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大中专在校学生性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

2016-11-09柳忠泉张天璐郭燕柏建芸周宁夏建晖

中国性科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青年学生性行为

柳忠泉+张天璐+郭燕+柏建芸+周宁+夏建晖

【摘要】目的:了解天津市大中专学生性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2010年至2014年天津市青年学生艾滋病监测哨点数据,对青年学生发生性行为的比例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至2014年共调查8120名大中专在校学生,其中475人(5.8%)自述发生过性行为,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8.35±1.76)岁,最小12岁;男生、大专和中专、年龄增长均是影响性行为发生的因素;第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比例低(45.10%)。结论:青年学生性行为比例高,安全套使用率低,大专和中专学生和男生是应关注的重点,应该加强青年学生安全性行为教育。

【关键词】青年学生;性行为;安全套使用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sexual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ianjinLIU Zhongquan, ZHANG Tianlu, GUO Yan, BAI Jianyun, ZHOU Ning, XIA Jianhui. Tianjin Center for Disease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ianjin 30001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s: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exual behavior of students in Tianjin. Methods: Using the data of Youth Students AIDS Sentinel Surveillance in Tianjin from 2010 to 2014, the proportion of young students sexual behavior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A total of 8120 students from 2010-2014 were surveyed, 475 of them (5.8%) reported having sex. The average age of having first sexual behavior was (18.35 ±1.755) years old, a minimum of 12 years old. Male, college or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and age wer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irst sexual behavior. Condom using rate at their first sex behavior was low (45.1%). Conclusion: The high proportion of young students sexual behavior and low condom using rate is the characteristics. Male junior college and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should be given more attention to strengthen the safety education of young students.

【Key words】Young students; Sexual behavior; Condom use

【中图分类号】G479【文献标志码】A

青年学生作为艾滋病防治的目标人群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卫计委公布的《关于建立疫情通报制度进一步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通知》[1]中提到“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艾滋病防控工作出现了新问题”,“一些地方学生艾滋病疫情上升较快”,“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为了解我市青年学生性行为特征,评估青年学生感染HIV的风险,探索青年学生防治艾滋病的措施,收集2010年至2014年青年学生哨点数据,对本市3所大中专院校8120名学生性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0年至2014年天津市三个青年学生哨点监测调查的8120名在校学生。

1.2方法

收集2010年至2014年我市三个青年学生哨点调查问卷结果,哨点抽样方法方案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操作手册(2011)》[2]执行,收集信息包括:(1)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如性别、户籍地、民族和学校等;(2)艾滋病知识,艾滋病传染源、传播途径,安全套使用知识等;(3)性行为特征及安全套使用情况,建立数据库。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参考文献和研究假设,了解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知识与安全套使用之间的关系,同时将大中专学生的性别、年龄、户籍地、不同学校等作为变量与是否有过性行为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P值、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2结果

2.1一般人口学资料

调查的8120名青年学生中,2010年至2014年各年调查人数依次为1607、1608、1643、1645、1617人,其中中专校1641人,大专校2462人,大学4017人;男4287人(52.80%),女3833人(47.20%);平均年龄(19.90±1.63)岁;未婚8106(99.80%),已婚11人(0.10%),同居3人;本市户籍3282人(40.40%),外省户籍4837(59.65%),外籍1人;民族前4位为汉7608(93.70%),回134(1.70%),满106(1.30%),蒙82(1.00%)。endprint

2.2性行为特征

8120名被调查者中,475人(5.80%)自述发生过性行为,其中包括370名(8.63%)男生和105名(2.73%)女生,9名男生自述发生过同性肛交性行为。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8.35±1.76)岁,最小12岁,最大25岁,有过性经历的475人中,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对象, 445人(93.70%)是和男/女朋友,临时性伴17人(3.60%),商业性伴7人(1.50%),同性性伴3人(0.60%),配偶3人(0.60%)。

2.3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从表1中发现,男生自述发生过性行为比例高于女生,同时性行为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2012年至2014年调查的青年学生发生性行为的比例较前两年有所增加;大专和中专在校生较大学有更高的性行为比例,不同户籍和民族的学生间性行为发生比例无差异。

