举措及未来发展趋势[J].管理世界,2015,05:174-175.
作者简介:薛名奇(1984-),男,汉族,广东阳江人。2007年6月参加工作,201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年7月广东肇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毕业,取得管理学士学位。2014年9月至今,就读于湖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作者姓名:薛名奇,导师:喻红阳,单位全称:湖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