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面试印象管理策略
2016-11-09薛霞霞
摘要:当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而就业机会并没有相应的增多,使当代大学生面临空前的就业压力。在来之不易的面试机会面前,大学生作为应聘者必然要运用印象管理来提高自己的求职成功率。本文在查阅文献以及结合实际的基础上,从基本修养、克服紧张心理、提升心理品质三方面探析大学生面试中的印象管理策略,为提高面试成功率提供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面试;印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4-000-01
一、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13年699万人到2014年的727万人以至2015年的749万人,呈逐年上升趋势。普通高校在源源不断的培养着高素质人才,然而,这种速度远远地超过了就业岗位需求缺口。据调查,大学生主要压力来源就是就业压力,竟高达至96.5%,可以了解到大学生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压力问题[1]。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仅来自同届毕业生,往届未就业以及即将毕业的下一届学生成为了潜在的竞争对手,使得就业难上加难。加上就业岗位的总量不足,面试的机会显得尤为珍贵。
二、印象管理与面试成功的关系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简称IM),又称印象整饰或自我呈现,是指个体通过某种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对自己印象的过程。面试中的印象管理目的是想用各种方法向别人展示自己,以使别人对我们形成我们所期待的印象。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印象管理是一种欺骗性行为,它作为个体已经形成的一种处事风格或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可能能给面试者增加进一步施展才华的机会。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印象管理,有关印象管理的研究在社会学、心理学、组织学、管理学和沟通学领域得到迅速发展,尤其近二十年来印象管理的研究在组织行为领域中已经自成体系,被广泛的用于人员招聘、绩效评价等实践领域[2],面试情境之中更是如此。
三、印象管理提升策略
1.基本修养方面
(1)大方得体的妆与装。当今已不是物质匮乏的年代,适当得妆容以及有质感的衣着代表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与生活态度,更传达着对面试官的礼貌与尊重,给主试者留下深刻而美好的第一印象,还能给自己的自信增加筹码,更利于自身水平的发挥。
(2)言语和非言语的应用。语言作为信息传达的主要载体,面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表达注重口齿清楚,语言流畅的传达信息,注意语速、语调的掌控。非言语的行为起着辅助作用,但由于其真实性常常受到面试官的关注。适当的面部表情、手势、肢体语言,不仅能赢得面试官的好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掩饰面试时的消极心理。
2.克服紧张心理
在空前就业压力中难得的就业机会面前,紧张在所难免,适度的紧张有助于面试成功,要正确认识紧张心理,并有效去克服。
(1)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岗位要求,查阅资料,了解岗位所需能力,做好理论准备。作为新入职人员,我们的优势在于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实际工作经验很难一下子弥补,而且作为大学生几乎没有机会。过度学习有助于解决问题。
(2)要了解一些放松技巧。比如给自己平静下来的时间,可以请提前十分钟到达面试地点,熟悉一下环境,缓解自己的情绪;深呼吸,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水平,使身体平静下来;积极的心理暗示,给面试官一个自我悦纳的积极形象等。
3.提升心理品质
(1)提升自尊水平。高自尊水平的应聘者表现的更为坚定、自信,在面试过程中也更倾向于使用印象管理策略来更好的表现自我[4]。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积累成功的经验,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相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自己的缺陷有正确的认识,学会接纳自己。
(2)正确的归因方式。个体的归因方式从一个侧面反映应聘者对过去事件的归因方式,从而可以预测其未来的工作动机水平。内部可控归因的应聘者相比外部不可控归因的应聘者可能会被考官认为其动机水平更高,从而更受考官青睐[5]。内部可控归因则会传递一种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将会更有效地控制环境的印象,无形中就反映了应聘者对未来工作的高动机水平,因此应聘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3)提高自我监控。高自我监控者会关注他人的行为以得到自己进行印象管理的线索,以便于对自己给他人呈现的形象有一个良好的控制,而低自我监控者缺乏或这方面的能力较弱,所以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向面试官传达一些对方所希望听到的核心信息而面试无果[6]。给自己设定恰当具体的学习目标,维持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养成良好的习惯来提高自我监控水平。提高自我监控水平,不仅能直接反映自身持久的态度、信念、自我意识和价值观,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也利于以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丹梅.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J].经营管理者,2016(17).
[2]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王沛,冯丽娟.应聘者印象管理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5):743-748.
[4]Rosenfeld P, Giacalone R A, Riordan C A. Impression management. In: N. Nicholson (Eds.). Blackwell dictionary of or ganizational behavior. Oxford, UK: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5
[5]Stevens CK, Kristof AL. Making the right impression : a field study of applicant impression management during job interview[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Aug1995
[6]刘娟娟.印象管理及其相关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2).
[7]王丽佩,李永鑫.印象管理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7(6).
作者简介:薛霞霞(1987-),女,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