2.4安全套使用

全部被调查者中了解正确使用安全套减少艾滋病的传播这一问题的占到96.50%,但是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仅为45.10%,最近一年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为31.20%。比较了解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这一问题的人最近一次性行为是否使用安全套(同时回答两问题的186人)、最近一年安全套使用频率时(同时回答两问题的184人),发现是否正确了解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知识与最近一次是否使用安全套(χ2=0.143,P=0.094>0.05)和最近一年使用安全套频率(χ2=3.538,P=0.170>0.05)间并无关联。回答最近一次不使用安全套原因的73名被调查者中,本人不愿使用27例(37.00%)为主要原因,其次为已采用其他避孕方式19例(26.00%)。见表2。

3讨论

3.1青年学生发生性行为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3]。本次调查显示本市5.8%青年学生中自述发生过性行为,虽然该比例低于广东(8.08%)[4]、黑龙江(9.20%)[5]、太原市(14.80%)[6],但是同样应该引起重视。男生发生性行为的比例(8.63%)高于女生,特别是存在传播艾滋病风险极高的男男肛交性行为[7-9],因此应该重点加强青年学生特别是男生的性安全教育和艾滋病防治教育。

3.2此次调查显示,平均年龄最小的中专学生有过性行为的比例最高(9.99%),其次是大专,最低的是大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由于家庭和学校疏于教育管理导致中专学生过早的发生性行为[10,11],而大学生由于过重的学业压力和严格的家庭教育,性行为发生比例较中专生和大专生低,因此艾滋病防治关注大学生的同时不应该忽视年龄更小的中专技校学生。

3.3虽然96.5%的青年学生能够正确了解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但是实际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却不高,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仅为45.10%,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仅为31.20%,呈现知行不一的特点[12,13],而不使用安全套的原因主要是本人不愿使用,采用其他防避孕措施,说明青年学生对于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防护意识还是比较淡漠,需要培养青年学生的艾滋病风险意识[14,15]。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建立疫情通报制度进一步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发〔2015〕40号.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操作手册(2011). 2011年3月.

[3]Adefuye AS, Abiona TC,et al.HIV sexual risk behaviors and perception of risk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mplications for planning interventions. BMC Public Health,2009(9):281.

[4]李玲,黄艳苹,刘兵.广东省大学生性知识、性观念、性行为现状及性别差异.重庆医学,2015,44(6):819-824.

[5]代伟萍,闫世春,梁琦.黑龙江省大学生性态度、性行为及艾滋病知识调查.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 31 (2):215-217.

[6]王妍,燕燕. 太原市大学生性行为现状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14,41(8):1450-1451.

[7]Zhang L,Ding X,Lu R,et al.Predictors of HIV and syphilis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a Chinese metropolitan city: comparison of risks among students and non-students.PLoS One,2012,7(5):e37211 .

[8]黑发欣,王璐,秦倩倩,等. 中国 2006-2010年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疫情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1):67-70.

[9]王丽欣,陈官芝,张北川,等. 男男性行为者中大学生与同龄非大学生艾滋病高危行为对比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志,2010,31(1): 113-114.

[10]储丽琴,左胜梅,胡春霞. 高职大学生性观念及性行为调查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 (3): 430-431.

[11]Sutton MY,Hardnett FP,et al.HIV/AIDS knowledge scores and perceptions of risk among African American students attending historically black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ublic Health Rep,2011V126N5 :653-663.

[12]赵湘,汪宁.中国大学生性意识及性行为与性传播疾病.中国公共卫生,2012,28(3):350-351.

[13]徐哲,申丽红.河北某大学在校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现况调查.中国性科学,2013,22(7) :77-78,105.

[14]徐哲,张冰,赵俊鹏.194名大学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信息来源、认知及行为调查.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9):127-129,132.

[15]Oppong Asante K.HIV/AIDS knowledge and uptake of HIV counselling and testing among undergraduate privat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Accra,Ghana.Reprod Health,2013,10(1):17.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年学生性行为
“性”有更广泛的内涵!心理学家分析3种形式
动物进化中的性谜题
论社会实践对农业类院校青年学生的素质提升的作用
长征精神对于构建当代青年学生精神家园的启示
以“四进四信”教育引领校园文化研究
论五四时期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历程
实现“中国梦”必须在青年学生中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做爱,要做健康与安全的
人类性行为要受到约束吗
我国古代对性生理和性修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