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栓前体蛋白及D-二聚体检测在脑梗塞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2016-11-09秦秀杰姜莉华

中外医疗 2016年28期
关键词:前体二聚体血浆

秦秀杰,姜莉华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济南250001

血栓前体蛋白及D-二聚体检测在脑梗塞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秦秀杰,姜莉华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济南250001

目的探析血栓前体蛋白护D-二聚体检测在脑梗塞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对所有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后,对血浆D-二聚体和血栓前提蛋白的含量予以测定,同期再选取36例为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该研究结果显示该组患者发病后6 h内D-Dimer为(0.52±0.21)mg/L,TpP为(23.23±9.96)mg/L;6~12 h分别为(0.60±0.35)mg/L,TpP为(21.52±9.83)mg/L;12~24 h分别为(1.45±0.89)mg/L,TpP为(15.41±8.28)mg/L;;对照组患者D-Dimer为(0.24±0.18)mg/ L,TpP为(2.16±1.26)mg/L;在发病后12 h内,D-二聚体存在明显升高现象,其浓度会随着病情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并且高浓度状况的维持时间也相对较长。在发病后6 h内,虽然TpP水平会发生明显上升状态,但经临床治疗后会急剧降低。结论D-二聚体和血栓前体蛋白不但是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病症的可靠指标,同时还能对疾病的发展予以检测,有效评价其治疗效果。

血栓前体蛋白;D-二聚体;脑梗塞

临床研究显示,脑血栓的形成能有效改变急性脑梗死的基本病理。有最新研究报道表明,引发急性血栓产生的特异性指标为血栓前体蛋白,血栓前体蛋白上升则表示动态血栓在体内产生[1]。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在血液中转变成,相互交联的不溶性纤维蛋白多聚体,是导致血栓产生的关键因素之一,纤维蛋白在产生期间,从纤维蛋白原上,用凝血酶把FPA(纤维蛋白肽)切除,剩余部分则表示为desAA(纤维蛋白单体单位),由于纤维蛋白单体单位存在聚合位点,从而能够聚合彼此,但在聚合期间,需要在其上用凝血酶再切掉一个FPB,余下部分则可表示成dasAABB纤维蛋白,在不溶性纤维蛋白中,因这些可溶性纤维蛋白属于直接前体,所以将其称为TpP(血栓前体蛋白)。该研究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就诊的54例患者为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在该院就诊的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34例,女20例;年龄64~80(67.8±2.6)岁。其中在发病后6 h内,有7例患者就诊;在6~12 h内,有13例患者就诊;在12~24 h内,有21例患者就诊;在24~48 h内,有13例患者就诊。排除标准:①将发病>48 h患者排除;②将短期内服用过降纤、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者,以及短期内有活动性出血和手术史者排除;③将因深静脉血栓导致的心肌梗死者排除。正常对照组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63~76(64.5±2.4)岁。根据上述所述,把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数据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试剂和仪器:血栓前体蛋白测定选用专用试剂,其试剂盒为进口医疗专用,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遵照试剂盒的说明书严格执行。酶标仪为医疗常用酶标仪,其型号为ELX800。D-二聚体测定实施医疗专用D-二聚体试剂盒,仪器为医疗专用血凝仪,其型号为ACL6000。标本的处理和采集:待患者入院后,予以患者常规方法治疗,其中包括:维脑路通和尼克林等予以护脑,对脑循环实施改善,脱水治疗等[2]。然后在6~12、12~24 h和 24~48 h阶段,各采集1.8 mL静脉血,和9:1枸橼酸钠0.109 mmol/L抗凝,按照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把血浆留取2份,一份进行D-二聚体测定,一份储存在零下40℃的环境中,准备测定。

采用免疫比浊法对D-二聚体予以测定,以聚苯乙烯颗粒,即抗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标记,将受检血浆加入此颗粒抗体集合物中,若D-二聚体包含在血浆中,则会形成凝集反应,其浊度经检测呈上升状态,进而对血浆D-二聚体含量予以计算。实施ELISA(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对TpP进行分析。

1.3统计方法

该次数据研究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s)形式表示,采取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判断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分析不同就诊时间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TpP情况

不同就诊时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TpP情况对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分析不同就诊时间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TpP情况[(±s),mg/L]

表1 分析不同就诊时间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TpP情况[(±s),mg/L]

时间点D-DimerTpP发病后时间<6 h(n=7)6~12 h(n=13)12~24 h(n=21)24~48 h(n=13)对照组(n=36)F P 0.52±0.21 0.60±0.35 1.45±0.89 1.50±1.17 0.24±0.18 12.641 0.000 23.23±9.96 21.52±9.83 15.41±8.28 13.88±8.04 2.16±1.26 5.332 0.000

2.2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24例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TpP水平

在发病后12 h内,D-二聚体存在明显升高现象,其浓度会随着病情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并且高浓度状况的维持时间也相对较长。在发病后6 h内,虽然TpP水平会发生明显上升状态,但经临床治疗后会急剧降低。见表2。

