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山上浙江 发展生态经济——建德市“坡地村镇”试点纪实

2016-11-09建德市国土资源局钱晓华

浙江国土资源 2016年10期
关键词:建德市建德坡地

□建德市国土资源局 钱晓华

建设山上浙江 发展生态经济——建德市“坡地村镇”试点纪实

□建德市国土资源局钱晓华

自2015年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坡地村镇”建设用地试点县市以来,建德市共有8个项目纳入试点。截至目前,2015年4个试点项目进展顺利,2016年4个试点项目均已启动项目规划调整和方案编制工作。一年多来,建德市在推进“坡地村镇”建设用地试点工作中,通过制度创新,逐步走出了一条统筹“保生态、保资源、保发展”的建德路子。

一、试点初衷

1.开展试点工作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促进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坡地村镇”建设试点工作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两美”浙江建设的部署要求,以“建设山上浙江,发展生态经济”为目标,优化结构布局、创新利用方式。开展试点工作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减少对优质耕地的占用;既能开发利用资源,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开展坡地村镇试点工作,可以促进建德市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全域旅游发展,推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互促发展,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释放更大更持久的改革红利。

▲钱晓华陪同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谢建华走访建德市乾潭镇杭派民居项目

2.建德发展现状迫切需要试点工作政策支持与实践探索

建德市地处浙西丘陵山地和金衢盆地毗连处,地表以分割破碎的低山丘陵为特色。对“八山一水一分田”、拥有70余万亩低丘缓坡资源的建德而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市新增建设用地空间日益狭小,随着耕地保护和土地生态建设力度的加大,土地供需矛盾日渐突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开展“坡地村镇”建设用地试点,是破解保障用地和保护耕地、保障发展与保护环境“两难”问题的有效途径,对缓解用地供需矛盾、减轻耕地占补平衡压力,保障建德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建设用地可谓是一场及时雨。

二、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建德把该项工作作为全市经济领域“13+X”重点改革课题之一,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抓,定期听取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将该项工作列入市级领导“六个领衔”的重要内容(即由市四套班子领导领衔负责“重要工作、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招商引资、信访包案、难题破解”六个方面工作),市委、市政府实行定期督查、定期通报、定期会商、定期听取汇报的工作机制。

2.精心组织,强化责任落实

建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农办、发改、经信、国土、住建、交通、林业、水利、旅商、环保等部门和项目所在乡镇(街道)组成工作班子,细化分解责任,落实联动制度,坚持每月例会制度,紧紧围绕项目落地,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统筹协调推进试点工作。比如在乌石滩旅游开发项目审批中,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建德市国土资源局在较短的时间内,重新修改了“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规划”和“建德市两江一湖规划”,及时做好原有国有林场地块的补偿工作和原有国有林场工人的搬迁工作,实现了项目宗地的“净地”出让。

3.聚焦项目,严格督查考核

建德市以“精心规划、科学选址,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积极探索、循序渐进”为原则,精选了一批符合试点要求的项目。如胥江村“杭派民居”项目就是充分利用山地自然风貌,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民居村落。同时,利用朝向、庭院、装饰材料等,运用民居窗、人字线、直屋脊、披檐窗、粉黛色、马头墙元素,充分展现浙派、杭派民居特色。同时在遵循因地制宜,选材本土,不破坏原有景观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新型科技元素,将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生态与科技的有机融合。

4.开拓思路,积极试点创新

在项目申报中,在与环境功能区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等充分衔接的基础上,确保项目用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得到充分保障。在项目供地工作中,在上级国土资源部门的指导下,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比如乌石滩旅游开发项目的土地出让,在保持整体指标平衡的前提下,对各分地块规划技术指标进行了适当优化调整,成为全省首宗点状供地的“坡地村镇”试点地块。下一步,还将在不动产统一登记配套上予以创新。

三、试点成果

通过一年多的试点实践“坡地村镇”建设用地试点工作为建德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直接和间接的效益。

1.缓解了项目用地“占补平衡”压力

申报纳入的试点项目本身是建德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要上的好项目,而且主要占用各类园地、林地和未利用地。通过点状布局、垂直开发的试点政策,8个试点项目在仅有295.8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情况下,得到了可开发利用2017亩的项目区面积,节约用地指标1721.2亩。在合理节约项目建设用地“占补平衡”指标的同时,科学有效地发挥了建德市低丘缓坡资源的整体效益。

