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2016-11-09郁金国

低碳世界 2016年29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土地利用土地

郁金国,朱 明

(1.江苏科易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盐城市224007;2.苏州润吴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吴中区215101)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郁金国1,朱 明2

(1.江苏科易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盐城市224007;2.苏州润吴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吴中区215101)

土地利用是人们依据土地的质量及相关特性对土地进行开发与利用,进而创造、获得财富。对土地进行利用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还能够对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而土地利用规划则就是一种引导土地利用的规划形式,其严重的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影响。但是,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是从狭隘的经济观点方面考虑的,没有考虑到以后的生态环境问题甚至是社会发展的问题。由于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的影响是长期、复杂、综合性的,有时候还会出现不可逆转的特性,因此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时候需要对规划区以及相关的环境因素影响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讨论。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的土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的使用情况进行计划于安排,需要依据社会的发展现状以及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等特征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规划及合理的分配。土地利用规划是一种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由于土地利用规划是对土地资源及利用方式进行重新组织与规划的过程,因而其规划的方案在实施的时候,会打破区域内土地资源原有的状态,对其中的很多资源要素产生一定的影响。据此,就需要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的影响做出一个准确的评价,进而依据评价进行有效的改善。

1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的意义

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的影响评价是通过土地利用规划的开展与实施,对能够对环境造成的相关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及评价等,进而提出相关的能够对不良环境进行预防或者是降低的对策及措施。广义的环境评价包括对社会、经济及环境等的综合多方面,而狭义的环境评价则仅指环境这一个方面。就目前而言,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就是对土地利用规划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所进行的相关评价。因此,在开展土地利用规划时,需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强对土地生态功能的了解,从而提升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效性,增加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同时,进行土地利用规划能够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资源配置情况,从而对其进行综合协调的发展,建立起土地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之间的联系。通过进行土地利用规划能够促进土地评价的方法得以有效的开展,其不仅能够对土地利用的现状进行功能性的评价,同时还能够对该区域土地的未来发展做出预测性的评价。

2 土地规划环境评价的内容

2.1 选择评价内容的原则

2.1.1 以土地利用规划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为导向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针对土地在利用规划时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相关的评价,例如土地退化、水环境问题等等。并且依据不同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进而建立起相对应的评价指标。

2.1.2 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类型适应

依据相关的规划内容可以将土地利用规划划分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的专项规划,其中的专项规划又可以划分为土地开发规划、土地整理规划及土地的复垦规划等等。由于不同类型的土地规划中的主要内容不相同,进而就导致了环境效应及生态环境中的内容也不相同,对此,就需要依照不同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来开展。

2.1.3 以土地规划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就是对地表水环境影响的评价、大气环境影响的评价、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价以及环境噪音影响评价等多个方面。其中的大气、噪音等,大多都是与人类利用土地的具体方式,因而不是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其重点的内容就是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及相关的土地开发利用等重大工程而造成的土地生态环境问题。

2.2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及相关的重大类型的工程会对环境因素及相关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的影响,其主要体现在图1。

图1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2.2.1 对土壤的影响

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农业土地利用活动中对后备资源的开发、对农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进而就会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等一系列的土地退化的问题。

2.2.2 对水环境的影响

土地在利用与水之间的关系密切,进行土地利用势必要改变该区域中植被的覆盖情况,进而就会对水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包括该区域的水质、水量及空间分布的情况。城市的土地扩建对水资源的影响以及农业进行土地利用对水资源机构的调整等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与平衡。

2.2.3 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中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在不断的上升,其自然灾害的发生是自然与人类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某些地区进行土地规划和开发使用,可能会到导致自然灾害发生频率的变化。例如,将非农业建设用地向水滨实地的方向扩展,就会破坏水滨湿地对雨水存储及对水流进行缓冲的作用,使得土壤持水的能力下降,进而引起一系列的水文效应,进而加大区域洪涝灾害情况。

3 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建议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实行的时间较短,处于起步阶段。考虑到我国土地利用规划指标本身的综合性特点,以及环境指标数据获得较困难等问题,都给我国的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3.1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的应用基础研究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评价是一种应用型的技术,其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不仅需要大量、高质量的基础数据,同时在进行评价时还需要选取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等等。同时,对于土地利用变化与环境效应之间的关系、土地批评的方法等应用的基础研究、基本方法的研究等都非常的重要。例如,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由于其研究的区域十分的广大,加之我国有着众多的河流,以及相关的坡面与径流量等因素,因而截止到目前都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同时,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2 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基础数据库及指标体系

数据是进行评价的基础,广义上的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数据库中所包含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以及土地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库等等。同时,需要在这个基础之上对不同层次、不同地区及不同生态环境中的指标体系框架进行研究,进而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有效的服务。持此之外,还可以建立起一个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的制度,进而提升环境影响评价的参与积极性。

3.3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的方法研究

我国在项目环境评价方法上的建设与发展都比较成熟,其中的叠置法、列表法、统计模型法等等都能够有效的对环境进行评价。但是在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评价上则需要获得大量的定量指标,因此在规划方法上需要采用加权比较法、费用效益分析法、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法等来进行研究。同时,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其实际的情况来进行研究,通过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来进行对比,进而选择一个最为合适的方法。

4 结语

自2003年起实施的 《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来,我国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大多都是围绕着建设项目而开展的,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对于土地的规划与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依据及影响的价值。因此在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建立起科学的指标体系及准确的评价方法,才能够有效的促进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有效的实施与发展。

[1]董 重,刘 勋,刘灿灿.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6).

[2]曹阿楠,李 斌,张 静.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1).

[3]丁 勇,温 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6).

[4]王 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4(1~2):28~29.

[5]朱德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4).

[6]王荣芳.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J].经营管理者,2012(11):124.

[7]薛继斌,蔡玉梅,王冠珠.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证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1(12):48~54.

X820.3

A

2095-2066(2016)29-0016-02

2016-9-30

郁金国(1980-),男,汉族,江苏泰州人,工程师,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朱 明(1981-),男,汉族,江苏苏州人,工程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土地利用土地
我爱这土地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分土地
洙赵新河扩大治理环境影响分析
论低碳经济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