3 讨论

在当下临床中,对纤溶状态与凝血的指标予以监测时,一般都会采用D-二聚体和APTT、PT各TT等[3-4]。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而言,TT、APTT和PT在急性期阶段不存在显著变化。在纤维蛋白降解与纤溶系统活化中,D-二聚体使其分子标志,继发性纤溶的主要表现特征为其水平的上升。通过对血浆D-二聚体房后不同时间的发现观察,伴随急性脑梗死的病程发展,其水平变化也在不断上升,表示[5-6]继发性纤溶亢进存在其体内,这可能和血栓形成后,对机体的应答反应有关。经24 h治疗,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TpP水平分别为(1.59± 0.82)mg/L和(4.61±3.18)mg/L与治疗前(0.97±0.48)和(21.74±6.70)m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24 h(0.24±0.18)mg/L与治疗后48 h(2.16± 1.26)mg/L的指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24例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TpP水平[(±s),mg/L]

表2 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24例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TpP水平[(±s),mg/L]

注:和对照组相比,*P<0.05;和治疗前比较,*P<0.05;和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D-DimerTpP治疗前治疗后12 h治疗后24 h治疗后48 h对照组(n=36)(0.97±0.48)*△(1.32±0.82)*△(1.59±0.90)*△(1.62±0.94)△0.24±0.18(21.74±6.70)*△(8.32±6.06)*△(4.61±3.18)*△(3.90±1.96)*△2.16±1.26

血栓活动水平指标为血栓前体蛋白,如果聚合反应持续进行,按照不溶性纤维蛋白多聚体形式,将血栓前体蛋白成为血栓部分[7]。血浆D-二聚体属于特异降解产物,主要是由纤维蛋白交联纤溶酶水解产生,如果血栓在血管内产生期间,形成的交联纤维蛋白较大,则会加大血浆D-二聚体含量,提高纤溶酶活性继发性。当下,在ACI病程中,D-二聚体和血栓前体蛋白预后的关系,以及与其变化不明确,为此,我们对发病时间不同的急性脑梗死54例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TpP予以测定,并动态观察其中的24例患者,以便在临床治疗中更好服务。有研究[8]报道,中显示,治疗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D-二聚体指标水平和对照组相比相对较高,治疗后24 h,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TpP水平分别为(4.60±3.16)mg/L和(1.58±0.88)mg/L和治疗前(21.73±9.68)mg/L和(0.96±0.46)m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研究结果与该次研究结果相符。结果显示不同就诊时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TpP情况对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后12 h内,D-二聚体存在明显升高现象,其浓度会随着病情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并且高浓度状况的维持时间也相对较长。在发病后6 h内,虽然TpP水平会发生明显上升状态,但经临床治疗后会急剧降低。其研究结果与许海霞等的研究结果相符,这就表明D-二聚体和血栓前体蛋白不但是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病症的可靠指标,同时还能对疾病的发展予以检测,有效评价其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D-二聚体和血栓前体蛋白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病症的早期诊断指标,也可作为对疾病的发展的检测指标,在评价治疗效果上起到一定作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望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能够带来更多的启示。

[1]汪欣,吴旋,蔡梅玉.脑卒中患者中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价值[J].血栓与止血学,2014,20(1):23-25.

[2]张军,万俊哲,张伟.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血栓前体蛋白、D-二聚体在抗凝监测中的应用[J].临床外科杂志,2014,22(9):682-684.

[3]刘军锋,王雪艳,贾克刚,等.血栓前体蛋白监测在冠脉搭桥术后血栓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7):1497-1499.

[4]许海霞,王秀玲.FDP和D二聚体检测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8):114-115.

[5]王旭东,王晋峰.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意义[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4):371-373.

[6]牛云峰,李广贤,刘金榜,等.髋关节置换后监测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对诊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科学,2014,4(8):16-19.

[7]王旭东,来晓炜.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检测在老年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1):1633-1634.

[8]张勇,陈才,郑茜.急性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2013,8(1):31-32.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Detection of 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 and DTwo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QIN Xiu-jie,JIANG Li-hua
Jina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Clinical Laboratory,Jinan,Shandong Province,250001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detection of D-two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please add exact packet basis,group name,cases of each group number,and in the English abstract to be revised:select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period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54 case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observation group).Of all the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fter the treatment,the plasma D-dimer and 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 content to be determined.At the same time,and then select the 36 cases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oup of patients(0.52±0.21)mg/L,and the TPP(23.23±996)mg/L in the 6~12 hours respectively(0.60±0.35)mg/L,and the TPP(21.52±983)mg/L respectively(1.45±0.89)mg/L,and the TPP(15.41±8.28)mg/L,and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0.24±0.18)mg/L,and the TPP(2.16±1.26)mg/L in the pathogenesis after 12 hours,D-dimer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the concentration with time to disease to extend a rising trend,and high concentrations of maintenance time is relatively long.Within 6 hours after the onset of the disease,although the level of TpP will b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but the clinical treatment will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Conclusion D-dimer and 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s not only a reliable indicator of illness,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ease to be detected,effective evaluation of its therapeutic effect.

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D-dimer;Cerebral infarction

R446.6

A

1674-0742(2016)10(a)-0037-03

10.16662/j.cnki.1674-0742.2016.28.037

秦秀杰(1978.2-),女,山东东阿人,本科,主管技师,研究方向:临床基础检验。

(2016-07-06)

猜你喜欢

前体二聚体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N-端脑钠肽前体测定在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
茶叶香气前体物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