2.加快了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建德市目前正在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结合建德低丘缓坡资源较为丰富的实际,紧紧抓住“坡地村镇”试点项目工作契机,突出重点,包装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个试点项目中,共有6个涉及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项目被列入试点后,不仅加快了前期用地指标报批的进度,同时也借力“坡地村镇”试点工作推进机制,凝聚了项目推进合力、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项目建成以后,将进一步完善建德市乡村民宿、旅游度假功能,有效提升全市乡村旅游的服务接待能力。

3.促进了农民建房规范有序管理

通过乾潭镇胥江村杭派民居项目试点工作的开展,将“坡地村镇”与杭派民居试点有机结合,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统一监管、统一分配的“六统一”模式,目前一期30幢房屋主体工程已完工。项目建成后,不仅将极大改善当地村民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同时也将为农民建房规范化管理树立示范典型。

4.保护了绿水青山良好生态资源

建德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同时地处钱塘江上游,保护好建德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首要考量。建德依山就势实施试点项目,避免“削峰填谷、大开大挖”,既落实了“建设山上浙江、发展生态经济”的新要求,彰显了“房在林中、园在山中、人在画中”的美好意境,又节约了耕地资源,保护了绿水青山的良好生态资源。

四、下步思路

1.完善规划,科学布点

一要科学编制、完善坡地村镇“十三五”规划。根据建德市未来城市发展方向和土地资源分布情况,在进一步摸清全市低丘缓坡资源家底的基础上,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乡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工作,实现“坡地村镇”建设试点项目用地空间、布局的“多规合一”。二要建立低丘缓坡资源数据库,准确录入位置、面积、用地性质、权属、用地现状等信息。三要充分论证区域范围内的水系泄洪、生态保护、地质环境等资源环境要素,结合城镇发展、产业布局、交通区位等因素,进行技术可行性论证,分析开发所需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方法有没有现实操作性,对全市低丘缓坡的开发规模、开发位置、功能定位、规划控制等各个方面做好统筹规划、科学布点,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落地。

2.创新思路,加快推进

一方面,将进一步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确保试点工作朝着既定目标不断前进;另一方面,将进一步借鉴兄弟县市好的做法,应用到建德市的试点实践中去。同时,紧密联系当前城乡建设发展的实际,继续将试点工作作为全市经济领域重点改革课题之一加以深入研究,以更加切合低丘缓坡土地管理实际、更加适合新型业态土地利用需求、更加有利于提高用地效率为出发点,探索建立“多规合一、

公众参与”“征转分离、分类管理”“点面结合、差别供地”“计划倾斜、指标奖励”“公益配套、资金整合”“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六大工作机制,加快推进试点工作,力争早出效益。

3.协同管理,加强督查

低丘缓坡开发“坡地村镇”建设涉及林业用地保护、农田水利、生态环境、地质灾害、城镇布局等一系列问题,涉及部门多,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工作的顺利推进。按照“政府主导、国土搭台、部门联合、农民参与”的组织方式,建立专项工作机制,由农办、发改、经信、国土、住建、交通、林业、水利、旅商、环保等部门和项目所在乡镇(街道)组成工作班子,细化分解责任,落实联动制度,坚持每月例会制度,紧紧围绕项目落地,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统筹协调推进试点工作。同时,为加快试点项目的实施进度,建德市国土资源局将该项工作纳入到对相关部门、乡镇(街道)的年度综合考评当中,并实行市级督查通报制度,每月向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和项目业主通报项目推进情况,对推进不力的,适时由市督查考评办跟进督促。依照试点政策,今后,对类似乾潭镇胥江杭派民居这样比较成熟的项目,将对项目设计方案、林地审批、农转用和地勘等各项工作予以同步推进,加快项目实施进度。

4.以点带面,推动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耕地占补平衡矛盾将日益凸显,耕地保护工作和建设保障需求的矛盾将不断加剧,做好新时期土地管理各项工作的任务也将越来越重、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建德市国土资源局将认真贯彻本次“坡地村镇”推进会特别是黄旭明副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坡地村镇”建设用地试点工作的实践,及时总结经验,在土地指标、准入导向、用地分类、利用方式和征迁补偿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试点工作的衍生效益,努力探索符合上级要求和建德实际的土地管理新思路,打造“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的“坡地村镇”新意境,推动建德的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科学发展。

猜你喜欢

建德市建德坡地
宿建德江
建德五星
浙江省建德市: 文明浸润一座城
黄土区坡地和坝地土壤电阻率分布特征及应用*
宿建德江
宿建德江
浅谈坡地建筑设计
幸福我一辈子
建德市城市旅游品牌塑造研究
建德市典型耕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状况及其受施肥的影响分析